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談擎說AI 作者:鄭開車
車圈從來不是個體面的江湖,尤其是高度內卷,價格戰你死我活的今天。
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儼然已經成了時代“顯學”。
而最近雷軍的一條微博,多少讓人看到了車圈久違的、稀缺的人性光芒:
不由得讓人想起了,比亞迪去年8月份搞的“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的營銷活動。
不止于此,理想MEGA上市之初,深陷“棺材車輿論風波。蔚來CEO李斌要求員工不得參與討論或轉發理想MEGA造型的輿論。
這波舍己為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大愛精神,不覺間,儼然已經成為了一股新潮流,這波“體面風”背后有哪些營銷趨勢,今天我們圍繞兩個維度展開解讀:
維度一:雷軍造車體面背后的意義是什么?
維度二:車圈該如何向雷軍學習。
體面人雷軍的“營銷拿捏術”
客觀講,在汽車這么卷的背景下,小米汽車作為一個新手,天眼查APP顯示,小米汽車成立于2021年9月。
盡管小米SU7還不完善,但是作為外行人的第一款車,能殺出一片天地,屬實可圈可點。
離不開小米的運營能力,更離不開小米的營銷。雷軍推薦購買友商汽車,如果我們帶著營銷視角解讀,更有助于讀懂體面營銷的發展脈絡。
首先:時代不同了。
現在這個輿論環境,肯定是和為貴。商業競爭可以,比如價格戰,但是需要正大光明的卷。
而輿論戰,被反噬的越來越狠。
比如最典型的余大嘴,封嘴久矣,都快成余閉嘴了;
李想也曾鮮衣怒馬,激揚文字,懟天懟地懟空氣,結果MEGA風波之后,道歉文之后瞬間熄了火。
理想的MEGA風波中,小鵬汽車這不這不馬上就要露出馬腳了.....
長城汽車實名舉報比亞迪,比亞迪反手就是一波在一起,格局上碾壓的死死的,事情到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智己發布會上,碰瓷小米汽車,結果一個參數錯誤,被網友按著地上摩擦,屢次道歉都止不住洪水滔天的輿論發酵....
說白了,短視頻時代,傳播更廣,參與度更深,再厲害的公關,再強大的財力,依舊遏制不住輿情泛濫,時代早就不是那個車企花了錢就能說了算的時代,民意面前,再強大的甲方,也得是卑微的乙方。
而小米,顯然是懂的,也吃到了“團結一致”的紅利,小米SU7發布會上,大佬云集,團結是小米作為初來乍到者必備的素質。
其次:降壓品牌勢能,本質上或是智己戰的延續。
在與智己的這波輿論戰,小米可謂是大獲全勝,不管小米有沒有參與輿情引導,按著全民皆知的刑偵學調查原理——誰受益誰是嫌疑人的簡單粗暴邏輯,難免留人口舌。
小米需要降壓,繼續維持口碑,雷軍的這波替友商賣車的操作,可謂是格局徹底打開,米粉心中的地位更加牢固,本質是在向“口碑銀行”中儲蓄。
另外,我們再細看雷軍的話——如果您實在著急購車,國內新能源汽車都不錯,比如,智界S7、母蔚來ET5、小鵬P7系列等,大家也可以考慮選購!
堪稱正確的廢話,一款車,確實不錯但是也談不上驚艷,平替很多,急著用車的用戶完全會考慮選擇別家,不用雷總勸導。
反而這么一勸,不急著用車的用戶,經過雷總這波大格局的洗禮,愿意多等等。
人情也做了,體面也顧及了,還沒怎么影響銷量。
另外,從品牌維度來講,小米SU 7 談不上體面,外觀不用說了,不能說神似保時捷,只能說是一模一樣。小米汽車的品牌逼格,80%靠的是雷軍的個人魅力,雷軍本人也確實足夠有魅力,坊間一度傳為爽文男主角,品德方面在網友的認知中更是毫無瑕疵,維護好雷軍的個人IP,也就保留住了小米汽車的逼格。
所以,相比造手機的雷軍,造車的雷軍更需要口碑,更需要愛惜羽毛,更需要完美人設。
毫不夸張的講,雷軍的形象決定著小米汽車的品牌段位。
當然,這也為小米汽車埋下了隱患,創始人與品牌綁定的過于緊密,上一個這么緊密翻車的還是李想,由衷的建議,以后小米汽車穩了之后,在營銷層面與雷軍保持適度的安全距離。
最后,汽車作為工業皇冠,初來者必須謙卑
盡管汽車制造相比之前,節奏更快了,門檻更低了,但是門檻低的前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比如不用制造電池了,有寧德時代跟比亞迪,智能化這些,只要你愿意“出賣靈魂”,一大堆軟件廠商干等著為你的“靈魂”來場洗禮。
我們拿小米SU 7來講,小米SU7低配版采用的動力電池是“刀片電池”,而刀片電池供應商弗迪是比亞迪旗下的企業;
小米造車雖然挺過了第一關,后期的產能爬坡危機,多產品線挑戰,一樣不能少。
小米汽車不是二代,不像吉利旗下的銀河,上汽下面的智己等品牌,背后有祖蔭庇佑,團結更多的車企,關鍵時刻,能保命的,比如小鵬危難之際,大眾出手。
小米汽車作為踢館者,作為“門口的野蠻人”,不止在C端要維護形象,為汽車圈同樣如此。
小米營銷術,對車圈有哪些啟發?
