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斯拉上一個季度的經營電話會上,CEO埃隆馬斯克回避了來自華爾街的分析師的問題,卻轉向支持一個個人投資者Galileo Russell的 提問。所以也換來了分析師們對特斯拉的一致看空。不過,有一位分析師對特斯拉相對于傳統制造商的優勢的獨特看法得到了認可。
這位來自Berenberg的投行分析師說:“來自于傳統制造商的外包能力經常被看做是特斯拉最大的威脅,但這事實上卻嚴重低估了特斯拉的技術優勢,特斯拉的技術優勢體現在整體電動架構設計上。所有產品開發圍繞著技術打造了基礎設施,使得產品可以以最短的時間能夠打入市場。”
“這種技術是特斯拉決勝的優勢,那些傳統車企做不到。特斯拉的中心化,整合的,技術驅動的架構使得空中升級和靈活性絕對領先整個行業。相反,傳統的架構使得技術開發獨立于傳統的基礎設施之外,這導致了分散的電控單元系統,產生了額外的復雜性和不兼容。”
難道傳統車企就無法追趕特斯拉了嗎?“雖然OTA的技術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但目前還是只有特斯拉擁有這個技術。在傳統行業,OTA的能力也就停留在遠程信息處理和娛樂系統,就算那些豪華車也就是這樣子。他們的系統外包的主要問題是存在于設計理念上,就是總要把那些匹配度不好的軟件硬塞到本就彈性不好的基礎設施中。這就導致了系統間沒有溝通能力或者兼容性,最后導致的就是安全性的缺失。”
特斯拉的電池技術也相對于傳統車企來說有一個巨大的躍進。“我們看到特斯拉保持了電池技術的領導者地位。那些傳統車企依賴外包的還沒有表現出對電池技術的有意義的投資。特斯拉的溫控管理技術現在是行業最成熟的,這能保證電池有更好的性能表現,更慢的能量衰退。”
對于Model 3,Berenberg也給了很高的評價,他們認為Model 3的毛利潤率將是令人驚喜的。得益于較高的自動化,較少的組裝部件,以及資本和材料的使用效率,可以讓特斯拉在Model 3的整個產品周期中都會獲得超過25%的利潤率。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昨日美股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7230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