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是一個整體,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隨著新能源整車對高能量密度、快充電池的需求增長,碳納米管作為一種新型的導電劑,被用來拉升動力電池性能的三大關鍵指標,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和循環壽命。
碳納米管應用加速
導電劑,鋰離子電池關鍵輔材之一,應用于正負極材料,核心指標導電性、添加量深系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傳統導電劑包含炭黑、VGCF等;新型導電劑包含碳納米管和石墨烯。
導電劑相當于一條條高速公路,讓電子暢行在正負極與集流體間。高效的導電劑應該均勻地附著在正負極材料上,形成三維網絡結構,保證電流的暢通。
炭黑、碳納米管等傳統、新型導電劑都是由碳原子組成,但組成方式不同,也就導致它們的形態有很大的差異,最終影響性能表現。
炭黑、石墨都是顆粒狀導電劑,碳納米管則是纖維狀導電劑,石墨烯為片狀導電劑。顆粒狀導電劑有一定粘附性,但是沒有方向性,難以形成連貫的導通通路。而纖維狀導電劑,在長度和寬度上具有延展性,更容易構建成網絡。
碳納米管,是由單層或多層六元碳環無縫地卷成一個管子,具有管徑小、長徑比大、比表面積大的特點,相比顆粒狀導電劑能夠在低添加量下更好地形成三維網絡結構,在活性材料間建立高度導電和持久的連接。相同的導電能力下,碳納米管的添加量一般為正負極的0.5%-1%,而炭黑則需要2%-3%的添加量。更少的添加量可提升正負極活性物質含量,進而提升能量密度。
導電性、添加量之外,選擇正極導電劑的因素還包含成本。傳統炭黑導電劑用量大且性能一般,但成本低。碳納米管性能優,用量更低,但價格貴。
因此,目前動力電池行業對導電劑的應用傾向于,磷酸鐵鋰和三元鋰正極材料現多采用復合導電劑,提升能量密度;硅負極若要產業化,碳納米管是最匹配的導電劑。
主流導電劑性能比較,圖片來自網絡
比亞迪刀片電池、特斯拉4680等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等均在正極材料中采用了碳納米管導電劑。產業鏈現多采用新型傳統復合導電漿料如炭黑+碳納米管、碳納米管+石墨烯、炭黑+碳納米管+石墨烯等。
負極材料對碳納米管來說將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當動力電池產品體系沿著高比能電池路線發展時,硅負極材料作為下一代負極材料引起廣泛的關注。硅負極的優勢是能量密度高,劣勢是成本高+易膨脹。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硅的體積膨脹幅度高達300%,從而出現裂縫,發生硅負極顆粒化,且顆粒之間連接斷裂,最終導致硅負極電池的快速衰竭。
圖片來自網絡
碳納米管被視為最匹配硅負極的導電劑。與炭黑等傳統導電劑相比,碳納米管憑借高強度的三維導電網絡,對于易粉化、易脫落的硅基負極而言可提升連接強度,因此替代炭黑的趨勢愈發明顯。目前碳納米管已在硅負極材料中迎來應用突破。
控制比表面積,改善使用效果
碳納米管自帶高導電性光環,但有著分散性差的缺陷,可能導致實際導電性能低于理論性能,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商業化應用。
根據管徑的不同,碳納米管分為細管和粗管。管徑越細,長徑比越高,導電性越優異。細管導電性好,相同使用量性價比高,但不易分散。而粗管好分散,但導電性稍差。目前不少碳納米管企業為了追求高導電性,而不斷縮小管徑。
碳納米管的比表面積與分散性存在強相關。管徑越小,比表面積越大,碳納米管的結構越不穩定,越容易團聚,難以形成導電網絡。因此在追求管徑的過程中,也要考慮比表面積的控制及對使用效果的影響。
汽車行業已出現碳納米管導電漿料被退回的事例,原因之一就在于漿料公司提供的碳納米管使用效果差。
出于應用效果的考慮,廣盛達科技提出,就鎳系粗碳納米管在導電漿料里的應用,除了電阻率,比表面積指標在生產漿料時的重要性顯得尤其明顯:比表面積60-80m2/g以上會導致漿料粘度大,不容易被分散,且碳納米管在添加過程中易碎最終導致漿料效果很差甚至無法使用。
圖:GSD98規格書,由廣盛達提供
這一經過規模生產驗證的指標,可以幫助企業更加高效地生產碳納米管,降低產業化過程中的試錯成本,加快應用的步伐。好比蹣跚學步的孩子終于摸準竅門,能夠熟練調度各部位的肌肉,快步行走。
碳納米管的“幕后龍頭”
廣盛達科技,碳納米管的“幕后龍頭”,同時具備制備和提純兩大能力。自2014年展開提純工序,后再度延伸到上游制備工序,批量生產的碳納米管粉體已實現大規模應用。
碳納米管生產流程分為制備、提純、分散三段,技術壁壘主要體現為催化劑配方、生產設備、工藝技術、純化等方面。
目前,碳納米管粉體的主流制備方法是化學氣相沉積法,催化劑必不可少。用于碳納米管制備的金屬催化劑有鎳、鐵、鈷等,因此按照催化劑的不同,碳納米管可細分為鎳系、鐵系、鈷系等。廣盛達目前主要生產的是鎳系碳納米管。制備后得到的為碳納米管粗品,經過強酸洗滌等純化工藝,才能得到碳納米管純品。純化后的碳納米管性能如何,主要取決于工藝能力。
就國內鎳系碳納米粗管的純化成效來看,廣盛達的提純工藝能保證灰分在1.5%以內。而部分企業或因生長原因,不太容易提純,或者無法將灰分做到1.5%以內。灰分一般是一些殘余的催化劑載體、金屬氧化物等,在碳納米管成品中相當于雜質。灰分越低,碳含量純度更高,碳納米管的性能發揮得越充分。
圖:廣盛達提純設備
不少碳納米管漿料生產企業純化多采用委外加工,但隨著碳納米管由多壁向單壁發展,應用向高鎳三元和硅負極滲透,新一代碳納米管對產品純化要求提高,不少企業開始投建上游工序產能,以提高產品質量等。
同時新材料的商業化滲透,一方面要面對低成本傳統材料的性價比競爭,另一方面要生產足夠的規模才能具備成本優勢。
廣盛達在多年經營之下,已建立碳納米管在提純和制備方面的工藝優勢和規模優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NE時代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9955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