如果說特使拉是國產新能源汽車產品力提升的鯰魚,那么小米無疑是國產新能源汽車在營銷層面的鯰魚。
小米汽車流量炸街的營銷方式,引得智己眼饞,車企大佬捧場助威,到如今不少大佬如魏建軍等開啟直播。小米汽車的營銷能力,屬實給車企上了一課。蔚小理當年盡管也夠優秀,但是沉寂太久了,小米的出場,又將營銷的價值重新定義了。
小米營銷的擁躉不少,但是恕談擎說AI直言,車企很難能學到精髓,我不是針對某一家車企,而是針對在座的各位。
小米營銷的核心是小米公關部嗎?肯定不是。公關部換了一茬又一茬,核心還得是雷軍本人。
小米汽車營銷屢屢出圈,羨煞周邊車企,本質在于結構性的稀缺優勢。
懂營銷的人很多,但是懂營銷同時又掌權,尤其是大權的人,屈指可數,為數不多的就是李想,雷軍。較之李想的“性情中人”、“口無遮攔”,雷軍顯然更為老練,更為穩重,更符合“中國輿論特色”。
小米汽車的核心是雷軍,小米汽車的公關體系較之同行,優勢其實并不明顯,預算較之同行是少的可憐。
馬斯克有馬斯克的玩法,雷軍有雷軍的調性,大佬們,各有各的秉性。劉濤算是雷軍的學生,可惜是個四不像,啃了一嘴毛。
是劉濤水平不行嗎?顯然不全是,核心還是是劉濤的資源調度能力不行,說到底是個職業經理人。
有表達欲的劉濤們,沒有絕對的資源調配能力,有資源、有能力的大佬們,不愿意出來,這就是小米汽車的結構性稀缺優勢。
即便是出來,比如最近的魏建軍,表現的很真誠,很接地氣,但是在“細節控”雷軍面前,營銷水準堪稱弟弟。
強創始人模式,其實不止體現在營銷層面,在造車領域也體現的很明顯,同為這幾年的造車新勢力,跟小米su7比,極越銷量相形見絀,夏一平差嗎?不差。極越產品力拉胯嗎?絕對不差。
為啥不行,核心還是資源調度能力,內部話語權的問題。如果是李彥宏堵上身家上,未必比雷軍差太多。
最后,總結下,小米汽車的營銷,車企想學你也學不來,另外也完全沒必要向小米學。
就像胖東來很火,為啥中國只有一個胖東來,有些根本學不來,而胖東來模式的局限性也非常強,根本走不出河南,甚至鄭州都進不來,因為管理半徑過于短,企業的感性管理因數遠大于靠制度制約的理性因數,也就是說可以小而美,天花板很低,一旦想規模化,甚至連鎖化,就必然會被反噬。
雷軍的強綁定式營銷方式,很容易翻車,李想不是也翻了嗎?
而小米汽車的營銷短板也開始凸顯出來,最近的一個趨勢是,米粉過于飯圈化,上一次還是前幾年的蔚來汽車的聯合聲明,車主一度被稱之為“廠商孝子”。
用戶是最難以琢磨的群體,今天有人會為自己的車子,搖旗助威,明天就會有人落井下石,而兩種極端操作,背后很可能是同一批人。
小米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作為第一款車,無論如何,都不算用力過猛,畢竟中國人做生意講究一個開門紅,可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小米汽車以后還能繼續輝煌,雷軍的口碑能一直維持住?這都是問題。
因此,雷軍強勢綁定小米SU7,只是特殊時間的特殊產物。
創始人后期還是要學會與品牌保持適度距離,學會卸勢能。
任正非公開場合用蘋果,多次呼吁:買華為不代表愛國,莫要“道德綁架”!
或許,這才是創始人做品牌營銷的最高境界。雷軍與任正非之間,還差著無數個劉濤、魏建軍.....
而從呼吁,等不及小米的車主可以考慮買友商車開始,雷軍與任正非的差距無疑是在縮短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談擎說AI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2808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