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齊放——
這是本屆上海車展2.2展館給我的最深印象??萍寂c軟件驅動汽車產業的時代已經到來,零部件公司云集的兩個展館不僅囊括了Tier One供應商巨頭,還聚集了激光雷達、自動駕駛以及芯片等前沿科技玩家,精彩程度絲毫不遜色于整車展館。
在參展上海車展之前,博格華納剛剛收購了中國本土企業松正輕型車電機業務和追日電氣,無論是戰略層面的布局,還是產品層面的亮相,都讓業界十分期待。
上個月,博格華納完成對湖北追日充電及電氣化業務的收購,耗資4.1億元人民幣的收購背后,是博格華納拓展國內充電市場、提升電動車直流快充業務能力的決心。
此次上海車展,博格華納對外展示了完整的“從電網到輪端”電氣化產品和一系列新品,包括集成式電驅動模塊、充電樁、電池模組及電池包、高壓液體加熱器、電子風扇系統。至此,博格華納完成蓄勢·前行戰略轉換,用全新陣容引領車行未來。
此戰略基于三大支柱:
一是在電動汽車領域有機增長,二是通過并購向電動車業務大力擴張,三是持續優化高效內燃機產品組合。在此基礎上,博格華納已實現2025年電動汽車有機銷售額目標,并承諾到2030年將其電動汽車有機銷售額目標占比提高到總銷售額的45%,并計劃到2035年實現碳中和。
|“王炸”業務,承上啟下|
電驅動,一直是博格華納的重頭戲。
目前,博格華納有2種不同的電機技術,一種是發卡式電機,公司收購的雷米電機是第一家將發卡式電機應用在乘用車市場的玩家,還有此件收購的天津松正電機,也是發卡式電機的佼佼者。
另一種是S-Winding電機,博格華納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大規模生產S-Winding電機的供應商,主要用于混動市場。該公司的集成式電驅動系統iDM,可以覆蓋70kW-250kW,可作為主驅,也可作為輔驅。
博格華納動力驅動系統副總裁兼亞洲區總經理李曉球在發布會上表示,公司在中國共有4個工程研發中心,1000多個工程師,其中包括位于上海的中國研發中心和蘇州、武漢及天津三地的技術研發中心。各研發中心都有出色的電機測試實驗室和高級的研發設備,以蘇州工廠為例,那里能生產超過100萬臺Viper逆變器,為混動、純電、400V和800V的平臺提供創新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在本屆車展上,博格華納展出了傳統“王炸”集成式驅動模塊,該產品擁有可擴展的模塊化架構,能大幅提升系統效率,減少電池能耗。此外,多款有助于提升電動汽車性能和效率的電氣化新品也首次在國內展出,包括從電網到輪端的產品布局——
如直流快速充電樁和高防護直流充電機,Akasol 電池包模組,集成式電驅動系統iDM(180kW-220kW),高壓發卡式電機HVH,270 X-pin電機定子,25000rpm碳纖維高速轉子以及定子鐵芯、高壓液體加熱器等。
現場有媒體提出一個問題,熱管理的集成度越來越高,這一趨勢,將讓供應鏈產生怎樣的變化?
在博格華納排放熱能及渦輪增壓系統高級經理顏力看來,熱管理系統的集成化將對供應鏈格局產生很多顛覆式的影響。通常,由熱管理開發能力較強的OEM來推動高度集成的熱管理系統的初期開發,Tier 1廠商從旁協助或代工,在此過程中,隨著Tier 1研發能力的不斷提升,Tier 1廠商將自己建立一套集成化的方案。
近日,博格華納將為一家德國大型汽車制造商在歐洲和美國的工廠提供創新型電池冷卻板,用于該汽車制造商生產下一代電動汽車。與其它解決方案相比,博格華納的冷卻板可提供更緊湊的封裝、更強的冷卻能力、更低的重量、更具競爭力的成本,以及更優化的裝配尺寸鏈。
目前熱管理的技術包括熱泵空調、電池冷卻/加熱、電機冷卻等,這些都極大地提升了電動汽車的能效。在媒體日的論壇交流中,顏力還提到,電動汽車的熱管理潛能還有很多方面可以進一步挖掘。
其中,值得一提的趨勢是對熱泵本身進行改善,比方說用低溫啟動性能制熱比較良好的二氧化碳冷媒。但相對來講,二氧化碳熱泵目前的成本和價格都非常貴,未來還會帶很大的提升空間。
博格華納高壓液體加熱器,正是對現有加熱技術的一個巨大的補充。博格華納的高壓液體加熱器不光能和熱泵聯合一起作為熱管理的熱源,補償熱泵在低溫制熱效果的不足,且可以單獨對電池包及座艙進行加熱,確保電池包工作在最合適的溫度。
|電池和充電業務創新|
