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總體情況是非常好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累計達57.50萬輛,同比增長65%。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接下來,在補貼下降的現實環境下,新能源乘用車將真正進行調整,同時,隨著補貼完全退出和積分交易制度進入,新能源乘用車將邁向完全市場化。這個過程的轉變會導致汽車成本下降,特別是電池成本。所以,對車企來說,上游供應商的降價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2019年上半年國內電動車的續航里程進入400Km,向500Km邁進,超過了普通用戶的里程焦慮線,與美國市場相當,滿足了“夠用”要求。在電量配置不變的情況下,價格很難往上走。所以,現在面臨的核心問題是,面對補貼退坡,各個車企在價格沒有上漲的情況下,是否推動電池企業進行降價?價格降低的幅度為多少?什么時候開始降?本文將從當下的供和需兩方面做一些展望。
圖1 2019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車的開局
紅紅火火的上半年電池行業
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達43.4GWh,其中三元電池累計生產27.4GWh,占總產量比63.2%;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生產13.9GWh,占總產量比32.0%;其他材料電池占比4.8%。
圖2 電池行業的安裝量
在安裝量同比較大幅度上升的同時,產業的集中度也在快速上升,動力電池產業的產量排名前三名企業共計生產30.2GWh,占比69.5%; 前五名企業共計生產33.8GWh,占比77.9%;前十名企業共計生產39.0GWh,占比 89.7%。但行業總體的供給企業,降低到了50家左右。隨著寧德時代和各個車企的電芯產能逐步發展,車企的電芯都會往電池合資企業方向轉移,這是車企戰略布局的一部分。
圖3 2019年動力電池行業安裝量比例
在這樣的局面下我們也看到一些問題:
鋰電多寡頭化的趨勢在進一步強化,國內龍頭企業在議價以及付款條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很多的話語權,以下是單月寧德時代和主要企業的供應關系:
圖4 6月份寧德時代的主要供應車輛和電池安裝量
第三名以后的電池企業,不僅在客戶質量、回款周期和出貨量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壓力,而且在電池價格方面也受到了較大的挑戰,使企業處在一個很困難的境地。這里很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隨著A00和A0級別銷量的下降,原有的供應關系很難維持,也出現了大量帳面上的電池貨款收不回來的情況。
圖5 2019年A級車在主要市場占據絕對的需求大頭
由于本輪車企降價是從產品可持續性方面來考慮的,所以降低成本的壓力是比較大的。因為,隨著地補取消和國補數額的減少,對于電池企業來說,剛性需求是要降低采購價格;對于龍頭企業更多考慮的是出貨的穩定性和客戶的實際接受度,而很多企業在原本較低價格的基礎上還要繼續砍,因此這個事情就比較困難了。上半年鋰電價格下降相對較緩,下半年才是重頭戲,因為價格協議一致是從下半年才開始實施的,從這個過渡期切換,三元、鐵鋰均價有望分別下降 15%-20%,到下半年整體的價格有望低于1元/Wh和0.85元/Wh。
圖6 三元和磷酸鐵鋰的預期成本和Pack成本
電池單體價格下降的空間
從電池企業角度來看,電芯是主要原料。在四大材料中,正極成本下降空間較大,隔膜、負級成本下降空間次之,電解液成本下降空間較小。在整體市場還在漲的情況下,主流 NCM523型三元材料和磷酸鐵鋰價格已經持續在下探。隨著7、8月份大部分電池企業減產,其將會進一步拉低價格。由于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存在一定的價格差,未來很多車企會為了降低成本從三元切換到磷酸鐵鋰。在Pack層面也可以有一定的成本下降空間,因為BMS、高壓接觸器、熱管理、連接器的價格也會有一定的下調幅度。
圖7 2019年上半年正極材料價格(Wind數據)
從中國的供應情況來看,由于長期競爭格局的影響和整車企業的中長期戰略,導致存在著幾種力量:
車企在穩定和電池企業供應關系的同時,也在著力培養二供和供應商。例如孚能獲得戴姆勒的長期訂單、欣旺達獲得了日產雷諾三菱(易捷特)的訂單、億緯鋰能獲得了現代起亞的訂單,這些車企在國外有穩定的供應商,在中國電池供應格局上也會培養基于自身訂單下的供應關系,而不是和大家都選擇一樣的供應商,這樣的選擇對于價格競爭是有幫助的。
中國市場之外的全球主流車企在建立和培養核心供應商圈,如LG、SKI在歐洲市場、美國市場占據國際主流一線客戶訂單。而隨著白名單和補貼退出,可以使中國供應商直接使用韓系電池產能,這也對于需求的分流和價格競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小結:下半年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是毛利下降的階段,車企和電池企業的盈利情況存在博弈和平衡。如果再往前看1-2年,整體格局又會有很大的變化。電池的價格是必然會下降的,這一輪的下降是由6月底政策退坡驅動的,之后會慢慢由市場需求驅動達到一定的平衡,而這個下降是根據市場地位決定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朱玉龍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489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