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十萬以內,如果想買一臺日常通勤代步使用的電動車,還要兼顧空間和品質,其實選擇并不多。
最常見的選擇,是五菱宏光mini EV和它的一大堆模仿者。
然而,整體來看,這類車型要么缺乏品質感,要么只有2個座位,要么續航里程不夠長,總之很難兼顧。
在五菱宏光mini EV之上,比亞迪海豚之下的區間,原本是屬于飛度、POLO等傳統燃油勢力的范圍,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這塊領地燃油車也保不住了。
沒錯,比亞迪海鷗即將率先發起沖鋒,作為比亞迪集團的小弟,海鷗實力怎么樣?
設計是你的菜嗎?
海鷗的官圖已經發布,和絕大多數同級別的選手不同,海鷗沒有走可愛軟糯路線,反倒是有點精神小伙的意思。
菱形大燈搭配倒梯形的下格柵,讓前臉看上去很硬朗,格柵還做了雙色處理,這個元素也貫穿了整體的外觀設計。
海鷗車長3780mm,這個尺寸很容易讓車身變成古板的方盒子。
但是,設計師很用心地為海鷗選擇了懸浮車頂,腰線從前葉子板一直沖上C柱,運動感強烈。
此外,得益于電動車的結構,海鷗軸距達到了2500mm,四輪四角的布局一方面可以提升操控,另外也可以將空間壓榨到極致。
海鷗的車尾的橫向元素比較多,貫穿式尾燈和后車窗玻璃形成一個整體,讓整個尾門形成了巨大的留白,特別簡潔干凈。
后保險杠和尾門連接處做了內凹處理,呼應了前臉,又形成了很強的雕塑感。
內飾官圖暫時沒有發布,但是已經有很多諜照流出,也八九不離十了。
整體來看,海鷗的中控臺整體采用展翼型設計,并做出了較好的層次感,中控屏和儀表尺寸足夠,方向盤和大哥海豚類似。
另外,部分配置的新車還會使用外觀內飾同色處理,時尚程度更進一步。
從內飾設計的維度來看,海鷗取向比較中性化,能適應大部分消費者的審美,精致度超過了包括燃油車在內的很多同級別的對手。
動力續航怎么樣?
由于現階段動力電池成本較高,因此,幾萬塊的電動車很多都是“油改電”,或者采用廉價的車身架構,普遍無法提供較長的續航。
也因此,這些車型的安全性一般、智能化程度低、充電速度慢,主要賣點就是便宜,這也是為什么日系小型燃油車依然能夠賣得動的原因。
海鷗的出現提供了另外一種解決方案,它不再是老年代步車的思路,而是真正實用且安全的小型智能電動車。
海鷗采用了比亞迪當下主力的e平臺3.0技術,屬于原生純電平臺,要知道,目前比亞迪熱銷的海豚、海豹都是出自該平臺。
動力方面,海鷗將會使用動力八合一技術,電機最大功率為55千瓦,最高車速能達到130km/h。
再看動力電池,海鷗使用的是自主研發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CLTC工況續航里程有305km和405km兩種。
一個遺憾是:由于尺寸限制,熱泵無法出現在海鷗上。
不過,在這個價位上,這個續航里程確實很能打,高配續航和大哥海豚一樣,低配續航和五菱最新的繽果高配相差無幾,完全能夠取代同價位燃油車。
品牌優勢明顯
如果把時間線拉回到三五年前的話,你會發現,品牌都從來不會是中國車型的優點,反而會是減分項,不過,那是在燃油車時代。
2022年,比亞迪以超過186萬輛的銷量奪得自主品牌銷量冠軍,同時也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世界銷量冠軍。
在徹底停產純燃油車之后,比亞迪憑借全產業鏈優勢打造了很多爆款,秦家族、宋家族、漢家族都是同價位的新能源標桿車型。
以至于,現在的許多消費者如果有購買新能源車的計劃,比亞迪的車型都是繞不開的選項之一。
一定程度上而言,比亞迪在新能源上的影響力好比燃油車時代的大眾豐田。
根據最新數據,3月份比亞迪賣出了207080輛新車,同比大幅增長97.45%,已經超過南北大眾之和,是包括新能源和燃油車在內的中國市場所有汽車品牌的第一名。
比亞迪今年的目標是保底300萬輛,力爭360萬輛,按照現在的勢頭,比亞迪極有可能干掉大眾成為中國第一。
海豚3月份銷量破3萬,證明了比亞迪在十萬出頭市場的統治力。
海鷗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只要正常發揮,海豚可以成為飛度之于本田,POLO之于大眾這樣的重磅車型。
結束語
比亞迪今年會上馬幾個高端品牌,全力向高端新能源沖刺。
不過,比亞迪品牌本身還是會繼續前進,目標很簡單,就是要在新能源領域完成對合資品牌的全面替代。海鷗有全新平臺和技術加持,在10萬以內產品力一流,想賣得不好估計都難。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9950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