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并標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News
作者:蟹老板本人、李玉君
「淘汰混動!」當我們把這張 PPT 放在微博上時,其實已經預想到會有極大的爭議。
這張 PPT 是今天下午何小鵬在自家發布會現場發出的,下面那行小字其實才是今天的主題:超快充+高續航+自營充電站,將改變行業格局。
于是,很多人不理解,為何何小鵬要在超級補能發布會上 DISS 混動?
其實,在正式介紹自家的充電網絡之前,何小鵬說了自己的邏輯,在隨后的小規模群訪時,也回應了超快充與換電孰優孰劣的關鍵爭議。
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小鵬的超級補能是什么?再聊聊「淘汰混動」有沒有道理。
下面開始。
一、小鵬的超快充
什么是小鵬的超級補能?
簡單說,就是到 2025 年,小鵬要再建 2000 個超快充站,「一萬幾千多」根超充樁,最高充電功率 480 KW。
至于為什么說「再」?因為小鵬目前已建成自營充電站 1000 座,包括自營超充站 799 座,自營目的地站 201 座,覆蓋所有的地級行政區和直轄市。
作為參考,截止 2022 年 8 月 13 日,蔚來已于全國布局超充站 966 座,目的地充電站 839 座。
1、S4
在今天的小鵬超級補能發布會上,小鵬的 S4 超快充首樁亮相。何小鵬介紹,S4 超快充樁有三個「更」:更輕便、更智能、更安全。
更輕便指的是充電槍線纜重量下降 36%,線纜明顯縮小。
更智能代表 S4 支持即插即充和即觸即停,以及智能功率分配,官方表示,啟動速度將控制在 15 秒內。
更安全,則是液冷散熱充電技術的加入,能夠主動實時溫升監控。
小鵬還擺出了具體的數據,「吊打」了一次友商。
S4 單樁最大功率 480kW,特斯拉 V3 為 250kW,保時捷 Turbo 為 350 kW;
S4 單樁最大電流 670A,特斯拉 V3 為 631A,保時捷 Turbo 為 500A;
S4 峰值充電功率為 400kW,特斯拉 V3 為 250kW,保時捷 Turbo 為 270 kW;
CLTC 工況下, S4 充電 5 分鐘可滿足續航 200km,特斯拉 V3 為 150km,保時捷 Turbo 為 120 km。
而在現場的實測中, 使用 S4 超快充樁的 G9,充電 5 分鐘后續航里程從 55 km充到 了 265km,實際增加續航里程 210 km。
在發布會后的 QA 環節,我們問 S4 的最高功率能維持多長時間?官方的回答是根據 SOC 狀態不同,可以維持 6 分鐘以上。
3、超快充布局
何小鵬今天斷言:下一個時代是超快充時代。
但正如他所言,超快充是一個完整體系,涉及到電池、車、樁和網絡。
譬如,動力電池、電驅動和高壓 PTC 都要支持 800V 高壓平臺。
而從樁到網絡,則是一個更重要的布局。
何小鵬就說,小鵬汽車 2025 年的目標是另建 2000個超快充站,鋪設超一萬根樁,從而實現「遠行無憂」。而目前已有的 1000 多個站,部分也會改造為 S4 超快充站點。
拆分來看,今年三季度起,小鵬就會啟動 S4 超快站的建設,首先在 G9 訂單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布局,包括北上廣深,也包括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城市,還要在中國幾個重要區域的高速出入口部署站點。
2023 年和 2024 年這兩年,小鵬將著重部署高速和目的地的充電站,目標在重點區域打造以 3 公里為半徑的能源驛站。
事后我們追問,今年 10 個城市的 S4 超快充站計劃多少座?得到的答復是 100 個站以內。
對了,需要補充一句的是,在 2022 年底,小鵬會推出全新的充電地圖應用。我們感覺是直接對標蔚來的「加電」App。
二、淘汰混動?
在聊完了小鵬宏大的 480 KW 超級充電網絡計劃之后,我們回到備受爭議的「淘汰混動」這句話。
其實,在說出「淘汰混動」之前,何小鵬是做了很多鋪墊的。
譬如,「意想不到」的純電狂飆,
何小鵬說, 2020 年前后,他曾預估國內的純電占比(占所有車型的比例)會在 2025 年前達到 35%。但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所有的行業玩家,此前都沒有看到如此驚人的增長。」
22.7% 的新能源滲透率!這是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何小鵬甚至預估今年下半年會有一個單月會去到 30%,整個下半年則會在 25% 以上!
這就意味著今年下半年,中國市場每賣出 4 臺車,就有一臺車會是新能源車!
不言自明的,則是新能源車一定是未來!
但是,純電 OR 混動,誰是未來?
