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esla)的Model 3發布已經引起了一定的電動汽車產業的擾動和現象級的連鎖反應,除了訂單,想必大家對這款車帶來的影響和電池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Tesla帶來的影響
Tesla發布這個車其實對所有人影響都不小,這個營銷還是很絕的!發布一周32.5萬筆訂單,最近公布的數字已經超過40萬筆訂單。
然后,老板馬斯克(Elon Musk)說,“Model 3不太可能如期交車”,原定第一批車于2017年7月1日交車。對中國的地區的消費者來說意味著啥:
1、2017年末開始投產,將首先在北美地區交付,隨后才是歐洲和亞太地區
2、美國地區的基礎配置售價約為 35,000 美元,中國大陸地區的售價待定
3、可以直接前往特斯拉體驗店預訂Model 3
某種程度而言,Tesla的策略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1、在純電動汽車的維度上,Tesla已經做得很優秀的了,它面臨的局面是應對在美國純電動汽車的銷量疲軟,把每個月滿100輛的車型拉出來,Tesla兩款已經超過了50%。
表1 美國2016年銷售量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合計 |
比例 |
1 |
Model S |
850 |
1550 |
3990 |
800 |
7190 |
37.78% |
2 |
Model X |
270 |
270 |
1860 |
850 |
3250 |
17.08% |
3 |
LEAF |
755 |
930 |
1246 |
787 |
3718 |
19.53% |
4 |
i3 |
182 |
248 |
332 |
814 |
1576 |
8.28% |
5 |
Fiat 500e |
275 |
210 |
455 |
395 |
1335 |
7.01% |
6 |
Chevy Spark Ev |
139 |
216 |
252 |
419 |
1026 |
5.39% |
7 |
VW e-golf |
328 |
198 |
86 |
326 |
938 |
4.93% |
2、大型豪華車市場:其實對美國的有錢、高知來說,Tesla也做得很成功,以2015年的銷量來說,它已經做到了這個領域最優秀了,擊敗了原有的傳統車企對此塊市場的占領。如圖1所示,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這個領域占據如此地位,由于大電池純電動汽車本身的成本因素,Tesla還不賺錢。
Tesla的車輛在大型豪華車細分市場
那么邏輯很簡單,需要往小型的,售價更為便宜的細分市場來走,這條路其實對著也是傳統小型豪華燃油車的市場。是將傳統買運動型車輛的車主拉到Model 3的路上來。
對中國的市場來說,Tesla的商業策略,其實對國內新興的電動汽車廠家是個大威脅,Tesla2017年底打出來的牌,現在在它的體驗店里面能感知得到,這加強了消費者對中國市場能買到的純電動汽車的預期。
第一, Model 3定價體系和市場策略已經讓中國的高端電動汽車不能在Model S(71W)下方尋找空間,而是在Model 3(30~35W)的下方尋找空間,這幾乎是條死路。舉個例子,現在的騰勢和E6的價格區間就有些尷尬了。
第二, 中國的市場,是通過限牌和通行權來控制的,其實是在一線城市居多,這樣的策略已經把很多潛在客戶提前圈起來了,買這類車的在中國客戶其實相當有限。
第三, 到處談落地生產的模式,也使得這個事成了一個懸疑劇。額外的利好因素,是未來的油耗積分制。
這么來一下,其實是把未來高端的純電動汽車預期提高了,時間點上也充分利用了當前中國產業整頓期,2018年其實是未來乘用車中的純電動汽車部分明朗的時刻。
二、Tesla 的電池系統
其實賺不賺錢,核心因素就是電池系統的價格,能不能通過大量投資壓下來。在圓柱電池領域,從18650往稍大的類型,到成本下降不少的20700的規格:
· 直徑18=>20mm高65=>70mm 10%的體積增加了33%的容量增加
· 單個單體的價格相比而言,下降了25%
· 負極材料進行了改良
其實最大的懸念,就是電池工廠配合車輛工廠的聯動,已經投下去的巨額投資,更需要在車輛工廠那塊更有效率,調配供應鏈以真正達到預期的產能效果。
圖2 未來圓柱的尺寸競爭
Tesla的電池模塊一直是值得稱道的設計。電池單體模塊由主要以下部分構成:
1. 電池單體:在60Kwh的版本中,分真電池和電池填充兩種。
2. 母線牌:起到了連接電池的作用,將每組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連接在一起,共有7種不同的規格木板。
3. 隔層:隔層將電池與冷卻管隔離并有絕緣的作用。
4. 散熱銅管:通過每一面與單體連接,將熱量帶出整個電池模組。
5. 隔離板:在電池的頂蓋上方,起到絕緣的作用。
6. BMU采集板:測量電壓和溫度。
7. 熔絲:連接電池單體與母線牌,采用半導體中的Bonding工藝,對于電池組裝而言,這是非常難的工藝。
8. 溫度傳感器:采集溫度,其位置在冷卻管的輸入端和輸出端。
9. 采樣電壓采集線束:采集電池電壓,并有專門的固定的導線索引的結構進行固定。
圖3 電池模塊分解圖
值得一提的是其母線集流設計,在設計過程中使用了7種不同的母線板,如下圖所示:
1. 正極:75個單體集流板,如圖中1的形狀。
2. 負極:75個單體集流板,如圖中6的形狀。
3. 中間集流板:這里的集流板是將單一單元(75個電池)的運送到本單元的另一極,并傳送給下一個單元(75個電池)的,故而其面積較大。
a. 母板3:位于底部位置,如下圖所示的1+2形狀。
b. 母板4:位于頂部位置,如下圖所示的2+3形狀。
c. 母板5:位于底部位置,如下圖所示的3+4形狀。
d. 母板6:位于頂部位置,如下圖所示的4+5形狀。
e. 母板7:位于底部位置,如下圖所示的5+6形狀。
圖4 電池母線集流示意圖
模組在過充下EUCAR hazard level 3,第一個是CID起了作用,模組表面的最高溫度提升到了110攝氏度,單體的最高溫度到了232度,這里Bonding線已經熔斷。雖然圓柱電池的設計有些老舊,但是確實是最為成熟的單體電池方案,配合上下的熔絲,這個設計還是經得起考驗的。
圖5 22度下的1C過充實驗
以上的優點得以保留,而較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這個事也確實說明圓柱電池的彈性還有一些進步空間。
圖5 20700 單體優化并沒有使得模組設計產生大的變化
以上就是對Model 3這款車和它的電池進行分析和考慮,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謹以此文獻給正在奮斗中的夢的咖啡屋。
衷心地祝愿她早日康復!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朱玉龍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350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