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王小偉
造車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
小米汽車業務首次在小米財報中單獨列出。財報成績單剛一公布,市場關注點就集體聚焦到小米汽車的營收和凈利潤指標上。
根據財報,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收入64億元,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62億元。而從凈利潤指標來看,經調整凈虧損人民幣為18億元。
隨后“小米賣一輛車虧6萬多”相關話題登上熱搜。有其他品牌車企相關人士也在朋友圈炮轟小米和雷軍虧錢賣車,并認為“虧錢賣車是傾銷”。
當天深夜,雷軍在個人微博發文回應。
雷軍表示,造車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小米汽車還在投入期,希望大家理解。
拆解這一回應,“造車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這句話,雷軍已經在相關演講和回應中,闡述過多次。而“小米汽車還在投入期”的階段性定位,也早已被市場所知。
北京某國資審計機構負責人對記 者解釋,汽車業務前期需要分攤包括工廠建設、技術研發、人員成本、門店建設等費用,一般來說,階段性虧損屬正常情況。
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小米第二季度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交付提速,全年10萬輛交付目標預計11月完成。第二季度交付27307輛,收入64億元。
除了虧損之外,15.4%的毛利率水平也被市場高度關注。
這放在小米產業版圖中能夠看出這一水平到底處于什么位置。對比而言,同期小米汽車手機業務的毛利率為21.1%,集團整體業務毛利率為20.7%。主流市場聲音認為,小米汽車拖了集團的后腿。
對此,小米集團合伙人、集團總裁盧偉冰對記 者介紹:“毛利率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如果沒有好的毛利率,可能會造成規模越大虧損越大。作為小米的第一款車,公司本身對這個毛利率還是比較滿意的。”
盧偉冰強調,未來規模起來之后,會大規模分攤現在很重的成本。對未來小米汽車毛利率不斷提升有信心。
從交付來看,2024年6月小米汽車工廠已經開啟雙班生產,7月又進行了產線維護優化,小米汽車單月交付量在6—7月已連續2個月破萬,預計全年Xiaomi SU7系列累計交付10萬輛目標有望在2024年11月提前達成,并將沖刺2024年全年Xiaomi SU7系列新車累計交付12萬輛的新目標。
從渠道來看,截至今年6月30日,小米汽車銷售門店已達87家,覆蓋國內30個城市。7月1日起,Xiaomi SU7系列交付進一步加速,鎖單后預計交付周期最高可縮短5周。
前述審計負責人認為,衡量初創企業或者企業初創業務,除了凈利潤營收等指標外,更應該重視的指標還包括現金流、資產負債率等。
8月22日早盤,小米集團高開,截至發稿漲幅超過7%。
責編:陳英
校對:王錦程
聲明:以上未標明來源、無水印的圖片來自時報財經圖庫和網絡截圖。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End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4232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