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供電公司原定于3月1日開始對電動汽車充電收取充電服務費,標準按照合肥市充電服務費的上限1.7元/度收取。但是據第一電動網了解,該計劃至今還沒有實施,原因主要是這一定價遭到了電動汽車生產企業、運營企業和消費者的強烈反對。每度電1.7元的充電服務費再加上0.6元多的電費,使得電動汽車百公里充電的費用達到燃油車百公里加油費用的50%以上,這讓以使用成本低吸引消費者的電動汽車變得優勢不再。
3月5日,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14年新能源汽車增長非常快,2015年,工信部將加大對試點示范城市的充電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使用戶買得到車、充得上電。不過,消費者都買上車、能充電以后還會有另一個問題:充電是否比加油更有價格優勢?
目前,已經有11省市出臺充換電服務費相關政策,北京、上海相關部門近期也表示,很快會出臺充電服務費相關政策。已出臺的充電服務費江西最高,合肥供電公司作為第一個公布充電服務費的企業,2月推出了1.7元/度的充電服務費標準,電網的公共充電樁數量目前仍是市場的主體,收費價格定個怎樣的基調,自然備受相關企業和消費者關注。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推廣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2月合肥供電公司充電服務費價格一出,合肥市新能源汽車市場就炸開了鍋,各種不滿紛紛匯聚。但是企業的這一定價并沒有超出充電服務費政策的上限,政府部門并沒有直接干預的權力。不過,對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費的定價,合肥市物價局提前并未與科委的商量,也沒有相關的聽證,所以倉促推出價格勢必引起市場的強烈反應。
前幾天合肥物價局又和科委、車企、以及運營公司的相關人士開了個會,協調后的結果是,每度電1.7元的充電服務費計劃暫不執行,未來可能將協商一個區分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不同的收費價格,而價格預計也將下調到1元/度以內。
一位合肥新能源汽車區域銷售經理表示,新能源汽車企業并不是簡單反對收充電服務費,而是希望充電設施運營企業不要這么急功近利。現在新能源汽車本來購買成本就高,吸引消費者最重要的就是低廉的使用成本,但若早早定出這么高的充電服務費,把消費者都嚇退了,未來沒車來充電,充電設施才真正收不回成本。雖然大家說,電網的價格高,可以到別家去充電,但事實上,目前公共充電樁大部分都是電網建的。因為電網是最早進入這一領域,政府給出的建充電樁的地方都被占了,現在國家開放社會資本進入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了,但電網建好的樁也不會撤。所以,電網現在的定價基本就等于現在公用充電的價格,原本計劃采用公共充電樁充電的電動汽車消費者,可能就會繼續處于觀望狀態了。
特銳德無樁群充系統
不過,剛剛進軍合肥充電樁領域的青島特銳德表示,特銳德在各個城市的充電服務費大概在0.6元/度左右,對于充電設備利用率特別高的設備,可能還有下調的空間。這也讓電動汽車消費者又看到了另一片曙光。
普天新能源充電設施運營部門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電網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只要不違反政府的充電服務費政策,定一個什么樣的價格,都是可以理解的。價格定得高,社會資本看到了建設、運營充換電設施的盈利前景,才會逐步進入這個領域。而且,電網這樣的定價也可能是想履行電網的一個承諾:逐步退出城市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若電網將充電服務費的價格定得很低,加上城市中原來建好的充換電設施,社會資本參與充電設施建設就沒有下調的空間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世明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3768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