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成立到2017年換帥,觀致已經走過了將近10個年頭。十年來,中國汽車市場風云變化,當初的雄心勃勃的觀致,在并不盡如人意的銷量面前,也變得低調了許多。
2016年,觀致汽車共銷售24,188輛新車,同比增長7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但這一現狀對于一家發展了十個年頭的車企來說,算不上樂觀。由于基數小,大幅度的增長率依然無法改變觀致目前處于“爬坡階段”的現實。
3月21日,觀致汽車母公司Kenon Holdings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任命原觀致汽車首席運營官(COO)劉良為觀致汽車首席執行官(CEO)。一周后,劉良第一次以觀致CEO的身份出現在北京媒體面前。
美籍華人的出身,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博士學位的教育背景,25年車企的工作經驗,劉良的履歷看上去無懈可擊。觀致曾直接地表示,之所以邀請劉良加入,是希望憑借其全球視野、領導力和管理技能,帶領觀致的發展大為改觀。
人們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兩個小時的溝通會,劉良對觀致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侃侃而談。在履新后,觀致在全新掌舵人的帶領下會發生那些變化? 大致可以總結為一下三個方面。
“觀致要賣更多的車”
在正式擔任CEO前,劉良已經以COO的職務在觀致適應和考察半年時間。長時間的深思熟慮,令劉良在溝通會前40分鐘的PPT講解中,思路顯得十分清晰。簡單用四個字可以總結為:“開源節流”——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打開更多渠道。
在劉良的計劃中,今年觀致要進一步深化渠道下沉戰略,經銷商由目前的115家經銷商擴充至200家。在短短的時間內凈增85家4S店,這一“大躍進”式的數字引發了現場媒體的質疑。對此,劉良早已計劃好了具體的實施方式。
“我們會將全國分為4個大區,銷售經理變戰區司令,觀致充分授權,并且給他們資源,每個‘司令’都配備銷售、網絡開發、營銷、銷售服務等功能。中國幅員遼闊,每個大區完成開20~25家店的信心我們是有的。”劉良說。
在此之前,為了提升單店銷售能力,觀致汽車已經啟動“幫扶計劃”,對新加入和業績表現欠佳的經銷商,委派高層實施責任到人,建立一對一聯系,幫助他們在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和資金周轉等方面切實解決問題。
在“節流”方面,觀致已經小有所成。去年,觀致將辦公區從陸家嘴的金融中心搬到了位于浦東新區的國展路,節省了一筆不小的費用,新辦公區的裝修和設施也比原來更為簡潔。
此外,從2015年起,觀致就開始精簡工作崗位,兩年來將員工數量從2350名降至1910名。其中大部分為拿高薪的非中國籍雇員和高級管理人員。據觀致財報顯示,由于人員費用的降低,2016年三季度觀致汽車的管理費用同比減少了33%至1.07億元。
除了這些即將和已經到來的改變,十年的發展,觀致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累積。人們在提到觀致時,會唏噓他的銷量,擔憂他的定位,但幾乎沒有人質疑觀致的品質。
作為工程師的夢想之車,觀致一直擁有良好的口碑。2016年,在觀致汽車收到的近4000份來自車主的服務滿意度調查中顯示,92%的消費者愿意向親友推薦購買觀致汽車。
另一個令劉良感到自豪的是,在近日發布的《汽車之家2016年新車質量報告:緊湊型SUV篇》的排行榜中,觀致5 SUV以遠超百車故障率(PPH)平均值298的出色表現位列榜首,成為唯一一個PPH值低于100的汽車產品。
但良好的口碑并不能直接轉化成銷量,劉良認識到,一家車企想要成功,不僅要能把車造好,還要把車賣好。過去,觀致更多的是在強調自己的產品有多好,如今,觀致已經開始思索如何能夠賣出更多的車。
劉良表示,2016年,觀致每賣出的每一輛新車都是賺錢的,盡管在凈利潤方面還是處于虧損,但觀致今年的盈利正在攤銷歷史的投入。“今年,我們就是要賣更多的車。”劉良確定的聲音,似乎是在給自己下達“軍令狀”。
“充分利用股東資源降成本”
