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坦言,自己也曾有成為科學家的夢想,但是這個夢想沒有實現。不過,騰訊通過與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合作,在用另一種方式探討和研究科學技術。在他看來,斯坦福大學是創新的源泉,商業和科技方面做到了完美的結合,這都是值得中國學習的。未來,中國應該在產學研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對于騰訊來說,公司怎么看商業與科技的結合呢?馬化騰表示,過去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全球市值前10的公司,大部分都是金融和能源公司。如今,前10大公司中,有7家是科技公司。就在這一兩年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騰訊和阿里也有幸進入了Top 10。這種變化確實會給人一些觸動。他說道,聽說高盛這家投資銀行也開始說自己是科技公司,說他們超過1/3的員工是研發人員,而且其研發人員已經超過Facebook(待求證)。他對此調侃道,投資銀行都如此努力,所以騰訊更沒有什么理由推脫的了。所以說,科技已經融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這波浪潮中,騰訊可以做什么呢?騰訊以前在社交、通訊、金融、數字內容方面有所積累,未來公司可以從AI、云和大數據這三大基礎方面出發與產業界和學界合作。馬化騰認為,未來所有的企業都會在云端處理大數據,這基本會是一個很普遍的模式。很多企業不愿意將數據放在外網,但這種狹隘的思想已經過時了。就好像以前大家都不愿意接入電網,而是自己在家建一個發電廠。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過去用電量是衡量一個社會的發展程度的指標,未來這個衡量指標將是用云量。
除了在這幾方面的探索外,馬化騰還談到了公司的CXO網大為,他目前所看的產品和投資的方向都不是騰訊當下在做的事,包括太空、阿根廷的衛星公司、醫療、基因等。騰訊在關注科技的方方面面,當然騰訊還投資了特斯拉5%的股權。對此很多人都看不懂,但馬化騰認為,特斯拉象征著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而且還會涌現很多源源不斷的黑科技,這樣做騰訊會更接近未來科技。
騰訊緊追各種科技,從近幾年公司的頻繁投資便可知一二。不過,這種四處撒網以及站隊式的投資卻讓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有一點不滿。當著馬化騰的面,他坦言這使得創業公司的發展頗為艱難。對此,馬化騰表示,騰訊最近幾年已經開始做出改變,比如建立開放平臺、眾創空間等。
馬化騰還表示,騰訊目前遵循”半條命“戰略,另外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在騰訊內部,目前公司很多業務都不做,而是發揮核心優勢;而且騰訊的投資可以只占小部分股份,不必要非得控股。他還坦承,目前的狀況不完美,但是公司有時候也沒辦法。
撰稿:高小倩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愛特斯拉車友匯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641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