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 九天塵埃)2015北京的第一場雪來得頗為壯觀,鵝毛般的大雪都不像初雪的味道,一時間朋友圈被各種曬雪圖刷屏,趁著這大雪未化的時機,帶著兒子和老媽,我們又上路了。這次的目的地是定都閣,并順便探訪周邊的充電樁情況,檢驗一下我的E6在低溫時續航下降的程度。
選擇定都閣為目的地的原因,第一是年票,第二是大雪未完全化,定都閣可以把車開到山上,爬山難度比較低,比較適合帶上老人和孩子去游玩。第三,北京的氣溫已經低到5度左右,可以檢驗一下比亞迪E6續航下降的程度。
出發前,先給電量存照,電量97%,海拔47,環境溫度為8攝氏度,空調后調到了24。
此途第一站是門頭溝潭柘寺供電所的充電樁,據說那邊有兩個快充,距家大約58公里。
當導航指示已經到達潭柘寺供電所附近的時候發現周邊正在施工,路的原貌已經面目全非,完全看不到充電樁的影子,仔細觀察發現路邊有一個指示牌寫著"國家電網請走輔路"的告示。
按照告示走輔路,不多遠終于看到了充電的告示牌。
進去以后就可以看到一側的兩個快充樁。
可以看到充電的場地還是草地,草地旁邊還堆砌著雜物。
走進給充電樁來一個特寫,上面有充電的操作方法。
使用的是國家電網的卡,把卡卡在上面。
然后按照指示進行點選就可以充電,實測快充電流有74安培。
電費應該是1.2元每度。
由于是草地,沒有把車放正,橫著進去插的槍。
由于只是測試是否能用,結算后繼續前行,前往目的地定都閣,距離供電所大約4公里左右。
到達一個叉路口,可以看見一個牌子,一邊是往定都閣,一個往北村。[page]
見到這個牌子左轉就可以看到定都閣的售票處,停車買票,售票處的窗口寫著“北京風景年票”,bingo,出示風景年票之后,交納5元停車費,工作人員就會放我們進入景區。
票價公示顯示,現在處于優惠期,成人全家由50降到了40,半價由25降到了20。不過很有意思的是,櫥窗里面貼著一個告示,推薦大家購買定都峰的年卡,300元可以進10次,這讓我們用85元買到風景年票可以無限次進入景區的人情以何堪呢?窗口的另一側則是表示11月30日之前會有觀燈賞景的活動,從下午5點半到9點。不怕冷的朋友可以前往。
順著這條路往上就算是正式進入景區了。
進去以后有定都閣的老大門。
大門的旁邊有一個空地,可以看到亭子上未化的殘雪,是不是很有宮廷戲的歷史代入感呢?
在這里,上山之前我把電量mark了一下。
可以看到現在的氣溫是5度,空調一直開在23度,從家里到這里一共開了63.1公里,電量從97降到了63%,一共用了34%,也就是三分之一的電量。海拔從47升到了393米將近垂直爬高了350米的距離。由于電量足夠,一路上基本上是暴力駕駛(暴力駕駛是指,采用sport加速模式,高速上速度維持在100到120之間,減速不主動依賴動能回收,和開油車習慣基本一樣)。
很巧的是,前段時間去天門山和老象峰從家里到達密云旅游咨詢處的路程也是63公里,由于當時直到咨詢處肯定可以充電的情況下也沒有里程焦慮,也是采用同樣的暴力駕駛模式,下圖是當時到達旅游咨詢處的電量表。
比較可以得知,當時環境溫度是19度,空調設在24度,屬于輕度使用狀態,行駛63公里用了30%的電量。在所有的條件基本上一致的情況下,氣溫從19度下降到5度,帶來的額外電量耗費是4%。對于暴力駕駛模式來說似乎這個溫度所帶來的續航減少并不是非常明顯。估計是因為采用暴力駕駛模式大大縮短了行駛時間,而空調的耗電量是和空調使用時間成正比的關系。
而另一個可以用來比較的數據是,9月份在我去黑龍潭-古北水鎮的游記中,我提到同樣是從家到密云旅游咨詢處,由于當時是第一次去密云旅游咨詢處,存在一定的里程焦慮,采用的是溫柔駕駛模式,也就是車速維持在80左右,盡量用動能回收進行減速的eco運行模式,同樣的63公里的距離當時只用了17%的電量,和今天的34%剛好相差一倍。另外9月份的北京還是比較炎熱,當時空調是出于制冷狀態運行,由于存在制冷系數的原因用電量也非常少(科普一下:制冷系數是指一份的電量可以得到大于一份的冷量,而電加熱一份的電量只能得到同等的熱量)。
