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5 日早上 8 時許,合肥經濟開發區,微雨,三四輛大巴車停在蔚來合肥先進制造基地大門內。工人們魚貫而下,排著大致整齊的兩行向廠房走去。
站在工廠門口,想起過去一兩月蔚來遭受的質疑和非議,甚至 38 號車評幾乎全盤的否定,我有許多的疑問:
為什么它的車主在接受我訪談時還對 ES8 的駕乘感受一致給出好評?(詳見有關38號蔚來ES8評測,我問了6名車主5位媒體人4位工程師的意見)
為什么它的車主不像其他品牌的車主去搞維權群,反而一邊吐槽一邊去挺蔚來罵「黑文」
為什么群里還在曬單曬提車,甚至興致勃勃討論即將到來的 NIO DAY 是不是該去表演個「套麻袋」的節目;
為什么在全球股市下跌的時候,還有人想著的是去抄蔚來的底。
蔚來李斌有「扭曲現實力場」?別逗了?;蛘哒f一些「觀察家」說的是對的,這三千多名花了五十多萬買了蔚來 ES8 的車主是腦殘?但分布得有點太廣,也不合常理。
那到底是為什么?
而在走進工廠跟李斌交流后,我又從他嘴中聽到兩個「驚世駭俗」的判斷:
第一,與江淮的合作是中國汽車產業過去十年最大的創新;
第二,我絕對會比特斯拉強!
他又憑什么敢這樣說?
2年2270人3368臺ES8
這是蔚來首次開放合肥先進生產基地。我原本有機會跟車主們在20日就來看,但最終還是遲了五天。
不清楚@群眾、@夏小博、@雨、@容這樣的碳粉在現場看到什么,但我覺得這里太大了,半個上午完全只是走馬觀花。
(參觀時的照片)
占地 839.6 畝,有沖壓、車身、涂裝以及總裝四大工藝車間,另外還有質量中心、試車跑道、能源中心、蔚來中心和綜合辦公區。說特別深入的體驗,那肯定是瞎掰。
(這張做壁紙好看)
但來了永遠比沒來好,親眼所見、親耳所問下,我還真有些體會可以說下。
第一個要說的是味道。
我去過好幾家汽車工廠,但蔚來合肥工廠沒有其他汽車工廠嗆鼻的粉塵味。這樣的判斷得益于我罹患磨難的過敏性鼻炎。
印象最深的是車身車間,干凈、安靜,沒聞到異味。
(車身車間)
廠長 Victor 是導游。旅游旅游,全靠導游。我邊看邊逛,邊聽他說,慢慢知道為什么這里會安靜、干凈,不嗆鼻。
鉚接中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原本就是一條全鋁車身生產線 。
鋁材采用的鉚接而不是焊接,所以不會火花四濺。自然煙塵就少。加上蔚來還從航空領域引入了自沖鉚接技術(self pierce riveting),僅需氣源,無需循環水冷,不產生任何污染物、精度高。
當然,代價也不菲。Victor 說,SPR 單把成本約 80 萬,現在總共有 127 把槍。
機器人島
高度的自動化生產也起到很大作用。譬如車身車間,就有 307 臺機器人,各種激光焊接,各種封閉施工。尤其是噴涂這塊,我其實根本沒看到。
因為 ES8 是全自動內外噴漆的,完全封閉了。我看了下材料,說是這里是由 35 臺自動噴涂機器人+6 臺涂膠機器人 UBS/UBC+2 臺涂膠機器人 LASD組成的全封閉的生產區域。再加上國內首個光新通道,連檢查油漆缺陷都是全自動的。
當然,Victor 還講了很多我看不到、聞不到的東西。
譬如,他們在每把電動工具上全部裝配了傳感器,一方面是可以智能引導防錯,另一方面也是記錄,實現了整車裝備過程的實時監控、可追索。包括扭矩大小、扭矩曲線、 轉速、打緊順序及角度等等。
第二個要說的是人。
到工廠時,剛好是工人上班的時候。我特別留意下了,就覺得工人不是新兵蛋子。
看完之后,幾個細節可以說說:
第一、干活比較利索,不顯得稚嫩。