當提到如何降低成本時,劉良提到的其中的一項是“充分利用股東資源”。在他看來,觀致是傲嬌的,他坦誠觀致人過去存在一種優越感。這也難怪,從出身看,觀致是個標準的富二代,背靠國企,落地時就含著金鑰匙。
2007年,奇瑞汽車與以色列集團旗下的美國量子公司成立了奇瑞量子汽車有限公司,2009年,雙方通過增資后,持股比例變更為各占50%,2011年,奇瑞量子變更為觀致汽車有限公司。
對于這個“混血孩子”,股東雙方都格外偏愛,在金錢支持上毫不吝嗇。據悉,從成立至今,股東雙方已經累計為觀致投入150-160億元,其中研發資金70多億元,幾乎占了總投入的一半,它的創業團隊和工程師團隊大多都來自BBA等知名的大品牌。
高起點的觀致為自己設立了高目標。到目前為止,觀致究竟是合資還是自主品牌,這個問題依舊沒有個確定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觀致從一出生,其為自己設立的競爭對手,就是主流的合資品牌,甚至可以直接說是德系合資,以及日系高端品牌。
因此,觀致最初喊出的口號就是“致力做大眾化品牌中最高品質的車型”,無論是設計還是產品的本身,觀致都力求成為國內產品中水平最高的一款,比如供應商包括了麥格納斯太爾、大陸、博世、格特拉克等國際知名的大廠商。
此次全新上任的劉良表示,觀致仍然是高端品牌,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高端,而是“新高端”。“觀致對高端品牌的定位要堅持,但我們是新高端品牌”,劉良列舉了幾個新高端品牌的例子——華為、特斯拉、海爾和LAMY。
從定位具體到實施上,比如,在這一全新領導的思路下,觀致對經銷商的要求發生了改變,不再苛求店面設施的“大而全”,反而更看重經銷商店的人員管理、服務質量等軟實力,切實提升客戶滿意度。同時,加盟商可根據自身實力選擇省會或主要城市建立4S店,也可以在四五線城鎮開設面積較小的迷你展廳或迷你4S店。
對股東態度的轉變,對4S店要求的改變,都表明觀致已經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人浮于世,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定好位,車浮于市,最重要的同樣是給自己定個好位。觀致已經認識到,不是背景好,定位高,產品牛,消費者就一定會買賬,只有適應市場,獲得大量口碑,才能將理念轉化為現實。
“我們要做中國的特斯拉”
除了經營思路和理念上的變化,此次溝通會傳達出的最強烈的訊息之一,就是觀致開始發力新能源領域了。劉良表示:“觀致致力成為一家變革型的企業,積極擁抱未來的移動出行生活。”
按照規劃,到2020年,觀致將推出基于GEV平臺打造的第二代新能源產品;基于目前觀致平臺打造的純電動車即將于明年推出,并在常熟工廠投產;近在眼前的是,4月即將到來的2017上海國際車展上,觀致將會亮相一款高性能、高品質超級電動車。
溝通會上,劉良向現場媒體展示了這款全新概念車SUPER EV的效果圖。新車由觀致和科尼賽克合作開發,官方將其定位為一款純電動超跑,其破百時間在3秒之內。更加炫酷的是,新車在設計上大膽地提出了“三門跑車”的概念,駕駛員一側為單門設計,右側則是雙門設計。
產品規劃是戰略指導的結果。從2016年開始,觀致就拋出了“兩棲戰略”的概念。劉良表示,“第一就是不斷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我們自己傳統燃油車的競爭力。第二,不斷推進新能源車戰略,同時我們在無人駕駛和未來出行解決方案這方面也結合新的科技,讓它們可以搭載在我們新能源車上。”
基于“兩棲戰略”,觀致給出了1.0和2.0的路線圖,兩者間并非遞進,而是并行的關系。劉良強調,在觀致的1.0階段最核心的目標就是運營現金流為正。相比銷量或者盈利,現金流才是最重要的。而在2.0的階段,觀致就是要做中國的特斯拉。
“這個世界不缺乏想法,這個世界缺乏的是領導力和執行力,把一個好的想法轉換成現實。”這是劉良在上任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如今,觀致已經有了清晰的想法,在全新領導下蓄勢待發的觀致,能否煥發新生?還需要時間來作答。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華山論劍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059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