這是何小鵬今天登臺后首先重點論述的部分,用了四五張 PPT。
之所以這樣,部分來自邏輯,新能源車并不只有純電車,還有混動。
但大家猜測,更多還來自于競爭。
譬如小鵬即將上市的純電中大型 SUV 旗艦 G9,與理想汽車剛剛發布的增程旗艦 L9 之間的競爭。
如果放大到混動,則至少還包括華為支持的問界 M7、M5,甚至長城、比亞迪、吉利等的超級混動產品。
于是,我恍惚覺得,何小鵬的論述,其實是在闡述為什么超快充是「下一代智能汽車勝負手」?到 2025 年為什么小鵬要新增 2000 個 S4、S3 超快充電站、萬根超快充樁?以及小鵬面向未來的獨特性或者說護城河。
三、關鍵邏輯
那,何小鵬認為未來一定屬于純電的關鍵邏輯有什么?
關鍵三個。
第一,超快充將帶來 20 萬元以上純電汽車的銷量爆發。
何小鵬認為,十萬價位以下的市場,燃油車當前正在被純電快速取代;而在 10 萬到 20 價位的市場,當前來看,混動從去年以來的表現非常突出。關鍵原因在于經濟型,這個價位的車型價格很敏感,因此續航不會太高。關鍵是如何在成本、續航和方便性上達到平衡。
而「(純電在這個價位上)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還需要在后面多兩三年的時間,包括電池價格、包括新技術的出現。」
而在 20 萬以上市場,純電車型的增速相對是最快的,到了 30 萬以上的 SUV 又有一個新變化。
因為買中大型 SUV 的人既要城市開,又要郊區開,「詩和遠方都需要」,這決定了新能源大中型 SUV 要解決不僅是續航的問題,還有補能所帶來的里程焦慮的問題,進而才有了換電、混動、快充等不同的解法。
只是,當前的快充其實并沒有滿足大家對純電補能的需求,進而小鵬才決定打造超快充的車型、網絡,提供更好體驗的服務。
而從「從 G9 開始,(小鵬)后面所有新車型或者改款車型都會將超快充標配....基本上 S3\S4 為核心。」,而這意味著小鵬的補能會比外面快充網絡快上 2 到 3 倍。
「以前我們大概一個小時左右能夠把車從 10% 充到 80%,(以后)20 到 30 分鐘能夠從 10% 充到 80%。」
何小鵬進而表示,下一代 20 萬以上中高端和高端的電動汽車,有幾個特別的滿足基線。
首先是續航要長,要做到 700 公里 CLTC,相當于真實續航 500—550(WTP 換算);其次是充電要快,「20 萬以上的車,我相信一定要有超快充。」最后是一定要把充電布局做好,車、電池和樁的布局要「三合一」,而超快充會變成一個入門的要求。
第二、純電在絕大多數場景下滿足了用戶需求,而且插混用戶的下一臺車往往是純電。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判斷!
何小鵬說這些判斷來自于數據分析,譬如,純電已經滿足絕大多數使用場景這一 Part。何小鵬就說,中國用戶大部分開車的距離不超過300km,大部分是一周一充或者一周到一點五充,90% 的場景都是在城市和近郊。「開到 1000 km 以上的有,但是比例我認為小于 5%。」
而「在過去,很多人問一個問題,我在城區用電,郊區是不是更適合用油?」何小鵬說,這就是混動的邏輯。而最近,他們看到一個非常好的數據——「很多買了混動的人適應了充電以后……一旦他發現可以充電,他下一臺車的想法是買一臺純電的、更高續航的車。」
由此,帶來了他的第三個邏輯:純電比混動更實用!
怎么實用法?何小鵬給的解釋是,用電費用更低;駕駛體驗,特別在高速更舒適安靜;甚至平均每周的充電次數也會從每周 2-3 次,下降到小于等于 1 次。
最后一個解釋看起來頗為違和。但....在只要在充電站充過電,你大概率會贊成何小鵬的說法。
何小鵬說:當越高續航、越高充電效率、越好充電布局三合一之時,純電在 20 萬以上市場的性價比會更凸現,而「超快充、高續航和自營充電站,我們非常有信心會改變整個市場格局。」
就是不知道,理想、問界的車主同不同意。
五、十五問
問題一:此前超充站的建設,小鵬明顯降速了的,原因在哪里?
何小鵬:最主要的原因是 2020 年覺得超快充是未來之后,我們就認為快充基本上都會被淘汰。第二個原因,在高速上放慢速度,是因為發現很多高速車主們期望充電的等待時間比較短,只有超快充才能滿足。第三個原因,要想把車里面全部都支持800 V、碳化硅,需要有一定技術的積累。
問題二:如果把所有精力都放到超快充上面,會對電網造成很大沖擊,或者對整個電容量、電配套設施有很高要求,甚至還要配套建儲能站,在成本上它真的可以大規模鋪開嗎?
