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新石器創始人余恩源知道了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要成立的消息。
“知道這件事后,我們很快就來和管理委員會的人聊,然后第二天就決定把公司轉到亦莊。”做這個決定時,新石器甚至都還沒和亦莊政府談各項企業優惠政策條件。
之所以如此急迫,原因在于成立后的兩年多時間,新石器的產品研發推進得并不順利。
“在之前的注冊地,有一件讓我們很痛苦的事,就是根本找不到跑車的地方,即便是我們自己的辦公園區也不被允許。”余恩源回憶道。
而示范區所面向的自動駕駛落地場景中,一個重要的場景就是無人配送。
“這意味著我們能有地方跑車了,對于新石器,算是找到能依靠的大樹了。”
就是這個現在看起來有些略顯“草率”的決定,讓當時還年輕稚嫩的新石器,與同樣年輕的示范區走到了一起,正式開啟了無人配送的亦莊故事。
1
—
轉折,從NX0001開始
來到亦莊后沒多久,新石器很快就迎來了發展過程的第一個里程碑事件——
2021年5月,北京發出全國第一張無人配送車輛上路通知書,新石器就是拿到這張通知書的公司。
△新石器創始人余恩源
這張編號是“NX0001”(后續調整為AB.N001營)的號牌,這些年,一直是新石器亦莊辦公室展區中最顯眼的存在。
對于新石器,它有兩個重要的意義。
首先,有了官方的認證,意味著終于可以正大光明地提「無人配送」這件事了。
“我們算是無人配送賽道最早的玩家,但在獲準上路前,我們一直不敢大張旗鼓宣傳自己是做什么的,因為沒有成文的法律規范,會讓人覺得是‘灰色地帶’。”余恩源告訴「智車星球」。
第二個,也是更為重要的,在牌照發出前的大半年,新石器作為專班團隊中的代表企業,深度參與到了示范區無人配送車上路標準、運營方法、管理辦法及流程、監測標準、技術標準等重要標準制定的工作中。
對于企業,能參與制定一個全新賽道的行業標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加上“北京”的背書,這個“樣板間”成為新石器之后去其他城市推廣業務的重要藍本,極大地降低了解釋成本。
隨著第一張無人配送通知書的發放,“北京經驗”很快在全國鋪開。
而作為其中的重要參與者,新石器協助了其他多地政府制定智能網聯道路測試管理辦法,同時也順利地拿下了多地的第一張牌照。
△拍攝于新石器辦公地
截至目前,近900臺車輛在北京亦莊獲準開展測試驗證與商業化探索,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車輛來自新石器。深圳坪山發放第一批13張牌照時,新石器拿了11張;海南首批唯一一張,給了新石器;杭州首批180張,都給了新石器;無錫發了150張,新石器拿到108張……
在無人配送這個賽道中,新石器是拿到測試牌照最多的企業。
也正是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在之后推出新產品和新業務的過程中,新石器也積極與亦莊互動,共同梳理新標準,不斷完善著無人配送的發展規范。
2
—
技術,不止單車智能
解決了“身份”的問題,接下來就是要完善技術。
在余恩源看來,整個自動駕駛賽道的轉折點出現在英偉達Orin平臺推出之后。
“2018年,行業還在拿公共機當算力平臺,大家都明白這會很快淘汰掉,所以誰也不敢大規模去推廣量產。”
而隨著Orin這樣的高性能算力平臺問世,整個自動駕駛行業開始發生質的變化。
從BEV(Bird’s-eye-view,鳥瞰視圖)到OCC(Occupancy Network,占用網絡),再到如今的端到端,新石器的技術迭代路徑與大方向保持著一致。
但與大多數自動駕駛科技公司不同的是,新石器的無人配送小車,還加入了車路云網圖的支持。
作為亦莊車路云網圖應用的代表企業,目前,新石器所有在亦莊范圍內測試運營車輛,都有車主云一體化數據的合規接入。
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實時的云、可靠的網和精確的圖,是亦莊自動駕駛的“科技名片”,背后,是算力資源對交通行業深度轉型的有利支撐。
在這點上,余恩源深有體會。
“車輛的學習、監控等各方面,對帶寬的要求很高,如果沒有車路云一體化的支持,我們就要通過5G傳輸,流量費用就是一塊很大的成本。”
此外,通過示范區的云控平臺,能實現車、路、云三者間的實時數據流動與交換,不僅可以從道路攝像頭與高精度實時地圖獲取更多道路動態信息,并且還開發了車路云一體化的信號燈融合感知功能。
△示范區云控平臺
“我們的觀點是,首先要有一個合格的單車智能,然后接入車路云網圖,能夠幫助我們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提升安全性。”余恩源說道。
此外,所有在亦莊運營測試的自動駕駛車輛,都將接入示范區的車輛監管平臺,所有的數據都會實時錄入。通過這個平臺,已經形成了一套標準化的管理流程和數據閉環。對于企業來說,也大幅降低了其管理成本。
