關注并標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News
作者:胖飛同學
一直以來,吉利集團品牌向上有兩把利劍:一個是領克、一個是極氪。
某種角度上來說,極氪是脫胎于領克的,其首部量產車極氪 001 便是「換標」于領克最先醞釀的 ZERO 概念車,以至于很多人都說極氪長著一幅「領克臉」。
是的,原本要投身純電大戰的是領克。
還記得兩年前北京車展那張聲勢宏大的領克發布會嗎?
彼時的 ZERO 概念車首發于領克品牌,吉利號稱要四年砸下 180 億研發 SEA 架構,為領克乃至整個吉利集團的全面電氣化打好體系基礎。
時過境遷,如今站在領克肩膀上的極氪品牌已走過了一整個年頭,極氪 001 的交付量也突破了兩萬臺,風頭已漸漸蓋過領克。
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有時會唏噓,原本故事的主角應該是領克;但同時我們也會想,如果極氪沒有橫空出世,頂著領克頭銜的「001」會不會依然達成今日之成績。
別不以為然,品牌真的很重要。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只能著眼現在。
很多人會好奇,作為燃油車時代在自主品牌向上比較成功的一個案例,現在的領克在電動化上究竟進展如何?
答案在剛剛結束的領克春夏發布會上:領克明確將混動路線作為接下來幾年的發展路線,短時間內要和極氪走了一條差異明顯的路子。
那么問題來了,混動究竟有沒有未來?或者說領克究竟有沒有未來?
新能源≠純電?
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 1-4 月份,純電汽車累計銷量同比增漲近 98%,而 PHEV 同比增速達到了 176%,首次超越純電。領克認為,混動是新能源紅海市場中的一片藍海。
新能源≠純電,這是領克今天表達出來的態度。
「純電沒有想象中的先進,燃油車沒有想象中的傳統,混動也不是很多人認為的過渡路線,它們都在進化,智能才是進化的目標」,吉利集團 CEO 淦家閱是這樣說的。
除了蓬勃的市場前景之外,支撐領克喊出這句口號的底氣還有源自于領克的智能電混技術 Lynk E - Motive。
這是一套基于吉利雷神混動大背景下的技術共享,而智能二字的核心體現在于性能和節能之間的平衡。領克希望打破日系混動給消費者營造的「中庸之感」,能夠做出兼顧能耗和性能的混動產品。
在 3 款發動機、2 款變速器、2 款后驅電機以及多款 CTP 動力電池的排列組合下,領克推出了 EM-F(HEV)、EM-P(PHEV)兩種動力形式的混動車型。
其中 HEV 的 WLTC 百公里油耗為 4.5L;PHEV 的百公里虧電油耗為 5.1L,它又分兩驅和四驅以及標準/長續航/超長續航三種續航版本,純電續航有 180km、150km、100km、60km 等不同檔位。
這是「省」的方面。在發布會上,領克給出了幾個關于「快」的重要特征:
1、具備性能車一樣的「彈射起步」,起跑可以快 0.5 秒;
2、80-120km/h 加速超車要比同級車快 1 秒;
3、家族最強性能的產品最大功率 382kW,最大扭矩 910N·m,零百加速將在 5 秒以內;
不僅如此,領克還號稱這套混動系統可以針對高架/地面等不同的駕駛場景自動切換混動/純電模式,做到「因地制宜」的能耗最優。
與此同時,這些混動車型支持底盤域、智駕域、座艙域、車身域全場景 OTA 升級,看起來智能化能力不輸純電。
按照規劃,領克智能電混會在今年推出 4 款新車、未來兩年則再推出 3 款。到 2025 年,領克全系產品都將搭載混動技術,實現全系產品電氣化。
事實上,在領克現有的產品序列中已不乏混動產品,除了領克 02 之外,01、03、05、06、09 均已推出了混動車型。
就在兩天后,搭載了領克智能電混的領克 01 EM-F 便會首發,我們到時候看。
一款概念車:混動也可以很智能?
這次和領克智能電混一同發布的還有一臺名為 The Next Day 的概念車,這是一臺四門 GT 車型,劇透了未來幾年領克混動車型的全新設計語言。
新車采用無 B 柱的剪刀對開門設計,從內而外透露著簡約、銳利。無論是鈑金漆面還是穹頂玻璃都透露著工藝上的「刁鉆」,一眼就能看出很難在現階段大規模量產。
這樣一臺超前設計的概念車透露了領克幾點對未來的思考:
1、首先是車外交互,車身上配備了數字旗語交互屏;
2、再者是高階駕駛輔助,車頭預置了激光雷達的位置,從圖片上看很好地融入了車身設計,沒有突兀感;
3、最后是人機共駕的車內形態,概念車采用了可折疊式方向盤,完全自動駕駛時可以隱藏方向盤,巨大的全景 3D HOLO-HUD 作為人與車交互的介質。
毫不夸張地說,The Next Day 概念車的設計毫不亞于任何純電概念車。
在被「智能電動車」瘋狂洗腦的日子里,我們經常會掉進一個常識陷阱,認為純電車=智能、反之油車就是「智障」。
而事實證明,一臺車的智能化能力并不和它的動力形式完全成正相關,只能說「電動車更容易做智能化」,根本還是得看車輛的底層架構,它的「任督二脈」有沒有被打通。
理想 one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增程車型,理想 one 經歷過數次大規模的 OTA,從車機到駕駛輔助,均具備持續升級的能力。
這似乎某種程度上也佐證了淦家閱前文說的那句話。從這部概念車上,領克想要表達的東西很直白:混動也可以做到高度智能化,它不比純電「落后」。
領克會有未來嗎?
按照領克的邏輯,智能化是汽車發展的終極目標,無關動力形式。這句話從技術角度上來說沒有什么毛病,關鍵還得看車企在智能化層面的決心與能力。
混動可以智能化但并不代表混動一定能做好智能化,能不能做好取決于取決于車企的技術能力和資源投入。
以 OTA 為例,動輒數萬輛車的大規模推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從汽車底層到廠家云端的一次重大挑戰。
作為吉利集團的明星品牌,坐擁大把的資源的極氪在智能化之路尚且磕絆,那么領克又該何去何從?強如吉利,它的資源能力也是有限的,盤子越大、挑戰越大。
從目前的競爭格局來看,混動雖然是現在市場走量的產品,但純電化是行業公認的大勢所趨,極氪能夠在吉利內部快速崛起并在市場上打出聲量,可見其定位的準確性。
極氪走純電、領克搞混動,雖然對于吉利集團來說像是兩條腿走路,兼顧了大趨勢和既有市場,但卻對領克的發展提出了很多不確定性。
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混動車企成功轉型純電的案例,哪怕當下的理想。
一旦市場風向轉變,領克能否及時轉舵純電、那時它和極氪的定位又該如何區分?這些未知都將成為領克能否「有未來」的關鍵考量。領克已經經歷過一次大的調整了,恐怕它再也經不起任何大的變故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7702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話題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