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全球的無人駕駛從業者而言,聽到這則新聞多半會目瞪口呆。
谷歌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戰略盟友、美國第三大汽車公司FCA于8月16日宣布,加入寶馬-英特爾-Mobileye自動駕駛聯盟。
英特爾CEO科再奇愉快地在第一時間轉發了上述新聞,還有什么比以傷害競品為代價的自我補強更爽的事情呢。寶馬和FCA也在第一時間高調“秀恩愛”。
FCA與谷歌的婚變
谷歌的Waymo那邊的人會破口大罵嗎?好像看起來很平靜,好事的美國媒體老師竟沒有問他們的感受?顯然他們不會感到愉悅。waymo在撬了通用的墻角Lyft后,報應來得有點快。然而這就是現實,在生意上,一廂情愿地指望盟友保持忠誠是不成熟的表現。
FCA為何要在waymo這課樹上吊死呢?她能從waymo這里撈到什么東西?600個pacifa的訂單,wow!這看不是一筆值得歡呼的買賣。FCA能從waymo這里得到自動駕駛的技術嗎?門都沒有,沒看見waymo的知識產權訴訟正搞得Uber雞飛狗跳嗎?waymo能夠幫助FCA解決ADAS的問題嗎?of course not,他只做L4。Waymo會對代工廠保持謙虛嗎?真的很難說,這班硅谷有錢的大佬,把堂堂的底特律“Big Three”使喚得像富士康一樣。
早在2017年4月,FCA的CEO馬爾喬內就聲稱,要自己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當時的車評君還感到困惑,他們不是有waymo嗎?現在回過頭來看,雙方的“熱戀”在那時就已經亮起了紅燈。對于waymo而言,他就是想找一個代工廠。對于FCA而言,是可忍孰不可忍。看起來,在FCA放出不滿信號后,彼此再次經過了4個月的“磨合”,顯然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FCA亮劍了,高調地亮劍了,她宣布牽手寶馬-英特爾-Molbileye的自動駕駛聯盟,而且昭告全世界,狠狠地秀了一把“恩愛”。FCA試圖告訴谷歌,她的新歡英俊又瀟灑。而英特爾和寶馬則極度配合地表示,他們愛死FCA。
BMW-Intel聯盟VS百度Apollo
毫無疑問,FCA在劈腿之前,定會廣泛比較、仔細遴選,他們為何情定寶馬-英特爾聯盟呢?
要論彩禮和嫁妝的豐厚程度,中國的百度Apollo也很闊綽,谷歌waymo視若珍寶的自動駕駛技術平臺,百度打包贈送。
寶馬-英特爾聯盟有什么核心競爭力能夠干掉百度Apollo?毫無疑問,這次FCA對合作伙伴的選擇,有可能成為全球車企對自動駕駛聯盟選擇的風向標,決定了未來競爭的走勢。
答案其實可從FCA與谷歌的糾紛中找到。任何一家車企,在發展自動駕駛技術或選擇加入某個聯盟時,都會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 可以掌握和擁有技術嗎?
2、 可以掌控數據嗎?
3、 能解決現實的ADAS問題嗎?
4、 這個聯盟的技術好不好?
5、 供應安全。
關于技術,除了waymo外,BMW-inter聯盟及百度Apollo都能開源技術。關于數據,雙方都是數據共享機制,唯一的差異是依托于Mobileye,BMW-Intel聯盟的數據量會大很多。第三個問題可能是關鍵,百度Apollo平臺不能解決ADAS問題,盡管其與博世和大陸共同開發L3自動駕駛技術,但這個技術并沒有被整合到Apollo平臺里面,這是百度的一個失誤。
大陸和博世是全球ADAS的巨頭,尤其是博世,幾乎是全球范圍內唯一一家沒有與Mobileye深入合作的Tier 1供應商,他們一定會對Mobileye心存忌憚。而BMW-Intel聯盟中的技術集成商德爾福又與Mobileye是戰略合作伙伴,與FCA擁有供應關系。
BMW-Intel聯盟非常重要的一個競爭力是這個平臺的技術路徑是從L3-L5,這是最務實的技術路徑,能夠解決汽車制造商最現實的問題。在ADAS技術對新車型的滲透率日趨提高之際,需要快速解決一套靠譜且性價比高的ADAS解決方案。這恐怕是Mobileye的一個重要殺手锏,因為人們都知道他曾經給特斯拉提供過靠譜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且未來可以演進到L5。
以蔚來汽車為例,百度是其戰略投資者,但他們還分別與大陸、Mobileye擁有供應關系。一方面是因為Mobileye在ADAS領域強大的技術儲備,另外也要考慮備選供應商的問題。
于是,寶馬-英特爾贏了。
ADAS是自動駕駛的現實
現在幾乎可以下這個結論了:自動駕駛的主流技術路徑將會是從ADAS逐步過渡到L4級別的自動駕駛,而不是一步到位。
ADAS是自動駕駛的現實。
1、車企有強大的加裝ADAS系統的需求。因為特斯拉已是標配了,其他競品不加裝只能被吊打。這是競爭和生存的需求。
2、ADAS市場有錢賺。當所有做L4企業在大肆地燒錢,膽戰心驚的燒錢之際,Mobileye在惡狠狠地賺錢,大陸和博世在惡狠狠地賺錢。
3、裝了ADAS系統后有數據。全球每年前裝+后裝,預計會有1000萬輛車子搭載ADAS系統,只要具備聯網能力,他們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后臺回傳駕駛行為和里程數據。成為L4級別自動駕駛系統訓練的數據來源。
在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成熟之前,特定場景中的司機駕駛行為的數據,恐怕會先成為一個大生意,且注定是一場鏖戰。
鑒于上述分析,任何一個自動駕駛聯盟,如不能擁有L3-L5的一體化演進解決方案,將會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
對于百度,這是一個需要慎重對待的警報。
對于很多直接切L4級別以上自動駕駛的初創公司并不是一個好消息,也許在1-2年之后,他們就會面臨巨頭裹挾著海量的數據,對其進行碾壓。然而,ADAS市場又是一個缺少技術門檻的紅海,創業者在里面會非常難受。
這是一個兩難的尷尬處境。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建約車評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531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