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工信部公布了第301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其中,蘭州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進入新增車輛生產信息清單,這意味著知豆將正式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雖然獲得發改委新建新能源乘用車批復的有15家企業,但產品進入工信部《公告》的目前只有四家,除本次進入第301批《公告》的知豆外,還有第300批的江鈴新能源,第297批的云度新能源,以及第一家進入《公告》的北汽新能源。
由此也體現出,政府對新能源汽車“寬進嚴出”的政策。自去年3月23日,北汽新能源獲得生產資質起,已有15家新建企業獲發改委審批,而嚴格意義上獲得生產資質的只有以上四家。
對進入工信部《公告》知豆的意義 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是由吉利控股集團、新大洋機電集團、金沙江資本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受限于生產資質原因,知豆旗下電動車長期掛靠在吉利汽車的名下,才得以量產、上市、銷售。 現在,以“蘭州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身份正式進入工信部《公告》后,知豆不再依靠吉利的關系,可以獨立在市場上生存、競爭。而這也正是當時吉利拋售知豆股份時所講,“實現知豆電動車拿到獨立的國家公告,吉利汽車愿意部分減持或全部減持知豆股份。”如今,這一目標真正實現。 知豆的發展和影響 2015年,合資公司成立,同年推出知豆D1、D2兩款產品,并且迅速走紅。截至2017年6月,累計銷售72000余輛,占國產新能源汽車6%的市場份額,純電動乘用車15%的市場份額。現在以知豆為代表的微型電動車,已經成為純電動市場最為走量的車型,也是眾車企紛紛發力的細分市場。 與吉利汽車達成合作的幾年里,知豆可謂是最大贏家,不僅成功的推出了三款主力車型,并且創造了微型電動車的銷量高峰,成功帶領了該細分市場的走勢。此外,知豆公司電動汽車有限總裁鮑文光還表示,明年起知豆將開始正式盈利。 申請生產資質道阻且長 自今年6月發改委批復江淮大眾合資新能源項目后,便將審批大門暫時關閉。事實上,因為資質審批速度過快過多,引發行內外熱議。此前,有專家認為,發改委之所以撕開一條口子,讓更多的跨界企業進入新能源汽車制造中來,其本質是想引入一條鯰魚,激發傳統車企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熱情。而從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熱情中可知,目標已經達到了。 也正是因為走正規途徑,向發改委提出申請批復的難度系數大。因此有部分互聯網造車企業抄捷徑,與傳統車企合作,以代工的方式將概念車量產,而另一邊也在積極申請中。 不過,有業內專家指出,已經尋求代工的企業,基本沒有再獲批的可能性。的確,從目前需求代工的蔚來汽車、車和家以及小鵬汽車來看,都不符合提交資料申請的要求,此時生產資質暫緩,尋求代工廠是唯一能夠實現造車夢想的出路。 “寬進嚴出”的審批方案,是對新晉車企造車熱情的刺激,也令無造車經驗的企業望而生畏。造車難,不只是前期的技術、人才投入,還要保證產品的持續性、一致性,以及保證產品安全,而這也是工信部所把關的“嚴”。 當下,汽車電動化已經成為全球高調一致的目標,隨著新企業的加入,新產品的研發量產,電動汽車如何改變新交通環境,拭目以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車匯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767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