第二,老工人比例大,一方面是有年齡了,另一方面也是行事做派給人的感覺。
第三,有人穿紅色江淮工衣,有人穿灰色蔚來工衣,但中午12點左右出來,勾肩搭背的不少。
在交流時,蔚來質量副總裁沈峰博士講了個有意思的事。
蔚來 ES8 最早是在南京試制的,時間是 2017 年上半年,當時合肥工廠還沒建好。大家看到的是當年 5 月 13 日試制車下線,沒看到的是他們聯合江淮抽調了最優秀員工參與了試制。
這批人后來回到工廠,成為了很多條線的領導者。這就是為什么這間工廠三四月份時人很少,但能一下子膨脹到現在的 2270 人(江淮2070人+蔚來常駐的200人)。當然,這也與抽調的工人是江淮各家工廠公認的技術骨干有關系——培訓與溝通成本比較低。
「制造這塊,還是比較依賴熟練工人。工人與工人之間有默契,跟打仗臨時的散兵游勇,不一樣。 比臨時招工人,沒打過仗的工人,靠譜很多?!?/p>
李斌在說完上面這句話后其實還懟了下某友商,原話大概是「總以自建工廠為榮,真是莫名其妙」。
考慮到這間工廠是在 2016 年 10 月打下第一根樁,2017 年 10 月才建成,而到現在已經發售了 3368 臺ES8,以及某友商現在的正陷入無法交付、遭遇有組織維權、被指控欺詐。我也就不做聲了。
話說回來,如果沒有這些來自江淮的熟練工人、蔚來就算沒有大吹法螺,也很有可能會遭遇某友商之痛吧。今年三四月,我可記得有媒體專門報道過蔚來合肥工廠??偨Y起來就是一句話:空無一人空無一車。
蔚來今年 9 月能發出 1766 臺 ES8,除了工廠比較先進外,也的確要感謝這些熟練工。
他們的存在,確保了 ES8 的裝配質量和效能。一方面讓不少車主得出這輛車硬件絕對沒問題的結論,一方面也確保了車輛的及時交付。初來乍到的蔚來 ES8 ,進而一下子就在九月銷量上超越了 Model X, 成為中國新能源中大型 SUV 的銷量冠軍,同時也超越了奔馳GLE、沃爾沃XC90,進入了中大型 SUV 整體市場前十。
李斌 25 日還懟了一下我,因為我是「新造車公司今年交付10000 臺車賭約」的始作俑者(其實,我只是提問者),并特別強調跟何小鵬的「標的物」是「我贏了,小鵬送我一臺 ES 8 ?!?/p>
一再強調!蔚來公開的品宣材料上寫著:今年交付一萬臺 ES8 的目標不變。
李斌:我絕對會比特斯拉強
這次去合肥工廠,李斌在交流時,還做了兩個「不合常理」的判斷。
第一個判斷是,蔚來與江淮的合作,是過去十年中國汽車產業的最大創新;
第二個判斷是,我絕對會比特斯拉強。
非常違和,無法理解對吧?聽聽他怎么說。
(交流現場)
第一個判斷,蔚來江淮整車合作制造是十年來汽車產業最大創新。
說蔚來是江淮「代工」,是幾乎所有抨擊中最常見的;車主撕掉「江淮」車尾標的圖片,一出來也是火爆網絡。
這個事,李斌明顯耿耿于懷。所以李斌一開場就說,汽車尾標有「生產廠家」這種事在電子行業、奢侈品行業,甚至國外的汽車產業都是沒有。唯獨中國汽車行業有,原因是因為在03、04年中外合資時,中國廠商為了找存在感一定要加上的。(譬如:xx大眾、xx日產、xx本田)
而且,李斌覺得「代工」原本就沒有問題,因為分工原本就是現在這個時代的最大特征。寶馬的 5 系是麥格納代工的,蘋果 iPhone 是富士康代工的。代工生產的多了去,更何況蔚來合肥工廠還是共建的。當然,人家也不會是「麥格納寶馬」、「富士康蘋果」。
從分工的角度看,李斌這話說的沒錯。但拿寶馬、蘋果說事,合適嗎?我仔細想了想,還真是可以比下。
燃油車時代,發動機、變速箱、底盤被公認為決定一輛汽車品質的三大件。到了「智能電動汽車時代」,什么又是新的「三大件」?
