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15萬是智能汽車基礎分水嶺。在智能(汽車)領域,如果沒有15萬是不可能真正把智能做好的。”
這是2021年6月,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一次公開演講中給出的結論。
兩年后,小鵬汽車自己走到了這個分水嶺,但路徑卻有些出人意料。
8月28日上午,小鵬汽車(以下簡稱“小鵬”)和滴滴出行(以下簡稱“滴滴”)共同宣布雙方的戰略合作。
根據公告,合作的重點有兩方面:
資本層面,小鵬將發行占交易完成后總股本3.25%的A類普通股,收購滴滴旗下智能電動汽車項目相關資產和研發能力;滴滴將成為小鵬汽車的戰略股東,首批股份的鎖定期為24個月。本次收購的最高總對價約為58.35億港元。
業務層面,一款A級智能電動汽車將作為小鵬汽車全新品牌的首款產品進入市場,項目代號為“MONA”,該車型預計于2024年開始量產。滴滴將面向小鵬汽車首次開放全生態賦能,為“MONA”提供包括智能座艙、智駕及共享出行市場等多維度的強有力支撐,助力小鵬汽車在“15萬級”價格區間打造爆款車型。
1
—
“MONA”是什么
這究竟是款怎樣的車?據一位今年年初剛離開滴滴“達芬奇”項目的工程師透露,該車的大功能模塊基本確定,已經到了EP2階段(工程樣車試制),定位為緊湊型純電轎車,外觀是略帶運動風的溜背造型,目標人群為C端大眾用戶,售價定位在15-20萬區間。
從對標車型上,該車的選擇對象是特斯拉Model 3,但從價位上看,這款車處于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賽道,同價位競品車是埃安S、比亞迪秦等熱門車型。對于一個新品牌,一開始就從傳統車企更具優勢的中低端車型入手,無論成本還是品控,都極難有優勢。或許也是意識到了這點,滴滴才一直在是否“造車”這件事上猶豫不決,最終成為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存在。
這個項目的進展可以說很神秘,據騰訊科技報道,滴滴方面僅有董事長兼CEO程維、IR團隊以及業務相關負責人參與。
“在我離開之前完全沒有聽到過任何消息,直到去年大家都還是在研究討論資質的問題。”上述工程師告訴「智車星球」。
而即便是滴滴內部員工,對此也是知之甚少,“很多信息我們也是看公告才知道。”該員工表示。
2
—
把銷量目標寫在臉上
官宣后的溝通會上,何小鵬和副董事長顧宏地放出了更多信息,重中之重就是對賭協議,堵的是小鵬最看重的東西——銷量。
根據小鵬汽車公告,如果達到第一次業績目標期里程碑,小鵬須向賣方或一名賣方指定人發行第一階段業績目標股份。第一階段業績目標股份的具體數量將根據第一次業績目標期內合資格新車交付量而確定,前提是為計算第一階段業績目標股份之目的,合資格新車交付量的最高數量應為18萬輛,且本公司擬發行的第一階段業績目標股份最多為14,054,605股A類普通股。
而如果達到第二次業績目標期里程碑,小鵬將向賣方或一名賣方指定人發行第二階段業績目標股份。第二階段業績目標股份的具體數量將根據第二次業績目標期內合資格新車交付量而確定,前提是為計算第二階段業績目標股份之目的,合資格新車交付量的最高數量應為18萬輛,且本公司擬發行的第二階段業績目標股份最多為14,276,521股A類普通股。
這里的第一次業績目標期指首次合資格新車交付給客戶后的13個月期間,第二次業績目標期指第一次業績目標期屆滿后的12個月期間。也就是說,只要能在開始交付后的25個月完成36萬輛車的交付業績,小鵬將合計發行股份28,331,126股A類普通股,占總股本1.64%,加上之前的3.25%,接近于5%。
為什么小鵬如此執著于銷量?
答案就是目前汽車市場已經一片亂戰,面對煉獄級的戰場,要想活下去,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實現“降本+拉高規模”。
“MONA”,就是小鵬為這兩個目標準備的戰略武器。
3
—
為銷量,更為Robotaxi
除了產品層面,滴滴的出行服務生態對小鵬也極具吸引力。一來滴滴有國內最大規模的出租車隊,可以通過滴滴的采購渠道幫助小鵬把量做起來。
在小鵬汽車的公告中,對于“合資格新車交付量”有著明確解釋:
(1)新型智能電動汽車向合資格的個人共享出行司機的運營汽車交付量的合計;
(2)在任何滴滴出行平臺注冊並用于進行合資格的乘車交易的新型智能電動汽車運營車型的交付量(在(1)未涵蓋的范圍內);
(3)向近期合資格的共享出行司機的交付量(在(1)或(2)未涵蓋的范圍內);
(4)向購買新型智能電動汽車的合資格個人客戶提供交付量的25%(在(1)、(2)或(3)未涵蓋的范圍內)。
很明顯,出行用車在整個交付目標中的占比極大。
即便何小鵬自己曾經對于車企做大客戶生意顯得“嗤之以鼻”,但如今在面對如此大的量時,心動也無可厚非。
△何小鵬2019年10月的朋友圈
二來,出行平臺對于Robotaxi的迭代發展絕對是一片沃土,這對于一門心思圍繞智能化發展的小鵬,是另一個極佳的智能化實踐切入口。小鵬方面也明確表示,雙方將在智駕、數據、Robotaxi 運營方面展開合作,且會同時做B端和C端。
另外還有一件事,今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將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云一體化”示范應用,將支持L3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
據業內人士透露,這里的試點針對的就是Robotaxi運營車輛,而非終端個人用戶。
雖然小鵬在考慮與滴滴合作時未必將此作為決定性要素之一,但未來這個新品牌說不定能乘著政策的東風在自動駕駛的應用方面跑得更快。
總的來說,這次合作目前對雙方來說是相對利好。滴滴雖然從未宣布過造車,但從2018年與理想汽車共同投資4億人民幣成立“桔電出行"開始,經歷了與北汽新能源、比亞迪的合作,再到2021年4月正式啟動“達芬奇”項目,滴滴對于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研發和探索并沒有停止。這次與小鵬的合作,對滴滴即是一種“解脫”,更是對其此前工作的一種肯定,讓外界第一次認識到滴滴在車輛相關的資產價值與能力,后續滴滴與其他車企之間說不定能發展出類似華為的合作模式。
而對于小鵬,在明晰了份額與技術是其接下來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兩大抓手后,布局也愈發清晰,最終目的也是在這場亂戰中,沉淀出能給消費者帶來最大體驗和使用價值的產品,真正建立起品牌。
期待兩家經歷過至暗時刻的公司,走出一條明朗的路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車星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0906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