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來,作為中國市場個人移動出行領域的先驅,提供以人為本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是大眾汽車集團的核心目標,也是我們攜手合作伙伴,共同為中國消費者打造智能、可持續的個人移動出行未來的承諾。”4月24日,2018年北京車展前夕,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在媒體溝通會上的發言,在外界聽來,已經不太像一家傳統車企高層的畫風。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 隨著今年5月1日,大眾汽車集團正式與國內滴滴出行達成意向,將組建合資公司,業內人士再一次看到了這家全球領先的德國汽車制造商,對未來商業模式的重新思考。堅持傳承中不斷變革的理念,大眾汽車集團正在由一個傳統的汽車制造企業,向一個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角色轉型。 2018年,轉型關鍵點 毫無疑問,2018年是整個汽車行業加速轉型的關鍵節點,車聯網、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共享出行等各方面,都在快速迭代。從2018年開始,傳統汽車巨頭與汽車制造的新入局者,都將在這些領域進入發力階段。作為全球汽車銷量老大,大眾汽車集團也將變革步伐調整到了快捷模式。 4月24日大眾汽車集團媒體溝通會上,剛剛履新大眾汽車集團CEO的赫伯特·迪斯表示:“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在大眾汽車集團旗下所有品牌的業務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毋庸置疑,中國市場依然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最為重要的戰場。海茲曼提到,2017年全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占據全球總銷量的40%,集團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全球其他市場的平均增速,而在如此巨大的基數之下,大眾中國市場所占的份額依然走在上升通道上。今年第一季度,大眾汽車集團的增幅在13%左右,高于行業整體的增幅。 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 不過時至今日,中國市場對于大眾汽車集團的意義,早已經不僅僅體現在銷量上,中國市場在電動汽車、智能互聯以及移動出行領域的發展,已經超過了世界上其他市場。 所以在本屆北京車展上,大眾汽車集團以“眾享智行”為主題,致力于在電動汽車、智能化交通概念、共享移動出行、機器人技術和自動駕駛等,對塑造移動出行未來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關鍵領域占據前沿地位。 在中國,為了實現“眾享智行”的未來愿景,到2022年,攜手合資企業伙伴,大眾汽車集團預計將有約150億歐元的投資,用于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數字化和全新移動出行服務領域。 與此同時,大眾汽車集團還在今年4月進行了管理架構調整,中國區業務成為獨立的業務單元,根植中國,對于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繼續挖掘業績提升空間,以及推進轉型和變革速度,都將有著更深刻的意義。 以人為本的“第四維空間” 隨著消費者觀念的變化,從A點到B點的出行方式,已經衍生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這也意味著汽車工業將面臨重大的轉折,消費者的出行正在快速地線上化、智能化、共享化。 大眾汽車集團其實早已感知了這一行業變革訊號的到來。目前,大眾在中國已經投資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出門問問(Mobvoi),一家共享汽車公司——首汽約車,以及一家二手車買賣公司——優信二手車。再加上接下來將與滴滴出行組建的合資公司,這一系列舉措看來,大眾汽車集團在移動出行領域,醞釀了一盤很大的棋。 而在這一過程中,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三家合資企業,也將并駕齊驅,發揮關鍵作用。譬如,一汽-大眾正在搭建行業領先的智能網聯生態;上汽大眾致力于提供富有情感、高價值、操作簡便的產品和創新的服務,來滿足用戶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而新合資公司江淮大眾的全新品牌“SOL(思皓)”,其首款新車已經獲得了共享出行業務領域合作伙伴的關注,有望為合作伙伴提供數千輛新車。 海茲曼教授表示,大眾汽車集團已經確立了整體的移動出行框架,即成立智能出行服務公司Mobility Asia,以及推出智能出行服務品牌逸駕(ezia)。“我們的任務是要把已有的各項移動出行服務,包括合資企業已經推出的服務、在中國其他移動出行公司的服務、集團在研發當中的成果,把所有這些服務集成成一套解決方案,讓車主擁有最優質的服務以及最佳的客戶體驗。” 一邊是加快速度構建移動出行“航母”,另一邊,大眾汽車集團也在進一步擴大自身的現有優勢,從當下開始,構建通往未來愿景的通路。 據悉,大眾汽車集團將在電動化戰略“Roadmap E”的指引下,將在未來7至8年間,在中國市場推出40款新能源汽車。值得一提的是,在海茲曼教授看來,這個階段是發力新能源汽車產品非常適當的時機,因為此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主要是由補貼來驅動的,此前這個市場上取得的增長率和細分市場的增長并不能代表新能源汽車的未來。 另外,在本次北京車展中,大眾汽車集團共亮相了9款車型,其中,全新一代途銳、斯柯達柯米克、蘭博基尼Urus等多款全新SUV車型組成的戰隊的亮相,已經凸顯了大眾汽車集團在SUV領域發起了最激進的攻勢。 未來,從此刻開始。大眾的轉型,猶如一艘劈波斬浪的巨輪,雖然難度巨大,但釋放出的力量,也足以推動整個行業的前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BusinessCars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6820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