在車展媒體日現場,博格華納重點介紹了該公司的電池系列,特別是收購德國AKASOL AG和商用車電池產品布局。據悉,博格華納目前還在研發磷酸鐵鋰電池,中和了經濟性,也提供高效快速的軟件管理,可以在線更新迭代,保證電池最佳狀態,為主機廠客戶提供子系統和全系統的解決方案。
充電業務也可圈可點。
博格華納摩斯系統襄陽工廠銷售部經理李恒杰表示,博格華納在全球三個國家設立有四個充電解決方案研發中心,擁有超過一百位工程師的充電研發團隊。目前,公司擁有多種充電站級產品,包括DAU(全矩陣)、PDU(環形矩陣)、SST(固態變壓器)等,且有液冷大功率充電機、正在開發下一代Chaoji標準的大功率充電機,未來計劃開發碳化硅大功率充電機。
其中,固態變壓器使用全碳化硅功率器件、最大輸出功率可達1500kW,新型能源路由器可以實現多種能量雙向變換,變換效率更高,應用場景更廣泛。大功率液冷充電機在實現單槍超級充電600kw的同時,可兼顧4-6個大功率充電終端的動態充電需求,高防護充電機則被應用于工程機械和重卡領域,防護等級高,具有IP65的防護等級。
借著媒體日現場熱度,該公司圍繞電動車電池和充電技術的創新,組織了一場由行業專家、工程師與博格華納高管對談的線下論壇,深入解析了當前電動汽車電池技術發展的痛點,以及針對這些痛點的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
討論較為熱烈的話題之一,是快充技術。
快充技術在過去幾年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市場上也已經出現了最高功率達到500kW的超快充樁,但充電仍然比業界預期的慢很多。那么,電功率是否還能進一步提高?如果想讓電動汽車幾分鐘內就可以充滿電,做到和燃油車加油一樣快,技術上是否可行?
博格華納摩斯系統襄陽工廠總經理潘非認為,在一些頭部車企的帶領下,如廣汽埃安豪華版SUV和即將推出的特斯拉物流卡車,未來充電樁將奔著大功率、大電壓和大直流發展。
就充電樁技術而言,為了進一步提升充電效率,未來技術發展將涵蓋以下幾點:
其一,是高壓直流快充。從車載端來看的話,高壓直流快充是未來趨勢,800V碳化硅已經成為下一代的共識。下一代的充電樁產品,將朝著高電壓、大功率方向發展,電壓將呈現1000V-1200V的高壓特性,充電功率從350kW向720kW升級,最大電流可以達到1000安培。充電模塊作為充電樁核心部件,也向著高壓方向發展。
其二,是從ACDC到DCDC。目前市面上的充電電源主要是380V交流電,因此充電模塊還是以ACDC(交流-直流)為主。未來可能會出現DCDC(直流-直流)趨勢,也就是直流供電。現在大家開始關注的V2G(車到網)、V2X(車到基礎設施)就是DCDC趨勢。
其三,是儲能需求。由于變壓器和供電水平的限制,儲能需求未來會增長,智能微電網也將是未來的技術熱點。
最后,是從單個充電樁到充電群、充電塔。以后的充電樁可能不再以單個充電樁的形式出現,會變成充電群、充電塔。充電群相對比較簡單,只是充電樁數量的增加。一個充電群中,可能有超級快充,也有普通快充和交流慢充,滿足不同的充電需求。
而充電塔通常會跟立體停車庫結合起來,停車庫中的停車位部分可用來充電,部分可用來放電,也有可能是車對車充電。充電樁將從單向變成雙向,滿足充放電需求。
另一個關注熱點,是電池安全。
在潘非看來,要解決鋰電池的安全問題,通常要考慮到提高電解液和電極材料的安全性。對于博格華納這樣的零部件廠商而言,更多精力將集中在改善電池的安全保護設計,尤其是電池管理系統和熱管理系統。
據悉,Akasol的UHE (ultra high energy)高能產品系列產品特色是能量密度高,電池單元設計優化,具有熱失控蔓延抑制功能。這意味著,在單個電芯出現熱失控的情況下,臨近的電芯不會受到影響。
為此,博格華納在電池模組中安裝了一個特定的傳感器,其作用是監控某個電芯是否出現故障。如果某個電芯異常,傳感器會及時熔斷電芯連接器,避免對鄰近電池造成影響。同時,Akasol采用最好的阻燃材料以及最先進的模塊級熱管理和安全電池系統,能有效地保證電池的安全。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NE時代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0098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