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財政部正式下發(fā)了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正如此前外界猜想,為了新能源市場的在保持高速發(fā)展的同時,還要保持整個市場的良性發(fā)展,因此提升了補貼門檻,并且降低補貼金額,取消地補,整體相比去年補貼額度下降了50%。
補貼退坡,車企拿不到補貼,其成本還是會由消費者自己承擔,比如小鵬汽車旗下G3車型就率先調價,漲幅高達2-3.4萬元。同樣一款車,2019年買要比2018年貴出幾萬元,作為消費者自然是心里犯嘀咕,因此補貼滑坡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消費者購車決策。
而對于一些“財大氣粗”的廠商,為了持續(xù)保持市場競爭力,2018年推出的車型補貼后價格不變甚至2019年推出的新車也將由車企本身承擔,比如上汽榮威新能源承諾在2019年3月27日-6月25日期間,榮威新能源全系車型補貼后價格不變,仍享受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如果說,這是自主品牌為了增加競爭砝碼才自己承擔補貼,那么“生性傲嬌”的合資車型軒逸·純電補足地補差價是不是多此一舉?
按照軒逸·純電的政策,與榮威新能源的保價政策類似,對于6月25日之前上牌的軒逸·純電保持價格2018年的補貼政策不變,在過渡期內將有東風日產承擔補貼的差價(3.26-6.25為2019年新能源補貼政策過渡期)。
作為合資車型的軒逸·純電,雖然生性傲嬌,但這樣做也不是不能理解,從以下兩個點來看:
一、“國產聆風”銷量不足燃油版十分之一
在轎車市場,軒逸和SUV市場的哈弗H6一樣可以稱之為神車,動輒幾萬臺的月銷量遠超第二名,并還能持續(xù)很長時間擔任霸主位置。借著燃油版軒逸的口碑,軒逸·純電順勢推出,事實上并不是軒逸的純電版本,而是移植了聆風技術的改款車型,同為日產電動車平臺E-Platform出生的產品,性能方面也基本一致,因此素有“國產聆風”的稱號。
但是,市場表現(xiàn)極為差勁,可以說是“雷聲大雨點小”了。
自2018年8月份上市以來,軒逸·純電最高銷量也僅為2018年11月的0.24萬輛,隨后一直持續(xù)下坡,3月銷量僅為200輛,想不說和軒逸燃油版車型銷量相差甚遠,和同屬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北汽差距都非常大。
銷量不好,如果借補貼提價,銷量會怎樣?會繼續(xù)撲街吧。
二、NEDC續(xù)航338km,15.9萬起售優(yōu)勢較低
再從產品上來看,即便是移植了聆風的技術,但其產品在市場上的說服力并不高,甚至是有些失望。先看續(xù)航里程,軒逸·純電續(xù)航僅為338km,即便是聆風續(xù)航也才378km,同為競爭對手帝豪EV450續(xù)航為400km、秦ProEV500續(xù)航420km、逸動EV460續(xù)航為405km
作為消費者,考慮新能源汽車首先考慮的自然是其續(xù)航里程,軒逸·純電明顯不夠看,只能說是中等水平。
再從驅動參數來看,軒逸·純電采用前置電機,最大功率為80kW,最大扭矩為254N·m,和自家二代聆風車型110kW最大功率、320N·m的最大扭矩比起來都相差甚遠,和自主品牌比起來呢?同樣差強人意。
因此,從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來說的,軒逸·純電綜合屬于中等偏下的車型,因此自掏腰包補差價,也能說過去,如果說是基于對消費者的誠意,在筆者看來還不如說是產品的尷尬而迫不得已。
筆者有話說:
即便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但是很大一部分成績都是基于國家大力補貼而來的,在補貼退坡之際,市場更需要一個時間去緩沖,除非你有足夠的實力,要不就是將產品做得更好,比如吉利幾何A,510km的續(xù)航完全不擔心這些問題,要不就只有自討腰包。
這是時代的消費者很聰明,不會因為你是合資車型就會多掏錢買你,自主品牌已經慢慢趕了上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052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煟^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