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6月的逆勢增長,隨后將迎來銷售淡季,此前過度刺激消費需求,直接降低了下半年延續增長態勢的幾率,在此寒冬之際,新能源汽車能否迎來拐點,從2015-2018年汽車銷量中,新能源車型因為市場需求原因呈現大幅增長,并且新能源趨勢日趨明顯。
在新能源趨勢下,造車新勢力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對比傳統的造車企業,造車新勢力面臨資金、技術、產品、銷售等問題,總體來看,還是離不開“錢”,而且造車新勢力如今在市場中雖然受到強烈關注,但是從市場反饋和銷量表現,與傳統造車企業相比,呈現出“脆弱”。
新勢力市場份額小,現金流成大問題
在上半年的交付量數據中,威馬以其8566輛的交付量占據榜首位置,小鵬、蔚來位列前三,而在上半年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為57.7萬輛,而造車新勢力占比在5%左右,可以說在市場中并不占據優勢,而且對比傳統造車企業有很大差距。
汽車銷量恰巧是支撐造車新勢力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現今的造車新勢力最缺的就是資金,需要在盡可能短時間內,產生正向的現金流,無論是應對負債還是維持企業正常運轉上,現金流都顯得那么重要。所以融資成為產生現金流的重要途徑,無論是在現今發展還是未來發展上,都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然而融資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自身產品和企業做的不成功,融資通常稱為了“續命”工具,而且實際上對企業來說,是“慢性自殺”。所以需要造車新勢力把控這個度。
脫離溫室環境,抱團取暖成主流
即便擁有了強大資金支持,在現今的汽車市場,競爭態勢日益嚴峻,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隨著新能源補貼的退坡,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無疑于雪上加霜,在刺激市場消費的途徑中起到副作用,需要的是企業自身刺激市場,而且長期處于政策保護下的新勢力,在國家政策放開市場之后,新勢力面對的競爭者不再是單純的自主品牌,面臨著國外優秀電動車行業的直接競爭,新勢力如果不具備強大的競爭力,那么就會面臨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
而新勢力在發展的初期階段,會采取合作的方式來解決自身代工廠、動力電池等問題,動力電池廠也采取了與新勢力合作的方式,優勢互補,完成動力電池的供應,可以說是可取所需,例如寧德時代合作蔚來、投資拜騰等諸多行為,可以感覺到動力電池廠商對造車新勢力的興趣,但是動力電池廠商也面臨著一個難題,那就是取消動力電池白名單,和造車新勢力面臨的挑戰一般,同樣要正面競爭國際型的電池工廠。
電池廠商和造車新勢力是否會“抱團取暖”?如今看這種趨勢十分明朗,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不僅擊敗競爭者是一種勝利,而且注重多方合作更是一種戰略,電池廠商和新勢力隨著市場競爭合作會更加密切,協同發展,從而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
面對生存圈,新勢力如何破局
尋求合作也是基于產品的基礎上,現實生活中,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產品首要考慮的因素是產品質量問題是否穩定可靠,在此基礎之上延伸到產品安全性、產品性能等方面。而獲得消費者信任的方式通過消費者需求得出只有質量穩定、安全性好、性能優秀產品,才能贏得消費者青睞,才能使企業持續性的發展。不僅要注重企業發展,更要把控消費者需求,為消費者更好的服務,當然前提是建立在優質的產品基礎之上,讓消費者滿意、放心。就如愛馳汽車的谷峰表示,實現從0到1的轉變,就要踏實的把路子走好,經營效率要控制好。
現今來看,新勢力在應對汽車市場變化中,采取了三種方式,從用戶需求、競爭對手、創新技術入手,對產品定位做深入分析,明確了解消費者需求,在滿足用戶出行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創新技術讓用戶享受到智慧生活。
現實中,新勢力在量產第一輛車的時候,就已經把產品定位盡可能做到完美,例如蔚來ES8進軍高端品牌,競爭特斯拉產品,通過互聯時代和人工智能,卓越的續航能力在市場中立足;而其他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小鵬汽車、威馬汽車走的都是大眾化路線,在產品定位上直接將價格控制在大眾接受的范圍之內。威馬汽車沈暉看來,汽車市場的發展規律顯示,豪車公司難以生存,發展規模量產的汽車公司更有前途。
而在當今電動化、互聯化、自動駕駛新浪潮下,造車新勢力在滿足電動化的同時,也在向著互聯化和自動駕駛深入發展,積極探索發展之道,讓企業時刻處于茁壯成長的關鍵時期,為企業的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事實證明,現今造車新勢力的發展之首要任務,不在于競爭對手的強大、財務的壓力,而是市場需求,增加消費者信任度是當前重點任務,而這方面又對產品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如果產品質量過硬,加上以誠信為本,那么不會在新勢力發展初期出現客戶信任危機、輿論壓力、產品質疑等問題,并且將會在今后的發展中,會增加市場信任度,贏得良好口碑,增強企業競爭力,造車新勢力向著成熟企業發展并不是問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568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