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即將結束,中國車市即將開始新一年的激烈競爭。
1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達到了66.8萬輛,同比大增101.8%,一片勃勃生機。
但是否人人都如沐春風呢?
未必,至少馬斯克就不是這樣!
這段時間的特斯拉,各種麻煩事兒不斷,它的2024年開局似乎并不太安穩。
1、馬斯克有哪些麻煩事兒?
過去十年,馬斯克可以說是最有話題度的美國企業家,就在這兩天,馬斯克還怒不可遏地表示,絕對不會收購任何在美國特拉華州注冊的公司。
馬斯克的主要資產特斯拉,似乎也有不少的麻煩事兒。
近日有海外網友爆料,自己購買的特斯拉Cybertruck在經過雨淋之后,車身有生銹現象。
這件事情的諷刺之處在于,Cybertruck是不銹鋼車身。
而且,這是一款等了幾年才交付的車,本來是幾年磨一劍,但現在首批用戶就出現了這種質量問題。
2月12日,馬斯克發帖稱,特斯拉Model Y在美國降價1000美元,主要原因是大多數人不喜歡在寒冷的冬天買車。
我們知道,特斯拉旗下都是純電車型,馬斯克的這個解釋,是不是變相承認特斯拉在冬季續航不佳呢?
然而這還沒完!
特斯拉官網隨后又宣布,從3月1日起將Model Y后輪驅動版和長續航版價格上調1000美元。
也就是說,2月12日的這波短促降價,真的只是為了短期內沖一下銷量。
降價也玩心眼,這似乎是在證明:特斯拉現在是真的拿不出多少能吸引人的東西了。
然后還有更糟心的事兒!
2月14日情人節當天,一名特斯拉員工使用FSD測試版發生致命事故。
根據馬斯克的回應,該員工涉嫌酒駕,而且這輛車也沒有開啟FSD,但在特斯拉長期的宣傳之下,人類已經把它與自動駕駛掛鉤了,每出一次這樣的事故,對特斯拉的品牌都是一種傷害。
同期發生的另外一件事兒也比較有意思,特斯拉官方已經確認,2024年在中國和北美市場沒有Model Y改款計劃。
而新款的Model 3已經于2023年9月份在中國市場上市,2024年1月份在北美地區上市,短期內都不太可能再進行重大改款。
也就是說,2024年特斯拉在中國、北美兩大核心市場很有可能再無重磅新車可以賣。
2、2024年特斯拉還有哪些招?
目前特斯拉并沒有給出2024年銷量目標,但大多數分析師認為,特斯拉2024年銷量可能為220萬輛,同比增長20%。
如果這種預測最終變成現實,那么,特斯拉在全球新能源市場的話語權將進一步下滑。
馬斯克法當然不會坐視這種情況發生,他在2024年還有一些牌可以打。
首先就是4680電池。
它和Cybertruck一樣,讓馬斯克“恨鐵不成鋼”。
這電池早在2020年就已經推出,一直到2023年6月份才開始小規模量產,卻連Cybertruck的需求都無法滿足。
如果能夠推動4680電池大規模量產,那么特斯拉在2024年的銷量有望獲得不小的助力。
但4680電池主要依靠松下,而松下此前已經數次推遲4680電池的交付,分析師預計,4680電池大規模量產可能要等到2024年4月份之后。
其次是FSD自動駕駛系統。
在很多人的傳說中,FSD系統將是特斯拉的殺手锏,一旦入華,將讓特斯拉爆發出全部的潛力。
2024年,FSD系統必須要在中國市場做出成績了。
但這容易嗎?
迄今為止,國內很多人并沒有見過FSD的真面目,而近期華為余承東則在網絡上再次告知大家ADS2.0系統 “全國都能開”,這在一定程度上封死了L3級別自動駕駛的“上限”。
原因很簡單,全國都能開,意味著智能駕駛打破了地域限制,將會變成王傳福所說的“汽車的一個零部件”,FSD系統的真實表現未知,但有幾成把握能超越“全國都能開”的水平呢?
也就是說,FSD即便現在入華,很可能也只能扮演追趕者的角色。
其次是特斯拉廉價版車型!
這也是一個翻炒了2年多的“舊聞”,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在熱搜榜上露一下臉。
但推出廉價版車型可能會存在2個難點:一是稀釋特斯拉的高端屬性,二是會面臨產能不足的問題。
這兩個問題,特斯拉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內解決。
4680電池、FSD自動駕駛系統、廉價版車型,其實都不是什么新事物,它們早就在業內流傳,只是特斯拉的進度遠遠低于預期而已。
2024年特斯拉要想有所突破,這些東西一定不能再拖。
3、特斯拉還將有哪些困境?
關于特斯拉,有很多江湖傳說。
作為行業開創者與曾經的引領者,特斯拉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確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已經不是當年馬斯克嘲笑比亞迪的那個時代了。
特斯拉的困境,首先來自于自身核心技術的退化。
沒有核心技術,就沒有特斯拉,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從外觀設計,自動駕駛,到內飾布局,再到動力電池以及電池管理系統,特斯拉都引領了行業發展。
但最近兩年,特斯拉已經很少拿出顛覆性的技術了。
2023年中國新能源市場出現了幾波技術爭鳴,特斯拉全程沉默,幾乎成了看客,這對一個行業領導者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危機。
其次,則是因為它的對手實力太強,準確來說,是中國新能源廠商實力太強。
同為科技企業,特斯拉與蘋果有明顯的不同。
蘋果拿出智能手機的時候,國產廠商連功能機都沒整明白;但特斯拉入華的時候,中國政府在電動汽車領域已經布局了將近20年,培養出了比亞迪這種全球冠軍,還有相對成熟的產業鏈。
特斯拉在技術領域的失速,放在全球其它地區沒什么大問題,特斯拉拿不出的技術,中國之外的其它廠商也拿不出來;但放在中國市場,沒有持續的技術進步,將會寸步難行。
當然,特斯拉依然有著比較強大的研發能力,品牌影響力也超過絕大多數的國產新能源廠商,但它需要把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兌現。
結束語:比亞迪、特斯拉是全球新能源市場的雙寡頭,這種格局在2024年不太可能改變,但特斯拉也需要未雨綢繆。那么你覺得,特斯拉2024年能否拿出一些有震撼性的車型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2016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