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 朱玉龍)《中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圖譜之合資和外資企業篇(上)》寫完以后,有些地方做了一些修正。如果說前面是外資企業占主導的話,本篇就是外資與其合作伙伴的博弈。圖1,我是從德勤的《2014中國汽車行業投資促進報告》中選擇大眾、日產、通用、福特、現代、豐田和本田的情況來做對比。簡略的說,這幾家的主力車型,在中國賣了1044萬輛。
第一部分 投資和油耗概覽
對于外資車企而言,合資企業是其在國內的主要延伸。汽車又是個長周期,而且周期性波動很厲害的行業,從圖1可以看出各個企業在國內的藏起發展的意圖。圖2是2013年的油耗,和部分車企2014年的整體銷售數據。
新能源汽車對于外資企業而言,是需要大量投錢的,由于國家的規定,使得這個事情在中國就分成了兩部分,研發和制造在全球(主要是歐洲、北美和日本)投放的車型;將三電制造搬到中國來實現新能源的汽車的制造。
以2013年的油耗水平來看,合資企業在通往5L/百公里的路途上配置不同的做法,這些做法包括上新能源車的項目,對車型的動力總成繼續革新,對零敲碎打的與燃油經濟性部分予以改進。
圖1 合資主力投資情況
圖2 合資主力車企油耗和產量狀況
第二部分 各家車廠的細致的車型和電池廠家儲備
1)大眾
大眾是一個獨特的案例,因為集團比較大,與國內最大的兩家一汽和上汽合作,雖然德國人很強勢,但是和合作伙伴的關系還是要考慮的。上次寫完以后,大眾就和上汽達成了一個戰略協議,由大眾來幫助上海大眾打造純電動的Lavida朗逸。從實際的博弈狀況來看,合資企業的技術路線從來不是單純的技術路線而定的,也是合資雙方的博弈產物。那么基于以上的邏輯,在安亭這個地方,不僅僅有一個電動汽車的生產基地,也會有一個電池工廠。
2)通用&福特
我把這兩家美國車企放一起吧,仔細對比一下他們兩家在美國和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的狀況就很容易看出問題。目前可以看出兩家美國企業的供應商主要為LG和松下。
圖3 美企的電動汽車情況
3)現代起亞
看看現代和起亞加起來的數字,就可以看到韓國車其實在中國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韓國企業的最大的好處就是:
a)LG 前面已經說了不少了,Sonata的PHEV轉換,也是近在眼前。
b)SK:SK已經和北汽投了一個廠,搬過來一點不難。
現代本部準備在全球投放的,儲備的車型是原先在Sonata上面做的P1P2的混合動力系統,通過系統改造可以改換成插電式;而起亞新發布的Soul EV何時進入中國也靜觀其變。
相對韓國人對自己的合資企業也比較靈活,比如首望500e,動力系統是自己提供的,電池系統就采用合作伙伴旗下普萊德的電池;東風悅達起亞下面的華騏就采用了力神的電池。這些車是否作為一個主力推薦,還只是充當門面尚未可知。
圖4 現代起亞車型
4)日產雷諾
日產主要努力在國內經營啟程這個合資自主的品牌,所以LEAF本土化也放在這里面。比較有趣的是,雷諾的車型是不放在日產的序列里面。
同樣鄭州日產的純電動SUV,這車還有三個不同的公告號。
圖5 日產雷諾的車型
5)豐田&本田
我只能說,豐田和本田這兩家日本公司,眼光是極其高遠的。純電動車型都是淺嘗即止;在大家都往插電式車輛方向做車型布局的時候,他倆在日本政府的氫社會的支持下,大力往這Fuel Cell的車型走了。插電對于豐田,只是眾多產品路線里面很小的一部分;本田有些差異,不過主體方向還是以Fuel Cell為主。
在中國,由于各種因素,這兩家選擇的策略都是以HEV為主。對于電池而言,這兩家向來對自己的供應體系有絕對的話語權,所以這塊暫時我們可以把它們兩家放一邊。
圖6 豐田和本田的戰略
[page]
第三部分 未來的變化
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中國的車市需求是在快速變化的,圖7左半部分是近三年整體市場的需求變化。右邊是我把2014年的暢銷車型,以及油耗拉出來看看。2015年的車市就很明顯,隨著車市的調整,本身轎車這個部分在調整,往SUV調整的合資企業的油耗壓力,反而要大一些。對于這些玩家,沒到時候,你是看不到的;到了時候,整個新能源的故事會完全不一樣。
這個圖是通過2012~2014整個市場銷售的統計得來的,右邊是我們總結這些玩家在國內市場的情況。
這里的有個比較有趣的地方,是需要在后面提及的
1)MPV分農村用和城市用兩種,反應在實際的數字上的市場在合資企業和國內企業的差異很大,主要的原因是MPV是農村銷售的。
2)SUV的市場,和MPV略有差異,不過自主品牌在這塊領域上的投入,使得合資企業A級和SUV兩個市場對比差異明顯。
圖7 整體市場的概覽
第四部分 其他未涉及的企業
1) 三菱
真的可以把三菱在國內分開來,其Outland PHEV可以進口來賣。
2)鈴木
鈴木的問題是車很小,主要集中在SUV,改進發動機+弱混就可以完成未來的工作
3)標致雪鐵龍
標致在國內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不過目前由于其特立獨行的技術方向,PSA需要和東風這塊一起努力來進行。
參考附錄 2014年銷售車型分合資廠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朱玉龍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3886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