可以總結的是,比亞迪E6這輛標稱320公里續航的車,我現在只能把它當作續航公里為200公里的車來開,平時我的駕車習慣是:暴力。
好了,言歸正傳,進入景區,開始在盤山公路上行駛,路旁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人工樹。
這些樹的主干是人工做的,只是上面從里面伸出許多樹枝,一直沒有弄明白這是什么意思。
入口的一旁,有一條爬山步道,步道旁邊豎立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少師步道題記” 。
據說當年少師姚廣孝就是從這里領著明成祖朱棣爬山到牛心坨并定都北京城的,全長2.8公里。比較適合沒事來爬爬山的朋友,順便感受一下當年定都的場景。接下來就是盤山公路。
越到上面,霧就越來越濃。路邊很多貌似漢白玉的石頭,每個石頭都寫著不同的"福"字。
E6配上雪后秋天的山路,是不是更顯E6的厚重呢。
再往上開,霧明顯變大,路邊的一塊巨石上寫著"百福圖"。
雪中的紅葉,特別容易惹人駐足,看那不知名的雪后野花。
終于的終于,到達了定都閣的牌坊,霧已經大得不行。
牌坊門前是一個小型停車場,稀稀拉拉的停著一些車輛。穿過定都閣的牌樓就是通往定都閣的階梯,在一側則有兩個石碑。
一個是景區簡介,一個刻著定都峰記。其實石階沒多長,不過在大霧下覺得特別的悠長。
漸漸的定都閣隱現在前方,殘雪,紅葉,大霧。
更近了,定都閣的輪廓逐漸看得全了。
路旁的龍璽石無不彰顯著定都閣和皇家的聯系。
定都閣下的承天臺,上有少師的石像。
另一側是和定都閣有關人物的石碑。
從左到右依次是朱元璋,馬皇后,劉伯溫,朱棣和姚廣孝。再往后繞到另一側則是一個木階:
上去以后是一個神龜奇石。
傳說這四塊暗紅的山石是當年西游記里面馱著唐僧師徒四人渡河的四個神龜。據說當年朱棣封頂定都峰時,看到這四塊巨石仿佛見到了他的父皇朱元璋,皇兄朱標,和被他篡位不得已而自焚的皇侄朱允炆,當即恩怨隨風,笑泯恩仇。有詩為證:四皇際會定都峰,相逢一笑泯恩仇。榮辱成敗有定數,大明王朝史千秋。不過我想當時恐怕只有他自己一笑泯恩仇了吧?個人對好大喜功,對親侄子都下得了手的朱棣沒太多好感。神龜石和定都閣的影子來一張合影。
走近了,終于看清楚定都閣的樣子。
定都閣里面可以進去,門口有菩薩鎮宅。
樓梯回旋往上。
上去一共有兩層觀賞,四壁皆有壁畫,傳神的描繪出定都前后的各種傳說場景。燕王喜登定都峰:
砂鍋做飯斗量柴,是當年劉伯溫巧答馬皇后的一句話,促使朱棣來到這里成為燕王,為日后定都埋下伏筆。
燕王尋訪姚廣孝
天光地影定皇城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當年姚廣孝按照潭柘寺的結構設計出了現在的北京城。
從定都閣最高層的窗戶往外眺望,本來應該看到北京的全貌,可是如今大霧占滿了所有的眼球。[page]
從定都閣下來,在停車場的一個角落發現了少師步道的另一個出口。
步道上積雪未化,通向大霧的深處。
走完木階,剩下的是石階。
由于雪天路滑,走下去還要再走上來拿車,沒有繼續走下去返回到車里,記錄下電量表。
3公里的盤山公路用了6%的電量,海拔上升236米。這么算來,冬天空調全開的情況最多可以爬這樣的海拔3900米的高山,約50公里的山路了(續航至少可以多算50公里,因為下山電量還會增加)。下山發現路旁有很多爬山小路。
等晴天來走這些步道爬山應該是挺不錯的一件事。回到家后,電量表顯示一共142公里,剩下24%的電。
當量續航194.8公里,初冬600米落差,全程無焦慮型暴力駕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九天塵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098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