李斌的答案是電機、電控、電池包,再加上網關、ADAS、智能座艙。其中,三電相當于以前的發動機+變速箱,而網關、ADAS、智能座艙則代表新時代必須的 IT(信息技術)與 CT(通訊技術)能力。
(包括電池包\單機\BMS在內的核心技術對比)
放在全球來看,蔚來的確是唯二能自主研發電機、電控、電池包、網關、ADAS、智能化座艙的車企之一。
換句話說,如果只有合肥工廠,蔚來只是一家普通的 OEM 廠家,也不要去跟什么寶馬、蘋果比了。但如果加上常熟、昆山、南京的電池電機工廠,以及全球布局的技術研發團隊,蔚來就顯得有點不一樣,有底氣去找人「整車合作制造」了,因為,核心零部件是我自研自產的呀。
蔚來的這種打法,其實是非常典型的汽車制造業的打法。汽車制造業遵循的是典型的「U型曲線」。先要大量投入,深度下挖,完成下行曲線后才可能反彈。
所以,當你聽到蔚來說與江淮的合作是過去十年中國汽車產業最大創新時,千萬別字面意義上去理解,甚至仿效。要學,恐怕也要像蔚來這樣,先用百億投入挖個「深坑」先。
至于第二判斷,也就是「我絕對會比特斯拉強」。在Q&A 環節,李斌也特地做了解釋。
這些解釋用一句話總結就是「特斯拉有的我們都有,我們有的它沒有?!?/p>
什么是特斯拉有的蔚來也有?產品與技術。李斌說,從特斯拉已經發布的產品來看,蔚來的各種性能指標他還是非常有信心,甚至比特斯拉有一定的領先性。
「就看他們明年上的車、后年上的車,我們就拿硬指標來算,我們是有優勢的。」
甚至在產品的空間創新上,蔚來還更符合中國的用戶習慣。簡單舉例,中國人更愿意買寶馬 X3 而不是 3 系,就在于中國堵車多希望這時有更多私人空間。換到 ES6 與 Model 3 也同樣如此。這是對中國市場非常深入的理解,蔚來的車更符合中國的用戶需求。「這點我非常自信?!?/p>
那什么是蔚來有的特斯拉沒有?
除了上面提到的對中國市場的理解,蔚來還有已經基本覆蓋全國所有省份的服務體系,包括換電站、NIO House、NIO App、一鍵加電與服務無憂等等?!傅矫髂赀@個時候有哪一個汽車品牌的服務能力能跟蔚來競爭,我覺得沒有?!?/p>
還有就是全程體驗,或者說情感體驗的能力。蔚來一直說要打造一個社區,一個線上線下互動的社區。這個打法很多人其實到現在也不理解,但換個角度,你見過哪個汽車品牌有一個日活高達 14 萬的線上App。到現在,也只看到蔚來有。
「我覺得情感體驗是將來非常重要的體驗,這些東西我覺得現在的汽車公司沒有能力做這個事情,我更不覺得國外的公司在中國有能力做這個事情。我們是真的相信這個東西。產品我們有我們的優勢,技術不比他們差,我們的服務肯定比他們好,體驗有自己的特點,而且更符合人性,我們也是上市公司,我們的執行力比他們強,不需要糾結在硅谷造車,合肥的工人便宜,造車更好,我就在合肥造,這些東西沒有什么深奧的.......我自己長期來講是很有信心的,競爭會讓我變得更好?!?/p>
李斌的這一套解釋,有些話是有道理的,譬如「長期來講有信心,競爭會讓我變得更好」;但有些話,也只能當先立了個 Flag 。他自己不也帶了個「會」不是?
