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30周年,海馬汽車深陷泥淖。
2018年,海馬全年銷量為67570輛,同比下降51.88%。而這樣的失速已經持續兩年,上一年,海馬賣出大約14萬輛車,同比下滑35.13%。
外界詫異于曾經的車界老將為何淪落至此,卻很少人知曉,海馬汽車這兩年正在默默醞釀一場深刻而全面的變革,而銷量的下滑,或許正是企業處于戰略轉型期不得不面對的陣痛。
海馬將這次變革稱為第四次創業。回顧過去,海馬已經有過三次創業歷程。
1988年海南建省,在“十萬大軍下海南”的熱潮中海南汽車沖壓件廠成立,這正是海馬汽車的起點。1992年海馬和馬自達第一次合資,但因為資質問題車輛只能島內銷售,1995年合資公司中止營業。禍不單行,1996年談判多年的中國南方汽車項目擱淺。第一次創業,海馬以失敗告終。
1997年,時年31歲的景柱臨危受命接任海南汽車制造廠廠長,開啟了海馬第二次創業的征程。2000年海馬與馬自達再次合作生產“海南馬自達”汽車,并憑借普力馬和福美來一度躋身國內主流車企陣營。2006年與馬自達合作協議到期,海馬選擇了自主發展之路。
第三次創業從2007年開始,海馬北上中原,以收購鄭州輕汽為契機,成立海馬汽車有限公司和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海馬集團還在汽車之外開辟了金控、置業產業板塊。
三次創業,三次從零開始。現在,海馬汽車又一次站到歸零再出發的關口。
海馬核心產品海馬S5曾在2016年連續單月銷量破萬,當年累計銷量過10萬輛。但SUV市場逐漸成為紅海,整個汽車行業增速也開始走低,車市從增量競爭轉為存量競爭,種種困局促使海馬汽車重新思考未來。
2017年,海馬開啟第四次創業,決心要“從粗放經營走向精益經營,從經營數量走向經營質量,從經營品質走向經營品牌”。
2019年1月23日,“預鑒強動力@海馬智能工廠——海馬汽車新春媒體團拜會”在北京雁棲湖舉行。由國際化團隊歷時3年研發的海馬8S產品亮相會場,這款緊湊型SUV是海馬第四次創業的首款車型。
“為了今天這場交流會,我們已經準備了兩三年。”海馬汽車總經理、海馬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陳高潮在現場說道,“現在我們準備得差不多了。”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海馬汽車的第四次創業要走向何方?它能否完成一場期待已久的豹變?
錨定“強動力”品類戰略
美國人艾·里斯(Al Ries)是全球知名營銷戰略家,被稱為定位理論之父。他在自己的著作《品牌的起源》中指出:在今天的市場上,通過分化創建一個新品類才是打造強大品牌的真正出路。
此前,里斯中國公司曾為長城汽車做過戰略定位,建議長城汽車聚焦SUV,最終長城成功塑造出“中國SUV領導者”的品牌形象。
2017年,海馬汽車開始跟里斯中國進行戰略合作,共同研討企業定位。
陳高潮告訴《汽車商業評論》,“品類創新永遠是一個企業最終極的戰略”,就像想喝碳酸飲料就想起可口可樂,“海馬汽車品類戰略最基本的想法,是在用戶的心智里占有一席之地,讓用戶想到這個品類就想到你”。
雖然目前海馬的細分品類還沒到公布的時候,但基本可以推斷,海馬的品類戰略是以“強動力”為核心,通過差異化定位吸引用戶。
新戰略將首先在海馬8S上落地。這款車定位為海馬聚焦“強動力SUV”品類的旗艦車型,意在布局中高端SUV市場,劍指以WEY、領克為代表的自主一線品牌陣營。
海馬8S的最大產品亮點就是強動力。它搭載了海馬最新研發的1.6TGDI發動機,最大功率143千瓦,最大扭矩293牛·米,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可達8.8秒,性能參數遠超同級別車型。
陳高潮說得很明白,“我要打造單項冠軍,在同級別車型中,動力一定做第一,其他方面要做到在主流水平之上。”