3
—
跑通商業模式
高效的數據迭代,再加上自研的中央算力平臺以及自研生產的線控平臺,走向商業化的產品基石已經打造完畢。
剩下的,就是把產品應用到物流環節中,產生真正的價值。
物流作為一個典型的成本行業,其主要成本構成分為人、車、場、貨四大塊。
傳統的運輸環節,主要包括兩輛車——接駁的支線車與末端車,三個場——中轉場、分點部和小區,以及兩撥人——接駁的司機和末端配送小哥。
△新石器運輸模式
當無人車加入之后,相當于把中間環“場”給替換掉,快遞員也只要到指定的接駁點去配送,降本增效的模式十分清晰。
據合肥某快遞網點的負責人介紹,他們從2023年11月開始,使用新石器無人車進行快遞接駁配送,一共使用了5臺,成本每件降低了大概一毛錢左右,有些大一點的小區甚至能到兩毛錢。同時,快遞員大幅減輕了派件壓力,上班時間從原本的早上7點變成了9點,同時,還幫助配送員節省出大約3小時的時間,剩余的時間可用于處理售后,提升服務質量。
有了肉眼可見的降本效果,復制、擴張,自然是水到渠成。
目前,新石器無人車已經與中國郵政、順豐、中通、圓通、韻達等頭部企業合作,在十余個城市實現批量交付。2024年以來,新石器獲得多個頭部客戶合計近萬臺訂單。
余恩源也表示,今年,或許就能看到無人配送車萬臺級時代的到來。
而對于未來,新石器則有更大的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未來做整個城配市場,整個城配市場大概是3,000萬輛左右的車,如果能做到20%的無人化,那就600萬輛的市場。”余恩源說道。
要實現這個目標,無人配送車輛走上機動車道便是必要條件。
由慢到快、由小到大,是新石器的發展路徑。
而在這條路上,新石器還要去解決更多新的難題。
4
—
從雙百計劃到單城千輛,與亦莊共同搭建全新平臺
此前,余恩源曾透露,新石器無人車的“下一仗”是實現“雙百計劃”,即落地數百臺規模無人車的城市達到百個以上。
而在這次的交流中,余恩源表示這一戰略有所調整。
“以前會把城市的數量當成重點,但現在發現獲準上路并不是太大的問題,目前更重要的,是要看一個城市的無人車數量達到一定量級時,會出現怎樣的質變,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在目前新石器的落地案例中,已經出現了因為無人配送車數量增多,而帶來了一定程度交通擁堵的情況。
“如果單個城市車的數量再上一個數量級,達到千輛規模,那對于城市管理會是一個新課題,對于我們,商業模型也可能發生變化。這并不是一件遙遠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做好準備。”
據余恩源介紹,針對可能很快就會出現的“質變”,新石器有幾手準備。
第一,是持續與亦莊方面配合,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標準建立管理辦法;
第二是把技術迭代得更成熟;
第三是建立針對無人配送的管理平臺。
“我們現在就在示范區的指導下,與示范區運營平臺企業車網聯合不斷探索建立這么一個管理平臺。”余恩源說道。
簡單來說,這是一套動態的調度系統,是整個交通信息與無人車工作流程相關信息的整合。
通過這個平臺,業務層面能實現無人車路線的申請審批、無人車的行駛信息、送貨任務等車輛管理調度管理、事故管控等功能;交通信息層面,能看到智能網聯的路口信息,整體交通的擁擠信息等,從而讓無人車能得到更高效的調度。
可以看到,新石器與亦莊在無人配送領域的探索還在繼續。
而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浪潮中,政府對于企業的作用,不再僅僅局限在通過提供人才和良好的營商環境來吸引企業,而是更加深度地參與并配合企業的發展步調、整合資源等。
同時,當智能網聯工具成為城市載體的一部分時,產品定義就不單單由企業給出。
比如,在今年年初,15輛由新石器自主研發無人巡邏車將在示范區60平方公里范圍內多個園區、地鐵站點、商業廣場等人口密集和重點場所24小時不間斷執勤,承擔巡邏防控、大型活動安保、宣傳警示、應急救援等任務。
△新石器無人巡邏車
而這一場景的需求方以及產品定義方,就是亦莊政府。
“我認為,企業(成功)最大的點在于能夠進入市場,并且成為一家健康成長的公司。所以我們和亦莊的互動良性,在于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精準的定位和合作的模式。”余恩源說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車星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4995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