說到跟特斯拉比。有個事也值得說說。不久前,特斯拉第二大股東、主要投資者 Baillie Gifford 披露了自己持有蔚來汽車 8530 萬股股票(當時股價 5.15億美金)的事。
在提問環節,李斌也回答了 BG 為啥要投資蔚來的問題。大概意思是,BG 是蔚來非常重要的股東,是一支英國非常大、有幾千億美金的資產管理基金。投資蔚來則是因為 BG 看好科技行業,也看好中國,而蔚來是他們看好的團隊之一。蔚來一直與 BG 有交流,而且去年的一次融資,BG 已經對蔚來進行而一些投資,雖然規模不那么大。
BG 對蔚來團隊的執行力和更長期的商業想法非常認可的,事實上來講,Baillie Gifford是一個長線基金,持股一般是非常長,所以他們可能更看重的是三年、五年,更遠的回報。
總結:蔚來的下一步
回到文章的開頭。我覺得大體上可以回答那幾個為什么。
車主目前對蔚來的認可,有來自ES8 實車體驗的部分,也有來自蔚來的服務體驗的部分,當然,也有情感體驗的部分——不管多累多晚,李斌/秦力洪/朱江等人一直努力去跟用戶面對面(可見午夜問李斌——蔚來產品經理夜話),凡事也都是先車主后媒體(包括這次進工廠)。
車主啥都看到了,也破天荒直通最高層,自然能感受到李斌的不同,更深入地了解蔚來的布局、走向與成長可能,寬容度自然就比尋常高了不少。。
于是,他們在吐槽時都文雅了不少。譬如,最廣為流傳的這句:「ES8 的硬件不像一個互聯網公司做出來的,軟件也不像一個互聯網公司做出的?!?/p>
Mobileye
這句話,李斌在交流時自己也說了。他解釋說,軟件的問題出在 ES8 用了很多新硬件,要在四核上運行不同系統。
比方說,Mobileye Q4 這款芯片,到現在也只有 ES8 唯一一款量產車。但是,Q4 這款芯片雖然做出來了,但底層應用完全沒有,沒有 Ready?,F在反而是蔚來推著它走,推動它完善。從技術角度來看,未來智能電動汽車的軟件集成度一定是很高的。而 ES8 目前遇到的問題,就是這個問題。
這是李斌首次完整闡述軟件的問題。但正如在《有關38號蔚來ES8評測,我問了6名車主5位媒體人4位工程師的意見》 寫到的:
「很多「碳粉」之所以「粉」,是基于期待「變革」、渴望「創新」這個點上。而在當下,這份期待很多落在了「蔚來」身上。」 ,
蔚來需要用行動來一次次證明自己有「進化」的能力,證明自己「會比特斯拉要強」。
在軟件方面,大家都已經知道的是蔚來新推出了「數字體驗提升計劃」。
這個計劃,是李斌用個人賬號在 蔚來 App 上發布的。簡單理解就是,大家的意見我都收到了,放心,都會解決。
具體的內容如下:
10 月底通過FOTA推送1.1版本。主要改進的體驗包括,360全景影像基礎功能;NOMI、儀表及中控屏顯示穩定性提升;ADAS主動安全基礎功能; 腳踢感應尾門功能恢復
11月底前進一步提升數字座艙的基礎體驗,主要包括: 4G網絡連接優化;App遠程狀態同步功能優化;泊車輔助雷達性能優化與體驗提升
12月底前重點針對冬季用車場景推出相應的遠程功能,同時提升NOMI的體驗,主要包括:遠程預約及預設空調功能;遠程電池預熱功能;NOMI性能優化與體驗提升
明年一季度內推出一系列重要的系統性功能,進一步提升整體用戶體驗,并針對已有功能進行全面優化,主要包括:NFC無鑰匙解鎖功能開放;多賬戶系統及相關的個性化設置;NIO Pilot主要功能開放; 行車記錄儀功能開放; 泊車輔助及360全景影像進一步提升。
蔚來的軟件團隊,看看你們老大立下的Flag。支持者反對者都盯著呢,可別掉鏈子了。
而在服務方面,蔚來下一步也是有新計劃的。李斌在交流時說了新的 NIO HOUSE 等新計劃,但最有意義的,我覺得是高速換電站全線鋪設這件事。
「全國不就 14 萬公里高速公路嗎?兩百公里鋪一個,也就 700 個;雙線差不多 1000 個」。
這個事,李斌說蔚來一定會堅決推動下去,他已經想得很明白了?!父咚贀Q電,蔚來車主專享」、「油車能去的地方,電車也能去?!?/p>
如果這個也落實了,李斌的這句「有哪一個汽車品牌的服務能力能跟蔚來競爭,我覺得沒有」,可信度就比較大了。
李斌交流時還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其實,用戶才是最終裁判,別的都不是。」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7918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