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中國)合資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正式塵埃落定,江淮大眾成為大眾在國內的第三家合資企業,意味著電動汽車合資時代正式來臨。
近日,據兩位熟悉內部消息人士透露:“大眾汽車計劃將在江淮大眾合資企業使用大眾集團旗下西雅特(Seat)子品牌?!辈贿^,他們同時表示,這一請求已被發改委否決。
大眾的算盤
其實,國內消費者對西雅特品牌并不陌生,其早前就有與南汽合作英格爾的先例,不過因為外形、售價與售后等存在各種問題,逐漸從公共視野消失。
那么大眾為什么在江淮大眾合資公司中引入西雅特品牌?《每日汽車》查閱了西雅特近兩年財務報表,從圖中可知,西雅特2016年各項指標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年銷量40.9萬輛,同比微增2.2%,年營業額88.94億歐元,同比增長3.8%。西雅特品牌整體運營沒有太大問題,不會因為在歐洲“混不下去”才來國內市場。
所以,大眾引入西雅特品牌的算盤,很可能是想在新能源領域復制在傳統汽車領域的玩法:即“多生品牌好打架”。未來,江淮大眾量產車可能直接用西雅特品牌,或者從江淮大眾分裂出去,類似一汽大眾奧迪和上汽大眾斯柯達,或許還有上汽奧迪。大眾這個套路屢試不爽。
既然提出了引入西雅特品牌,江淮大眾也不排除生產掛大眾Logo的電動汽車。所以加上江淮大眾西雅特和上汽奧迪,大眾在中國三家合資企業將有七個品牌。
發改委為什么否決?
首先,根據發改委新能源車企合資相關規定,江淮發布了合資車企公告,江淮大眾量產車不會掛江淮和大眾的Logo,而是“設立全新自有品牌和商標”。
圖片來源:易車網
所以此次江淮大眾將啟用西雅特品牌的確有點大跌眼鏡。眾所周知,西雅特是大眾集團旗下的歐洲子品牌,并非“全新設立”品牌。按照發改委政策對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支持,這個“自有品牌”的自主屬性更大,類似比亞迪和戴姆勒合資的騰勢汽車,而不是之前以外方品牌為主的合資模式。所以,江淮大眾啟用西雅特品牌,原則上與公告相悖。
其次,中國去年乘用車總銷量超過2,400萬輛,但是合資品牌銷量占比超過60%,而大眾汽車更是涉嫌壟斷。對此,國外品牌占據主導地位令中國感到不安。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從新能源補貼、動力電池目錄與新能源整車資質等,中國政策將向自主品牌傾斜。
最后,在傳統汽車領域,借助品牌知名度高于自主品牌的優勢,合資品牌總是比自主品牌更有溢價比。為了遏制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溢價能力,發改委決定限制更多合資品牌進入這個市場,除非改用其它名稱。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新品牌新能源汽車中將不允許有國外品牌?!卑凑者@個邏輯,特斯拉未來國產也將無法使用“特斯拉”商標。
江淮大眾采用西雅特品牌一事雖然被發改委已經否決,但目前雙方處于博弈中,也許會有改變,核心還是支持國產品牌。
可以預見,此事關乎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如果成了,其它合資品牌勢必會跟隨效仿,那么新能源汽車發展模式與傳統汽車發展模式并無實際區別,也改變不了外國品牌的主導地位。
相反,如果沒成,西雅特進入國內的途徑又少了一個,同時表明發改委力保自主品牌的決心?;蛟S,除了現有外國品牌,其它外國品牌的國產大門也可能已經關閉。
原文首發于每日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552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