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今天發了個問卷:「全新 ES6 價格意見征集」。
根據身邊朋友、群友們的反饋,這個問卷基本只有意向金車主、蔚來老車主才會收到,填完問卷之后會送積分。
問卷內容就一個:「您對全新 ES6 價格的意見是?請在以下價格選項內選擇一個您認為最合理的價格(單選)」,然后給了以下幾個選項:
39.8 以上、38.8、37.8、36.8、36.8 以下
問卷瞬間傳遍各個社交平臺,大家的態度不一,但都有驚訝——我們采 訪的業內人士、蔚來老車主,也都表達了類似的驚訝:這不像是蔚來會做的事情,甚至有觀點說「蔚來慫了、慌了」。
為什么大家會對這張問卷感到吃驚?全新 ES6 到底應該賣多少錢?更關鍵的問題是:老車主和新車型之間,有沒有「最平衡」的解?
今天我們簡明扼要地聊聊——先劇透一下,正文里面一些態度,可能會相當刺激。
為什么?
「他們慌了,沒有想清楚?!?/span>
新造車業內資深人士 Ray(化名)對這份問卷的態度并不算正面,他認為蔚來內部本應有定論,「但 ES7 這個事情一出,他們自己慌了?!?/strong>
展開一點,就是 Ray 認為 ES7 用戶面對面引發的風波,影響了蔚來內部的判斷,甚至是影響了他們對「用戶價值」的理解,「就是不自信了」。
有關這一點,我們的老朋友,也是 ES6 老車主@電池不胖 雖然有不同看法,但大體上也認為蔚來被 ES7 事件影響了。
「這可能是唯一一次不成功的蔚來面對面吧」,他這樣說,「沒必要一有風吹草動就開個見面會」,而且那次 ES7 見面會和以前的見面會,他認為也不一樣,「沒有解決問題,或者說這種問題本就是無法解決的,那就不要開」。
「我不覺得他背后有 1 萬車主」,Ray 認為那次 ES7 面對面參與的車主,給他的印象就是說「MD 這蔚來怎么翻臉不認人?」
「就是我想夠一夠,夠到了 ES7,結果一年之后你跟我說出來個新ES6賣三十多」,Ray 認為這種堅持覺得自己被耍了的車主,「肯定就那幾個人」。
「我倒沒有關注 ES7 那件事,我都不在乎 ES6,我就是要轎車,對 SUV 沒興趣」——說這話的阿昭(化名)是我的朋友,情人節那天在深圳提了一臺藍色 ET5。
「我當時很詫異,這不就是找噴嗎?」阿昭說雖然他不在乎 ES6 賣多少錢,但收到問卷的時候,他還是覺得震驚,「不管最后定什么價,大家都會用這個問卷找到你(噴)」。
他詫異的點還在于,「這個車應該很快就要上市交付了吧?現在還沒有確定定價嗎?要靠問卷定價?」
有意思的是,傍晚時分,這份問卷的內容有了變化——后面多了一句「售價公布后,選項與最終定價一致的用戶可以瓜分 60 萬積分」。
不過,電池不胖雖然認為蔚來受了 ES7 面對面影響,但他并沒有反對這份問卷:「做調研很正常,不太像是情緒泄露」。
我們問他,你投了什么?
「我當然投了 36.8 以內,因為我想買哈哈哈,真的想買,想換了老 6」。
ES6 應該賣多少錢?
于是問題順延到產品力,和定價邏輯。
@電池不胖 的觀點很有意思:「ES7 定價一點問題沒有,是 ET5 賣貴了,新 ES8 賣便宜了」。
他說車企一般會前期在內部定兩個價,一個要銷量,或者說市場;另一個要逼格,或者說形象。「新 ES8 我感覺是定了個要銷量的價,但 ES7 定了個偏品牌形象的價」。
兩種邏輯的不同,他認為就造成了 ES7 和 ES8 價格沒有拉開,然后給了 ES6 尷尬的空間。
與此同時,ET5 的 32.8 萬定價,他認為也是貴的:
「如果 ET5 wagon 賣 33.8,ES6 賣多少?36.8 的話,我認為銷量不會特別好,會比較難過萬;34.8,那就是踩著 ET5 過萬。」
Ray 則更多從時間的維度出發,他認為ES7 沒有賣貴。
「ES7 是 2022 年交付的車,當時來看根本就不貴。今年形勢完全不一樣了,包括價格戰,包括鋰礦,很多人就是在刻舟求劍,用去年的老車對比今年的新車」。
角度不同,觀點不同——這里指的不僅有個人之間的觀點,還有局外人和車企本身的觀點。
比如,降價、妥協,一定是局外人最容易給出的答案。
市場的聲音和企業的思考,Ray 認為往往會有很大偏差,「背刺首先是挑動群眾斗群眾,首先就背刺老車主」。
@電池不胖 的觀點更直接:「為什么不干脆給多點配置,定高點?ES6 完全值這個價,上空懸賣 38.8 呀!」
他認為雖然 36.8 大家會好受很多,「但 ES6 的用料就在這里,成本就是不低的」,而且他認為更重要的邏輯是「新產品考慮老產品沒問題,但前提是新產品的銷量必須達到預期」。
那么 ES6 賣多少錢能過萬?他說 36.8 很難過萬,35.8 雖然基本不可能,但這是他心里 ES6 銷量過萬的基本價。
「兄弟打架呀!」Ray 說蔚來現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還沒有一個真正的「爆款」,他同時表示這個問題并不止存在于蔚來身上,「小鵬算是有一個小爆款,P7 最多的時候是 9000 多臺,但后繼乏力」。
也正因如此,Ray 說他也很難給定論,但出于「加量不加價」的原則,他說他會選 38.8,「也不算高了」。
阿昭說他很佛系,一樣佛系的還有深圳 ET5 車主群友們。
「群里基本不討論其他車型,不討論 ES7 面對面,甚至大家都說 ES6 賣便宜點無所謂,銷量趕緊拉起來哈哈哈」。
長期價值和短期躊躇
背刺和爆款,是不是一定要放在一起聊?
Ray 說價格和價值,以前是蔚來能想明白的地方,「蔚來的換電,包括品牌,甚至是虛榮心,其實都是用戶價值」。
但從這份問卷開始,他說「讓人看到了蔚來的不自信和懷疑」,他舉了個例子:
「我就是因為你相信自己高大上、認為自己代表了中國民族品牌的豪華車,我才來買你的車的,你現在告訴我你慫了?那我當初支持你簡直是白瞎了眼。」
今天@董買買 在微博上也表達了跟 Ray 類似的觀點:
「你這么問,那就是定價越低越好
你這么問,說明你迷茫困惑
你這么問,說明你對市場感知極差」
@董買買
你來我往到最后,本質上回到一個問題:不只于車的長期主義,和追求刺激的短期躊躇,蔚來應該選哪個?
「用戶價值一定是價格帶來的嗎?差價合適就會讓老車主覺得自己的權益被保護了嗎?」
Ray 的這兩個問題,本質上是「卷價格還是卷價值」的選擇。
2023 年,蔚來應該卷什么?NIO Power、NAD、NIO House 和 NIO Phone,和 36.8/37.8 萬元人民幣,哪個是蔚來的長期價值?這次蔚來有沒有慫?蔚來該不該慫?
一張問卷,留給我們太多討論空間,最后引用蔚來 APP 里面,@chulong 有感而發的一句話:
「關于新 ES6,蔚來需要思考和決策的遠比車本身要多。」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0251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