海馬8S用產品最核心的特點來命名——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在8秒級,這也顯示了海馬對“強動力”品類戰略的信心。
這款車型由超過2000人的設計研發團隊,歷經3年時間,通過1500多次的仿真與拓撲分析、進行了276項優化升級打造而成,并且將于今年上市。
混合動力技術殺手锏
海馬內部在討論企業戰略定位時,有很多不同意見,但最終討論的結果是聚焦“強動力”,而且海馬在混合動力技術上的確積累深厚。
目前混合動力最主要的構型一是以豐田為代表的PS技術,一是大眾、奧迪、奔馳采用的P2技術。主持海馬動力總成研發的海馬汽車副總經理、動力研究院院長張會文告訴《汽車商業評論》,海馬的混合動力是P2構型,而且具備自主知識產權。
海馬P2混合動力總成系統旨在打造強動力、低能耗的動力平臺。根據系統先期的車型實測數據,綜合油耗達5.4升/100公里,比傳統燃油車型節油率高30%,且動力強勁,相應PHEV車型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僅7.8秒。未來,這些參數還會進一步優化。
海馬的混合動力技術平臺采用集成化、模塊化設計,預留的P2模塊布置方案,可適應后期PHEV、HEV車型的研發需求。這樣帶來的好處就是,不管國家新能源政策如何變動,傾向哪種路線,海馬在產品選擇上都可以靈活掌握。
整合自己的高熱效率TGDI發動機、7速濕式DCT、機電耦合模塊、動力電池系統、軟件開發平臺五大核心資源,2025年,海馬將形成微混—輕混—深混—插混不同程度的動力總成產品系列,技術儲備具備淘汰傳統內燃機車型的條件。
此外,在可變電動平臺、三電技術、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方面,海馬也具有豐富技術儲備。
一個縣城一個縣城地吃透
在營銷上,海馬汽車也正在進行一場革新。它提出了“無服務,不銷售”的口號。
海南一汽海馬與海馬汽車(鄭州)正在從銷售團隊到網絡渠道進行全面整合,預計今年4月整合完畢。此外,海馬在渠道上將深耕縣城,部分區域,物流、管理、品牌形象等全部直接觸達縣城。
海馬還提出了“萬輛銷售專區”的概念。2019年~2020年,將建成以鄭州、商丘、南陽、三門峽、安陽為堡壘城市的中原專區,以及以東莞、成都、保定、蘇州為堡壘城市的方圓300公里的銷售專區,每個專區都會配上強大的服務中心。海馬還將針對九個專區推行平行合伙人制。
同時,海馬將開啟新零售模式,線上線下結合,把渠道成本降下來,把效率提上來,增加用戶的體驗感。
陳高潮說,海馬汽車會聚焦9個原點市場,“一個縣城、一個縣城地吃透,一個縣城、一個縣城地做好服務,2019年的目標是先把客戶的抱怨減少。”
“不是大魚吃小魚,是快魚吃慢魚”
2018年12月17日,原海馬汽車副總經理陳高潮接任海馬汽車總經理職位,并兼任海馬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原一汽海馬汽車副總經理李偉勝被調回鄭州,擔任海馬汽車銷售公司執行總經理。
車市低迷,淘汰賽已經開始。但淘汰一定是先從體量小的企業開始嗎?陳高潮不同意這種大魚吃小魚的邏輯,“海馬體量很小,但是船小好調頭,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應該是快魚吃慢魚。有時候不是想不想變,而是敢不敢變、能不能變的問題。”
海馬曾經做出了讓人敬佩的選擇,13年前,與馬自達合約到期的它毅然決然選擇了一條自主發展之路。今天,海馬汽車再一次把自己歸零,踏上又一次創業的征程。心里依然懷抱自主強大的夢,身上依舊流著創業革新的血,期待蟄伏之后再出發的海馬汽車能迎來一場豹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8656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