何小鵬:超快充提高不了太多(成本)。我第一是判斷技術的趨勢,第二問能不能做得到,第三則是貴不貴、能不能施工下去。把這幾點都判斷以后,我認為今年下半年超快充可以全部布局了——從 2022 年三季度末即下個月開始會把這個事情做好。
問題三:S4 的單價大概在什么范圍之內?
何小鵬:價格目前不方便透露。
問題四:S4 超快充有沒有具體站點計劃?一個站點大概多少根樁?
何小鵬:基本上是一個站 4 個樁;中型站就是有 8 根樁,我們將來會有一些特大型站,有些站可能有數十根樁。(做超級站)是我們一直想做的,可能會在一線比較大的城市
問題五:有沒有可能在高速服務區進行布局?
何小鵬:目前看到一個非常可喜的變化,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包括各個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都在建高速快速充電樁,可能 60kW、90kW、120kW。電容量有限,有能力布局的話,我們都會跟他們一起合作。沒有的話可能會用儲能站或者在高速上下口布局。高速上下口布樁也很方便。實際上在高速口如果能夠密集多布,也是非常方便的。
問題六:今年在 10 個城市的布局計劃是什么?
何小鵬:今年的布樁數量不是很多,站點數量大概在 100 以內;明年會重點建設,數量會明顯增加。
問題七:未來布局 3000 個站的話,分布在全國各地,小鵬要怎么進行維護?
何小鵬:我們做了一些調整,把全國售后團隊和超充樁維修團隊放在一起,在全國有一個售后服務體系的團隊。在此基礎上,通過數據化去管理,如果有人發現樁不能充,馬上就可以告訴我們,我們就在預約體系里面把這根樁去掉,然后安排維修。
問題八:有人說基建超充這個事情交給國家去做,汽車做這個事情是杯水車薪的,這個問題您怎么看?另外,您怎么看換電?
何小鵬:我認為如果是在 10 到 20 萬的車,不應該去考慮這個基建,這是越貴、越大的車越需要考慮的范圍,這是由不同的定位所導致的。第二點,我相信國家的基建有一天會做好,這個我非常相信,但是在當前有運營的挑戰、有服務的問題、有各種能力的不一致性。第三點,有人走換電,有人走混動,有人走超快充,對于中大型車一定會有一些方案去解決,我覺得沒有對錯,都是好的方案。只是我們相信這樣一個方案從中長期、從全球化角度、從能源安全角度來看,它(超快充)可能長線來看更合適一些,短線不同時候不同方案有不同挑戰。
問題九:未來小鵬汽車會不會考慮換電站的模式?
何小鵬:我們現在沒有考慮換電,后面全是超快充。
問題十:此前的車型是否會考慮迭代或者升級?之前部署的超充會不會有調整?
何小鵬:S4 超快充和S2快充體系上有很大差別,基本都是要新建。S4 的超快充對于S3、S2 的充電全部都兼容,實際上等于提高了原來的車輛充電平均效率,但是車的角度來看,過去的車很難從 S2 升到S4,因為需要電池的調整。G9 高配支持 S4,其他配置都支持 S3,實際對電池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問題十一:S4 超快充會不會向第三方品牌開放;是不是都向下兼容?
何小鵬:我們在部分地方會開放,但是如果我們車主需求高就會全部獨享,因為本身找到電是最難的。至于兼容,當然,全部兼容。
問題十二:S4 超快充出來以后,電費和服務價格大概什么水平?
何小鵬:目前是一樣的。
問題十三:用了這種大功率超充以后,電池衰減壽命怎么樣?
何小鵬:我們在去年就花了很多力氣定制電池,跟電池企業一起合作,把整個智能、整個管理、整個車的功率、模塊、樁的功率模塊都改了的原因,這是最關注的,做到不安全,什么都免提。
問題十四:剛才提到我們建設一個站大概有 4 個樁,都是 480kW 功率,如果想跑滿,意味著要有 160kW 以上的電容量,目前電網還是比較難支持,小鵬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何小鵬:同時 4 個車都在這個樁上充,我相信這個概率會低一點。每一根樁如果你來一臺車,我可以最高速,兩臺車我可能會有不同。第二,我們剛才看到 5 分鐘最快,10 分鐘其次,充 20 分鐘速度就會變慢,它是一個充電的曲線,先充得很快,逐步下,等到充到 90% 幾的時候你會發現非常慢,它為了確保電池的安全會慢慢地充。你會看到有的車可能已經在 70% 的時候,他不用那么快,他可以交給另外一個車 10%、30% 的充電,所以不需要整體電容量乘以 4。
問題十五:單個站一般需要的電容量是多少?
何小鵬:就是 480 kW。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8244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