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已開始“失速”下行!
這是筆者從三條渠道得到的信息: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月度信息發布會提供的數據表明:7月份汽車產銷量分別比上月下降-10.8%和-16.9%,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0.7%和-4%;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表明:汽車消費已連續3個月負增長,5月、6月、7月汽車零售商品總額同比下跌-1.0% 、-7.0%、-2.0%;三、國家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表明4月、5月、6月、7月乘用車保險數據同比分別下跌為-0.6%、0%、-9%、-5%。
應該說,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最及時,今年汽車市場從4月份就開始走弱了。這與在一線經營的4S店總經理們的感受基本一致,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信息是廠家批發數據,最為滯后,在公安部門沒有及時公布上牌數據的背景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回到正題,接下來我們來談一下兩個問題:一、中國車市為什么會“失速”?二、“底”在哪里,何時會止跌回升?
先說第一個問題,最近聽了不少專家的分析,總的來看,不外乎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經濟在減速,一季度為6.8%,二季度為6.7%。按理,今年是政府換屆年,一般情況下,經濟會增長,但沒想到是現在這個情況。至于原因,各方面的專家分析已經很多了,在此不贅述;二是消費者持幣觀望,特別是4月份國家宣布要降低進口汽車關稅后,持幣購車的情況開始蔓延,到6月份時最甚;三是消費者購買能力在減弱。大家都知道,今年以來,作為汽車市場增長動力的三、四、五線城市房價漲勢兇猛,相當一部分人成了“房奴”,分掉了一部分消費能力。另外,大家可以感知到的,中小企業越來越不好干,效益不太好;消費者收入增長有限,而各種生活成本卻在不斷上升。
那么,這一輪下跌的“底”在哪里?這是目前最難回答的問題,最近聽了不少專家演講,大家也都在有意無意地回避這個問題。為此、最近我專門到市場一線走了走,有經銷商說8月份比7月份好一點,但也有經銷商說沒什么變化,因此未來汽車市場走勢現在來看還是撲朔迷離。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首先,宏觀經濟走勢不明朗。目前,中美貿易戰已經開打,下一步怎么走?沒人能說清楚。國家現在啟動了“大基建”,地方又在快速發債,試圖用加大政府投資來托住經濟。且不論這些投資的項目市場回報率如何,但從實施進度看,也有一個周期,何時能見效,也不知道。上一次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是政府帶頭投資,從而帶動了各行各業投資,現在可能跟的人遠不會那么多。因此,效果有多大,不知道。其次,微觀層面,消費者面對未來眾多不確定性,不敢消費或盡量少消費。比如,已確定的社保由稅務代收帶來的成本增加,最終還得由企業和個人來消化;再比如,不確定的房地產稅,這涉及到每一個家庭,對有房的,在現有的基礎上要新增一大筆支出,對租房的,業主肯定要轉嫁相當一部分到他們頭上;還比如,不確定的物價上漲,原先,增發的貨幣相當大的一部分由房地產吸納,如今,嚴控房地產,錢既不能隨意流向國外,又不敢放入跌跌不休的股市,會不會帶來物價的上漲,也不知道。
面對這樣的現實,指望汽車市場像2008年之后的2009年快速止跌返彈是不現實的。由于眾多專家都說這次中國經濟的調整周期相比以往要更漫長,我想穩妥的做法應該是備好糧草、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當然,這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盡管現在整體市場走勢不太好,但汽車市場也并非家家如此,像上汽、吉利等還在繼續高歌猛進,或許這種環境,正是中國汽車產業優勝劣汰的好時機!
最后,我還要補充說一下,我與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一樣,對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他日前在搜狐汽車主辦的“2018中國汽車營銷首腦風暴·烏魯木齊峰會”上說,仍然堅持中國汽車年銷量峰值4200萬輛不變,只不過要延后幾年。我雖然不如他那么樂觀,但覺得在現有年銷量不到3000萬輛的基礎上,中國車市還是有不小的增長空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老孫論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7495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