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能源汽車藍皮書》(以下稱“藍皮書”)于8月3日發布,書中的專家視點篇共收錄了28位專家圍繞產業發展、技術發展、政策走向,以及2016年行業熱點問題(如交通管理、積分政策、低速電動汽車、投資管理、智能網聯汽車)等幾個方面的精彩評述,殷殷之心,拳拳可見。第十九篇視點人物——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農電工作部)智能用電管理處處長武斌撰文回顧了2016年充換電設施發展現狀并對2017年的趨勢作出展望。
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農電工作部)智能用電管理處處長武斌
2016年,我國充換電設施網絡快速發展,公共充電樁超過14萬個(不完全統計),比2015年底凈增近2倍,為電動汽車快速增長提供了堅強保障。一是從中央到地方的充換電設施政策體系初步形成。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3號)統領下,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部委出臺充電設施“進小區”、“進單位”以及鼓勵“停車+充電一體化”系列政策;大部分地方政府發布充換電專項規劃與管理辦法。二是充換電市場主體呈現多元化發展格局。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形成國有中央企業、地方政府投資平臺、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并存的局面,運營商間競爭與合作并存。各類運營商達數十家,國家電網、特來電、萬幫、普天等4家運營商市場占比89.1%。三是互聯互通初見成效。在有關部委的領導下,相關組織、企業合作推進標準體系加快完善,加強標準宣貫,開展互操作性測試,制定檢測規范,編制并發布充電接口升級實施方案,為車樁互聯互通奠定堅實基礎。中電聯團體標準《T/CEC 102 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信息交換》系列4項標準正式發布,國家電網電動汽車車聯網平臺與特來電等主流運營商平臺實現充電樁信息互聯互通,并試點支付互聯互通。四是充換電標準國際化取得重大突破。中歐、中美、中日充換電技術與標準交流合作持續深化。中國主導編制并發布IEC國際標準2項,實現了電動汽車領域由我國提出國際標準零的突破。
2017年,我國充換電設施行業良性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社會認可度持續提升。一是標準引領持續增強。標準體系加快完善,充換電設備、檢測認證、設施建設、信息交互、安全防護等標準制修訂加快,標準成為行業規范發展的技術保障。公共充電樁有望完成新老國標過渡,但過渡期新老車樁兼容問題可能進一步凸顯。二是“互聯網+”提升充換電服務。互聯網相關技術應用廣泛深入,運營服務平臺集中度逐步提高,電動汽車電能補給進一步方便快捷。三是充換電技術趨于多元。充電樁群充群控、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乘用車換電技術研發獲得廣泛關注,在特定領域的應用將穩步擴大。智能化充電控制、充換電安全防護、電動汽車與電網智能交互技術取得突破。四是協作創新推動行業發展。充換電運營商間、充換電產業鏈上下游,充換電與電動汽車行業、互聯網行業、物業停車管理單位以及金融行業的合作深化,電動汽車與電網協調發展,商業運營模式持續創新,有力推動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汽車藍皮書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604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