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增速放緩,汽車品牌壓力倍增的時代!
從總銷量上看,2017年上半年中國乘用車銷售1125.30萬輛,同比微漲1.61%,雖然增速同比放緩7.62個百分點,好歹在持續增長。
但從各車企品牌1-6月的銷量目標完成率來看,真實的處境并不像數據上反映的那么樂觀。
中國汽車市場供大于求形勢嚴峻
時間過半,銷量過半,如果以這把標尺來衡量當前的主流汽車品牌你會感受到深深的恐懼,智電汽車統計了當前乘用車市場主流的20多家車企的數據發現,車企半年平均銷量目標完成率僅為37.1%。
當然這里面有人歡喜則有人愁,但整體的表現透視的是中國汽車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更嚴峻的是,市場增速如果持續放緩甚至進入負增長節奏,汽車產業新一輪生死洗牌在所難免。
誰會被率先淘汰出局呢?
自主品牌半年銷量平均目標達成率35.4%
從十個主流的自主車企目標達成率來看,第一梯隊是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廣汽乘用車,在半年的時間內均完成了50%的銷量業績,特別是吉利汽車依托精品3.0戰略及車型,創下半年530627輛,同比增長了89%的業績,堪稱今年中國車市最大的亮點。
從絕對銷量看,長安汽車仍是當之無愧的自主品牌帶頭大哥,但極高的目標值拉低了完成率,其它品牌中,長城汽車、上汽乘用位列第二梯隊,其中比亞迪年銷量目標并未公布,但其已實現了整體像新能源汽車轉型,踏上了高速軌道。
奇瑞汽車、江淮乘用車、眾泰汽車等車企半年目標達成率均在30%以下,這是一個相對危險的區域,特別是眾泰汽車,依托借鑒起家,在拿來主義失效之后,能有辦法止住下滑頹勢嗎。
德系繼續受寵,法系跌入冰點
德系汽車向來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寵兒,一汽大眾汽車半年銷量目標完成率64.1%顏值逆天,上汽大眾雖然沒有公布銷量目標,但上半年銷售新車950378輛,所有車企中排行第一,整體的市場表現與去年持平。
豪華車品牌中,德系的寶馬、奔馳也都笑迎八方來客,其中奔馳在華上半年創紀錄銷量30.4萬輛,同比猛漲34.5%,奧迪都已經被整的保密銷量數據了。種種跡象來看,中國市場對德系車的青睞還在繼續,并在豪車領域越陷越深。
法系車則面臨冰火兩重的境地,標致、雪鐵龍雙品牌上半年合計銷量147829,神龍汽車目標完成率僅21.1%,更慘的是長安標致雪鐵龍,上半年平均月銷522輛。
美系維穩,長安福特處境堪憂
美系車在國內市場份額一直維系在12%左右,從上半年的銷量情況來看,上汽通用五菱(含寶駿品牌)、上汽通用都保持了慣有的水準,半年銷量目標達成率均在40%以上。
長安福特的處境相對困難,年銷100萬輛始終是個過不去的坎,上半年目標達成率37.6%,需要更多的新車型、新資源才能征服日益挑剔的消費者。
兩年內,韓系車困境不改善將面臨退市危險
韓系車的銷量態勢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并不說要墻倒眾人推,只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在兩年內,如果韓系車頹勢沒有得到改善,退出中國市場是大概率事件。
當前最新的信息是,北京現代工廠,包括供應商在內,已經全面停工,官方的說法是放高溫假。
日系收割韓系份額,馬自達、鈴木難脫泥潭
今年上半年是日系汽車在中國有史以來最開心的半年,韓系丟失的市場份額基本都被日系品牌收割,日系車在華市場占有率已升至17.68%,無限接近德系。
日系旗下的主力品牌,東風日產、廣汽本田、一汽豐田、東風本田、廣汽豐田均實現了45%的目標完成率。
即使如此,馬自達、鈴木兩大品牌仍只交出半年目標達成率30%的成績單.
還有哪些品牌值得關注?
以上談的車企都是市場上銷量擔當,屬于金字塔頂端的品牌,表現最好的日系,半年目標平均率也僅在44.2%,那混的差的呢?
其實在這之后,還有很多半年銷量在15000輛以下的汽車品牌(一般來說車企年盈虧平衡線3萬輛左右),在嚴峻的供需失衡的市場前景下,還能堅持多久?
上半年,中國市場車企目標完成率整體偏低一方面有整體既定目標虛高的原因,但汽車品牌也需要正視市場增速放緩,供大于求,競爭環境加劇形勢,凜冬將至。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431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