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出《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車企的未來的經營與車輛的規劃有很大的影響,近日來,大眾與江淮、戴姆勒與北汽及北汽新能源、長城與御捷、福特與眾泰等聯姻就說明了“雙積分”政策的巨大影響。
圖1 國家對雙積分征求意見
新能源乘用車,按中國的分法,主要包括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和燃料電池乘用車等。具體對積分計算來說:
純電動乘用車
條件(1)的“雙一百”條件將低速電動車排除在外,電能消耗率滿足要求較低的條件一,不滿足要求較高的條件二時,按正常值1倍進行積分,同時對標準車型積分上限最大為5分,對應的純電續駛里程為350km,當然如果能耗指標滿足條件二的情況下,續駛里程達到280km就可以拿到最高分5分。就目前的車輛來看,條件一要求并不高。
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定義為純電續駛里程大于50km,滿足能耗要求的情況下拿到固定的2分。
燃料電池系統
燃料電池乘用車滿足燃料電池的功率要求的情況下,按續駛里程分為250≤R<350,R≥350,前者可以拿到4分,后者可以拿到5分。
圖2 2016-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積分
主要對占有率大的純電動乘用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進行分析:
從車型開發上來看,對應最大值5分的350km車型將成為近階段車型開發的重點。由于乘用車充電系統受電網、車載電力系統的限制,充電成為繼續增加續駛里程的瓶頸,如單相交流充電最大功率到7kW左右,而對DC充電,電壓的限制(一般采用400V平臺)和國標充電接口的限制(250A)也成為進一步縮減充電時間的限制因素,同時,從實際應用場景來看,長距離并非目前純電動汽車優勢,因此純電動乘用車的續駛里程不應無限增加,而應在一定范圍內,而PHEV或劃歸傳統乘用車的HEV可以成為長距離旅行的一個選項。
從電動力總成系統開發來看,整體來說,電力系統的效率較高,因此,對于上述電能消耗率(Y)滿足條件一還是比較容易的,未來主機廠的重點會集中在電動力總成系統的集成能力,包括動力性能、經濟性能及耐久性能的提升。
具體從子系統開發來說,動力電池系統和整車控制系統將是研究的重點。隨著對續駛里程的增加,充電將成為瓶頸,而充電速度其實還是跟動力電池密切相關,能量型的電池如何提高其功率性,如何在解決大功率充電下的熱管理問題及壽命問題,將成為研究的重點。
而整車控制系統,其核心為整車控制策略,其牽涉到整個動力總成系統的能量管理、驅動管理、安全管理及失效模式的管理,作為電動力總成最上層的控制器,加上39號令對主機廠整車控制系統的要求,整車控制系統將承擔起新能源汽車企業電控系統的重中之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劉敢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604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