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再說,還是先說再做,這是兩種不同的行事風格,無所謂對錯,但先做再說顯然更穩妥一些。對于吉利來說,當它宣布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已經暗暗布局很久了。
5月28日,吉利發布新能源戰略,首款搭載智擎·混動的科技智混旗艦車型——博瑞GE也于當日正式上市,其中,MHEV(輕混)車型市場指導價為13.68萬~17.98萬元,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綜合補貼后市場指導價為16.68萬~19.98萬元。
有人說,這個價格已經僅僅相當于一款普通B級車的價格。僅僅兩周之后的今天,吉利再次宣布,旗下首款純電動跨界SUV帝豪GSe上市,4款車型補貼后的全國統一售價區間為11.98萬~14.58萬元。新車提供首任車主電芯終身質保、贈送充電樁、24期免息金融、4G流量5年免費等四項福利政策。此外對于前1千名購車的用戶,還提供5000、6000和8000不等的購車積分(抵扣等額現金使用)。
“新能源車不是貴族產品,應該從價格上做到普及。”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表示,吉利要造“買得起、用得爽”的汽車產品,包括新能源車。而“買得起”的前提就是購買成本問題,同時也與規模成正比。吉利在新能源車型上不會追求太高的利潤,而是希望能做一個普及者。
吉利在新能源領域布局已久 除了博瑞GE和帝豪GSe外,在未來3年內,吉利還將向市場推出30多款新能源和節能車型,逐漸完善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下個月領克01和02的PHEV車型也將上市,今后吉利推出的所有產品,都將同步推出MHEV和PHEV的車型。”林杰表示,相比之下,在純電動產品上會比較慎重,不會盲目推出純電動車型。 這也就是吉利在新能源戰略發布時提到的“四條路徑”:以新能源動力系統“智擎”為基礎,涵蓋純電技術、混動技術、替代燃料以及氫燃料電池等四大技術路徑,并致力于成為全球新能源節能技術的引領者和普及者。 憑什么?不少人會問。畢竟,比亞迪已經深耕新能源車市場十幾年,而北汽新能源也已經實現年銷超過10萬輛的目標。“后來者”吉利,有可能實現反超嗎? “早在十幾年前,吉利就開始新能源戰略布局和技術儲備。2015年,吉利汽車發布新能源戰略時,就提出‘提前實現2020年百公里5升平均油耗限值,讓消費者實現用購買傳統汽車的成本擁有混動汽車’的夢想。”在新能源戰略發布會上,吉利汽車集團總裁、CEO安聰慧表示,“今天正是我們對當年發布‘藍色吉利行動’的檢驗,當時肯定有99.9%的人不相信,但吉利今天做到了,新能源產品的投放全面開啟。” “早在1997年吉利戰略轉型的時候,就提出要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讓吉利汽車走遍全世界。這么多年,我們的初心從未改變。”林杰稱,2018年,是吉利汽車全面邁入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元年。以博瑞GE為開端,吉利全新產品將全面實現電氣化。 帝豪GSe要做細分市場的第一名 6月9日晚,在北京昆侖決世界搏擊中心,一場超級炫酷的電音趴徹底嗨翻現場所有人。是的,這里是帝豪GSe的上市現場。 “我們做過統計,帝豪GS是我們所有車型中,一二線城市銷量占比最高的,是女性用戶最多、也是最年輕的車型,但帝豪GSe的用戶可能還會更年輕。”林杰表示,目前國內新能源市場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很低,甚至,很多人買新能源車型就是為了“占號”,真正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車型并不多。 帝豪GSe定位于純電動跨界SUV,新車的造型設計非常年輕前衛,綜合續航里程達到353公里。“該車搭載吉利全新研發的智能溫度管理系統2.0,不僅能夠提升電池的使用效能,也能延長電池壽命。”吉利新能源研發分院院長謝世斌表示,與其他車企相比,吉利一直致力于提供最懂消費者的產品和最貼心的的服務,這在新能源產品上也是一脈相承的。 “吉利汽車這幾年非常好的發展勢頭,也會帶動消費者對于吉利新能源產品的信心。”吉利控股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吉利品牌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宋軍表示,中國消費者已經越來越成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樣的產品,這正是吉利的機會。隨著新能源產品的陸續推出,也將為吉利汽車創造新的增長點。 至于增長多少,林杰并沒有給出硬性指標:“我們目前沒有銷量上的考核,只考核市場份額,我們希望每一款產品推出后,都能成為所在細分市場的第一名。” 新能源汽車到底該如何發展? “最近我們在做營銷機構的整合,新能源銷售公司還會獨立存在,但傳播、金融、培訓等方面會整合到吉利銷售公司。”林杰表示,未來吉利所有產品都會新能源化,所以整合勢在必行。 對于新能源汽車到底要不要獨立發展,“華山論劍”在《吉利新能源回歸,傳統車企新能源業務到底要不要獨立運營?》一文中做過探討,“傳統車企的新能源項目到底要不要獨立運作,不同車企有不同的選擇。比如,除了剛剛回歸的吉利新能源外,北汽新能源、廣汽新能源和奇瑞新能源等公司都是獨立運作。還有一些企業,是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一起研發、運營和銷售,比如比亞迪和上汽乘用車等。” 據悉,以后MHEV和PHEV車型也會在吉利4S店進行銷售,但純電動車會在新能源網點銷售。“純電動車是不同的體驗,不僅僅是賣個車而已,還要定制化的開發一些服務。”林杰稱,目前吉利在北京有9家4S店,新能源也有9家店。“截至5月,吉利新能源車的銷量是5萬輛,我們希望,今年能賣5萬輛。” 在林杰看來,無論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產品才是最關鍵的因素。“吉利研究總院下面設了四個分院,分別是吉利研究院、領克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和電動車研究院,為什么把電動車獨立出來,就是因為它有專屬性。”謝世斌表示,目前,吉利已有2800多個新能源工程師,而整個研究總院的人數更是超過8000人。 這個不太為外界所知的部門,其實才是吉利這么多年快速發展的“心臟”——“我們的產品是研發一代,儲備一代。新能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也還在探索的過程中。吉利并不激進,我們希望基本確定方向后再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研發先行,低調布局,重拳出擊,這是吉利這幾年快速發展的“秘笈”,只是,哪怕這個“秘笈”公開擺在別的企業面前,就能學得會嗎?未必!企業文化不一樣,初心不一樣,做事風格不一樣,人也不一樣。這是每次參加吉利活動后,最深的感觸。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華山論劍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6996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