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是指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的百度、阿里和騰訊,如今在電動智能汽車市場,卻成為了比亞迪、特斯拉和廣汽埃安的代名詞。
從蔚小理到比埃特,見證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蹣跚學步到欣欣向榮的變化,它們也是中國汽車產業換道超車的主要推動者。
當比亞迪宣布停產純燃油車,用翻倍式的增長快速實現銷量超百萬輛,新車沒有優惠,要等待長達數個月的提車周期之時,許多人拍著大腿說錯過了比亞迪。
當蔚小理再次陷入流量戰爭之時,蔚來和小鵬銷量持續低迷,只剩下理想維持高速而穩健的增長,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黑馬的廣汽埃安,正在引領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全新發展盛況。
廣汽埃安2022年全年合計銷量27.1萬輛,同比增長126%,2023年最新3月和4月連續兩個月銷量超過4萬輛,50萬輛的年度目標指日可待。
比亞迪從王朝延伸到海洋網,一項技術、兩個渠道,全量釋放產能,讓比亞迪在2022年實現186萬輛銷量,同比增長152%。
看著眼前的廣汽埃安,再回看比亞迪的發展歷程,兩者的軌跡極其相似,持續的翻倍式增長讓廣汽埃安和比亞迪占據規模效應。
錯過了比亞迪,你還會再一次遺憾地錯過廣汽埃安嗎?
廣汽埃安在AION系列車型之后,發布了高端的昊鉑品牌,在中國第一超跑的Hyper SSR之后,首款量產汽車Hyper GT已經正式開啟預售,第三款的SUV車型很快也將正式亮相。
比亞迪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從2021年59.37萬輛快速提升到2022年的186萬輛,這樣的超高發展速度是業界難以想象的。
站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新高位,廣汽埃安的百萬輛產銷量將有望來得更快,這個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或許很快在2024年就會成為現實,這將打破比亞迪最快實現中國新能源汽車超百萬輛規模的紀錄。
一成立就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廣汽埃安如今面臨的市場和輿論環境比比亞迪當年要好得多了。
從運營市場到零售市場,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主要的選擇,新能源汽車大盤正在穩步快速擴大,再也沒人敢說新能源汽車是不成熟的產物。
新能源汽車曾經需要政策的傾斜以及各種新奇的功能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如今卻已自帶流量,2023上海車展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電動智能汽車的來勢洶洶!
從續航里程到自動駕駛技術,技術和產品趨于發展穩定階段,用戶不用再擔心一入手就落后的尷尬,這也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信心的來源。
當新能源汽車不再是白老鼠,充電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汽車的續航里程和安全焦慮被逐步化解之時,新能源汽車有望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市場和技術的協同發展,對于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廣汽埃安來說是發展的基礎,只有行業發展壯大,才有車企向上發展的可能。
從行業率先首發的純電汽車專屬平臺,到最近Hyper GT 21.99萬元到33.99萬元獨具競爭力的預售價,廣汽埃安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每個發展風口,都在引領行業的發展。
許多人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第一印象來自網約車,這個細分市場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展現革新汽車生活的主要陣地之一。
如果我們搭乘過大眾捷達和現代伊蘭特等出租車,北汽和東風的電動網約車,就能知道廣汽埃安給這個行業帶來何等翻天覆地的驚喜變化。
不夸張說一句,廣汽埃安帶來的變化就連比亞迪都無法比擬。
從2019年第一座工廠和首款車型AION S正式投產,到2022年完成對原廣汽菲克廣州工廠的全面改造,從啟動上市到完成研產銷的一體化運營體制,從整車智能制造到“三電”自研自產,廣汽埃安正在展現下一個新能源汽車巨頭的發展潛力。
據悉比亞迪2023年全球銷量目標是300萬輛,而廣汽埃安達到趕上這樣的發展高度,或許比想象中要來得更快。
舉個例子,廣汽埃安在2022年完成了從10萬輛產能向40萬輛產能的擴張,而2023年就將完成60萬輛的產能儲備,而下一個20萬輛增量將來得更快。
錯過了就不再回來,遺憾錯過了比亞迪,再也不要錯過廣汽埃安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0254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