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長城汽車發布公告稱,為滿足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需要,長城汽車與河北御捷及其股東簽署《合資框架協議》,以增資入股方式獲得河北御捷車業有限公司25%的股權,雙方還將合作共建御捷第三工廠項目。
眾所周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軍對新能源汽車并不“感冒”,還曾表示:“我們發電主要靠煤電、在能源轉化過程中,實際上電動汽車并不節能環保”等類似的話。但隨著長城銷量跌出車企前十名、高端品牌WEY卷入“油耗造假”風波,加上日漸收緊的油耗限值所迫,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長城的必經之路。
那么問題就來了,新能源汽車企業這么多,憑什么會選業內并不知名的御捷呢?
長城+御捷 實為“各取所需”?
先來看看雙方的合作協議里到底說了些啥。
根據協議,河北御捷的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全部直接轉讓給長城汽車,并不收取任何費用。在新能源汽車正積分方面,河北御捷承諾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長城汽車公司出售。
此外,長城汽車與河北御捷識別各自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優勢,展開全方位合作的研究與實施,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工藝、零部件供應、渠道建設、品牌推廣等。在不影響長城汽車品牌商標權益的條件下,長城汽車討論在河北御捷注冊申請長城御捷、御捷長城商標事宜。
今年6月13日,工信部網站和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網站同時發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根據征求意見稿,乘用車企業將按照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與新能源汽車比重積分來評價。也就是說,到2020年,乘用車的百公里油耗要低于5L,同時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占比也要從2018年的8%到2019年的10%,最終2020年的12%。
對于絕對倚重SUV車型的長城汽車來說,無論上述的哪一點都無法達到。根據2016年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顯示,長城汽車百公里油耗為7.64L,高于標準值。與之相比,近年來持續發力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去年油耗達標值為7.04升/百公里,實際油耗僅為3.59升/百公里。
要想在3年的時間內,減少到百公里油耗5L,長城汽車可謂“亞歷山大”。
而御捷已經在低速電動車領域打拼了9年,2016年銷售9.38萬輛,累積銷量超過30萬輛,連續5年居于行業第一。一旦與河北御捷車業的合作,可以讓長城汽車不用擔心新能源政策帶來的處罰,限制企業的發展。
對于御捷來說,低速電動車的行業前景并不明朗。根據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向國務院上報并獲得批示同意的《關于低速電動車管理有關問題的請示》,未來低速電動車的發展將會“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一旦擁有了長城汽車這個強有力的合作伙伴,無疑意味著御捷有了“洗白”的機會,并能夠在電動車領域獲得更好的發展。
“這一集”咱們都看過?
其實,長城與御捷這種“互助模式”在中國汽車行業并不罕見,最為典型的就屬知豆汽車了。
早在2012年,新大洋機電集團就推出了知豆電動車,但由于一直被質疑產品為低速電動車,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電動汽車,知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一直無法獲得乘用車生產資質。
為了解決知豆的資質問題,新大洋機電集團創始人鮑文光開始嘗試和整車制造企業進行合作。2014年,新大洋與眾泰汽車合作推出眾泰知豆電動車,但后來因各種原因雙方分道揚鑣。2015年1月,吉利控股集團、新大洋機電集團、金沙江創投基金共同成立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吉利持股45%為第一大股東,鮑文光的新大洋持股約占30%,為第二大股東。
正是通過與眾泰和吉利的合作,知豆電動車才能以“正規軍”的姿態投放市場,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5年總計銷售2.53萬輛);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度郁郁不得志的眾泰汽車,也嘗到了微型電動車的“甜頭”,由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2016年6月,為了讓知豆單獨申請電動汽車資質,吉利控股集團出售了其所持有的知豆汽車股權,鮑文光將重新成為其最大股東。2017年3月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蘭州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年產4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核準的批復》,意味著知豆成為第11家獲得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知豆汽車從“丑小鴨”變“天鵝”,無疑給包括御捷在內的低速電動車企業樹立了“榜樣”。就連同為低速電動車企業、且產銷量遠不如己的河南速達也于今年3月底獲得了電動乘用車“準生證”,這無疑也給河北御捷帶來了巨大的“刺激”。
御捷憑啥讓魏老板相中Ta?
如果要問長城為何會選擇在主流汽車圈默默無聞的御捷合作,《電動大咖》覺得,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有一個答案就是Ta的創始人——御捷集團董事長張立平。
作為保定“土著”,魏建軍對故鄉的熱愛是人所共知的,有一個說法,就是他創建的長城旗下高度品牌WEY時,其LOGO的靈感便來自保定直隸總督府前的旗桿。而被他所信任的合作伙伴,也正是來自相距保定不到3個小時車程的清河縣。
作為低速電動車領域的“奇人”,從最初生產汽車拉鎖配件,再到遷廠重慶成立汽車零部件公司,御捷集團董事長張立平已在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摸爬滾打二十余年,并積累起雄厚的資產和企業管理經驗。然而,張立平心里始終有一個“夢”,就是做汽車整車。
“小池子的魚可以跳向大海。”張立平很早就提出了“重新定義電動汽車”、讓御捷“擺脫老年代步車形象”的目標。
2014年,之前主營低速電動車的河北御捷取得了SUV、MPV等整車及新能源其他乘用車資質和多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公告。目前,御捷已將小型低速電動汽車的業務全部轉移到子公司御捷時代,這或許正是在對未來主打的高速電動車和低速電動車業務進行切割,目標無疑是在2017下半年有望取得新能源乘用車資質。
據官方說法,御捷目前已游泳完善的工藝車間,四大汽車研究院擁有研究工程師600余名,匯集了來自國際國內汽車領域的優秀人才。具備了完整的從整車的概念設計、造型、產品開發、過程開發、測試驗證等開發能力。在新能源車的技術儲備上,御捷具備了自主鋰電池PACK和BMS技術以及新能源汽車電動力技術集成能力。
從產品層面看,御捷推出的E馳330為行業首創的“微四驅”電動汽車,采用雙電機雙電控的真正雙擎系統,典型的小體積,大空間設計。E馳330直接對標北汽EC180、眾泰100等車型,用張立平的說法是成為“一條鯰魚”。
而工信部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298批)的車輛新產品公示中,《電動大咖》注意到了御捷車業的一款產品型號為YGM7000BEV的“御捷馬牌”純電動轎車產品也獲得準入。這意味著昔日不被正眼瞧的低速電動車企業也將于主流新能源乘用車企業同臺競爭。
寫在最后:
就在合資簽約當天,張立平陪同魏建軍一行參觀了御捷工廠和產品。魏建軍在試乘試駕了御捷的E行和EX50(A0級平臺型純電動SUV)兩款新產品后表示:“這款產品顛覆了我對御捷造車的看法,更堅定了我合作的信心。”
但業界與消費者對“長城御捷”的信心,還需要從零開始培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406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