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各大進口車紛紛大幅下調關稅的時候,美國卻在反其道而行之,謀劃著進一步提高進口車關稅。
特朗普政府在5月23日宣布,正在討論以安全保障為由對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征收追加關稅,美國進口車關稅可能會從2%上調至25%。而在當天的早些時候,特朗普已經迫不及待地在推特上表示:“我們偉大的美國汽車工人就要迎來大新聞了。過去數十年來都把工作拱手讓給其他國家,你們等了太久了!”你看,惦記著提高關稅,老特內心早就暗自興奮了。
有人暗自興奮,自然有人黯然神傷。根據外媒報道,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周四表示,如果美國真的提高關稅,將造成混亂局面并損害自由貿易。 眾所周知,日本和美國是親(塑)密(料)盟(姐)友(妹)關系。不過,今年3月份,美國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在一堆盟友中,日本是唯一一個沒有得到任何豁免的美國盟友,這讓日本感受到大寫的尷尬。事實說明,美國與日本名為盟友實為主仆,隨時可以拋棄,走向交惡已是必然。 當然,因為這一消息感到扎心的,不只是日本車企,還有歐洲車企。美國關稅提高的可能性以及對爆發貿易戰的擔憂,導致日元出現了大漲,在24日的東京交易時段,豐田汽車公司的股票收跌逾3%;歐股汽車板塊也出現了整體下跌,其中寶馬汽車跌2.49%,保時捷跌2.84%,戴姆勒跌2.84%,大眾汽車跌1.62%。 根據美國汽車調查中心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美國乘用車銷量中,進口車占到44%。來自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的進口分別占11%,其次是德國和韓國。日本汽車廠商的整體出口中,對美出口占到4成。 此前BC在《征收20%關稅背后,美國汽車修筑高墻》一文中曾提到,至少有10家歐洲主要汽車制造商在美國銷售,但不在美國生產汽車。其中包括奧迪、捷豹路虎、意大利菲亞特等。 至于日本車企,雖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汽車制造商就開始在美國本土投資建廠,不過在美國銷售的日本品牌汽車中,仍有25%的汽車是以進口方式引進。 2017年年初,特朗普就曾在推特上“點名”過豐田,稱“豐田公司不在美國建廠就等著收重稅吧。”而根據最近豐田公布的2017財年財報顯示,由于一部分受到美國減稅政策和日元匯率走低的利好,豐田獲得了創紀錄的利潤表現,凈利潤同比增長了36.2%。眼看豐田大發其財,特朗普臉色估計不會太好。 中國車企在大洋彼岸的開拓一直還沒有實質性進展,所以進口車關稅的提高,本土車企在其中暫時不會受到傷害。不過數據顯示,由于全球汽車制造商開始將中國市場作為核心的制造基地,2017年,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汽車部件達到了170億美元。像沃爾沃、福特、通用等,均在美國有銷售中國生產的汽車。 一旦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打下去,日本和歐盟很有可能會發起“報復性”關稅給予回擊,這也意味著幾大經濟體,將迎來一輪席卷全球的貿易戰。而汽車作為其中最核心的產業之一,很有可能成為關稅之爭的“犧牲品”,全球車市格局極有可能因此而重新洗牌。 從7月1日起,中國進口車關稅將正式從25%下調至15%,汽車部件關稅從8-25%下調到6%。這幾天,各大車企已經在爭相宣布產品降價,與美國正好宣稱要提高關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毫無疑問,經過特朗普這么一鬧,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進一步升級,再一次成為了跨國汽車制造商們的投資樂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BusinessCars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6932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