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特斯拉私有化”引發的討論余熱未散,另一條新聞再次讓這家公司吸引了眾人眼球。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有意發布特斯拉車載安全軟件的源代碼,使其他車企也能夠將該類代碼用于各自的旗下車型中。
“開源”是開放源代碼的簡稱,這個概念最早誕生在IT領域。它提倡軟件的編程人員將原始碼公開,供大家免費使用,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開源”的成功案例莫過于谷歌推動下的Android生態系統。它剛出現時,是諾基亞、黑莓的天下。通過開源,Android如今一枝獨秀,占據著超過80%的市場份額。
早在4年前,特斯拉就已經將包括電池組保護系統、過量充電、電動馬達中改革的轉子結構等160余項的專利對外開放。“開源造車”帶來最直接的意義就是降低了造車門檻。
如今造車新勢力中的代表小鵬汽車,就是特斯拉開源專利后,中國的第一批受益者。據業內人士推測,樂視汽車、蔚來汽車、奇點汽車等都借鑒過特斯拉的代碼。
小鵬G3
智能汽車造出來之后,面臨的問題也接踵而至,網絡安全首當其中。2016年,中國白帽黑客集團便通過一個惡意的WiFi熱點,遠程破解了特斯拉Model S。
4年后,特斯拉有意再次開放車載安全軟件源代碼,馬斯克這樣解釋,“沒人希望自己的愛車遭黑客攻擊甚至被劫持,我們需要確保車輛的網絡安全性。”
對于特斯拉這一舉動的原因,清研車聯集團董事長武行表示,特斯拉放開其安全軟件的源代碼原因是希望發動行業來共同完善和優化網絡安全。代碼可提供基準級別的安全性,節省車企從頭開發有效防御的麻煩。
廣汽硅谷研發中心CEO、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客座研究員尚進分析到,這一舉動體現了特斯拉IT公司的屬性,一方面比較開放,強調共享中互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所造公司技術領先的市場印象。”
美國科技媒體Engadget認為,如果競爭對手們采取了特斯拉的方法,那么特斯拉的車載安全軟件框架就將變成一位非正式的標準框架。因而,特斯拉在這方面的開源是“從營銷角度來看,看起來不錯的方法。”
但武行認為,風險依舊存在。“開放的源代碼黑客攻擊者也同樣可以利用。”
對此,尚進表示,首先要取決于代碼開放的程度,以及特斯拉整體防御體系的開放程度。“代碼開源會幫助代碼的堅固,以今天的攻擊手段和網聯的發展,不開源也很難避免被攻擊和找到漏洞。”
截至目前,馬斯克尚未給出開源具體的執行時間表。“特斯拉防御體系全面開放可能性不大。”尚進說,“信息安全功和防都是不斷發展,同時也是覆蓋車輛全生命周期的。”
對于正在研發智能網聯汽車的企業而言,尚進建議,“代碼只是功能模塊,可以參考或部分借鑒,但形成自己的技術自研是必須的,包括防護整體架構,多種防護技術等。”
“構建整個智能網聯時代的智能汽車的信息安全體系是當務之急,也是大勢所趨”。在此前由清新汽車協辦的CICV2018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王云鵬教授建議,應該從國家層面上構建智能汽車信息安全的認證體系。
王云鵬表示,要“從端感云的協同,到OTA的安全監控,再到漏洞的挖掘建立相關標準。這些標準的目的是提升我們在智能汽車網絡安全方面的檢測能力、態勢感知能力,應急響應能力、安全防護能力,更重要的還要提升我們的技術創新能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清新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7568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