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坊間車友調侃“買發動機送車”的本田,也加入到了電氣化的時代。說到本田電動化的布局,在2021年10月13日Honda中國電動化戰略發布會上,本田就已提出了推進電動化轉型的想法,并為之帶來了本田全新的電動品牌“e:N”。
今天要講的主角,即是歸屬于“e:N”品牌旗下的首款車型。它就是廣汽本田的e:NP1,中文名又稱極湃1。
極湃1長寬高為4388/1790/1650mm,軸距為2610mm,是款小型SUV。新車共推出四個版本,售價區間為17.5-21.8萬,最高CLTC續航達到510km。
此時,有網友會質疑道,向來在燃油車領域如魚得水的本田,電動車領域還能不能繼續保持?沒有了發動機的本田還是本田?別著急,先看完極湃1再慢慢下結論。
外觀更加運動,發光“H”標儀式感滿滿
從外觀來說,極湃1采用了動感的線條設計,使外觀看起來更加運動。以官方主推白色為例,黑白撞色的車頂設計烘托出運動的氛圍,熏黑的輪轂、黑色的后視鏡更進一步體現出極湃1的運動感。
前臉采用封閉式的中網,同時充電插口也被放置在中網處,本田為了凸顯電車的身份,用上了發光的本田H標識,可以說儀式感滿滿。
來到側面,一條筆直的腰線從前大燈貫穿至車尾,腰線的設計使整個車身更加的協調。極湃1用上繽智同樣的設計,將后門把手移到了C柱的位置,整車觀感效果明顯提升一個檔次。
貫穿式的后尾燈已談不上亮點可言,但說尾部設計的亮點也不是沒有。尾部標識用上了Honda的字母的樣式,高級感上明顯有所提升。
內飾簡單明了,增設多項配置
內飾部分,談不上有多為驚艷,整體在布局上依舊延續了日系車一貫的作風,設計簡單明了。采用15.1寸大屏設計,它集成了Honda CONNECT 3.0智導互聯系統,提供AI語音助理、車家互聯、OTA升級等多項功能。
此外,極湃1提供了BOSE環繞式立體音響系統,可以說照顧到了對音樂質感方面有追求的消費者。
座椅也進行了升級處理,采用高緩沖特性材料,更符合人體工程學。其中,座椅上類似電板紋路的縫線筆者覺得尤為好看。較為遺憾的是上述所說的配置,均為極湃1的綻極版所有。
安全方面,極湃1有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如MVCS 360度全景影像輔助、CMBS碰撞緩解控制系統、CTM后視動態提醒系統等功能。
最高續航510km,還配備運動聲浪
極湃1采用永磁同步的電機,高功率的進極版和綻極版最大輸出功率為150kW,電池容量為68.8度,CLTC續航有510km。低功率的見極版和進極版的功率同為130kW,電池容量為53.6度,CLTC續航為420km。以功率、續航參數來看,無論是極湃1的低功率版還是高功率版,在同級別中,除了Smart精靈#1以外,其動力、續航算得上是較為不錯的。
令筆者意外的是,極湃1加入了Honda EV SOUND運動聲浪,雖說沒有本田紅頭機爆“VTEC”來得經典,但相信在駕控的過程當中還是有別樣體驗的。
四個車型版本,該選哪一個
介紹了這么多,是不是覺得本田的純電車還挺有意思的。或許部分讀者已經開始為購買極湃1哪個版本而發愁了,別急,筆者給你分析哪個版本性價比更高。
對于動力、續航方面沒有硬性要求的消費者,筆者推薦低功率的見極版和進極版,售價分別為17.50萬、18.90萬。
相同功率、續航之下,進極版比見極版貴了1.4萬。差別在進極版升級為18寸熏黑多幅輪轂,配備了本田的運動聲浪,以及增添了主動巡航控制等系統,這里就不一一列舉,將以圖片形式呈現。用1.4萬換來多項原廠配置的升級,性價比極高,筆者看來選進極版錯不了。
想擁有更高續航且預算有限的消費者,筆者推薦高功率的覽極版。售價為20.50萬,比進極版貴了1.6萬。很明顯,多出來的價錢得到100km續航的提升。同時,在配置方面也升級了些許,如智能流媒體后視鏡、感應式后尾門以及數字鑰匙等配置。
當然,對于預算充裕的消費者,就別糾結了,一步到位買綻版就是了。
總結
面對當下新能源車企迅速的發展,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已趨向常態化,極湃1可謂姍姍來遲。但是作為廣汽本田首款純電動車型,無疑仍是被寄予厚望的。俗話說“好飯不怕晚”。相信極湃1憑借過硬的產品力,以及較高的性價比,能給本田在電氣化領域帶來一個全新的開始,也期待極湃1在市場上能有著不錯的反響。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情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7951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