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發表內部信,承認因為行業和公司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確認公司將在9月底前再裁員1200人,調整后公司的人員規模在7500人左右。
兩天后蔚來宣布,針對ES8和ES6的首任車主,自駕前往任意營運中的換電站可提供終身免費換電服務,成為全球首家針對個人用戶提供免費換電服務的整車企業。
三天拋出兩個重磅,蔚來快刀斬亂麻、開啟一個新階段的意味明顯。
這可以看做成立不到5年的蔚來對自己的一次反思和糾偏。盡管有外部環境聚變的原因,但這家從零開始飛速奔跑的新車企在狂飆突進的過程中犯過的錯誤,以及某一階段合適現在已經不再合適的做法,都到了做一個了斷的時候。
牽牛要牽牛鼻子。
蔚來成立至今最突出的成就是李斌在公開信里說的“我們在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初步樹立了市場地位”——“截至7月底,ES8以近50萬元的均價已經交付18641輛,不僅在中國高端智能電動SUV市場中同期銷量排名第一,在大多數一線城市和傳統高端六座七座SUV相比同期銷量也排名第一。”
高端是把雙刃劍,導致成本居高不下。蔚來的發布會、長安街蔚來中心、服務模式、員工薪酬福利一直被外界冠以“天價”、“花錢大手大腳”的標簽,在整個行業市場萎縮、資金收緊的情況下,做減法、適度收縮與調整是所有企業的必選題。
減哪些、不減哪些很重要。
有信息顯示,此次裁員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法務、財務等運營支持性部門,對研發和用戶服務等戰略核心部門影響很小。
被優化的業務板塊有FE蔚來車隊。蔚來在下賽季為車隊引入了新的戰略投資人力盛賽車,蔚來通過車隊冠名的形式參與。
另一個重大變化是,蔚來改變了以蔚來中心為主要線下用戶觸點的模式,未來線下門店將由蔚來中心、蔚來空間、交付中心、蔚來服務中心、授權服務中心等不同形式組成,各有職能分工,總的思路是化整為零,離用戶更近,以更靈活的方式滿足用戶需求。
24日,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與部分行業媒體深入溝通,第一次對外公開了上述線下渠道的變化,以及一些從未披露的信息。
渠道之變
截至目前,蔚來在全國16個城市擁有19家蔚來中心(NIO House),其特點是位置在城市核心區,面積大、配置齊全、功能齊全,相應地,成本高昂。
目前已有的另一種渠道形式是蔚來空間(NIO Space),在全國已開設近30家,它會成為未來蔚來線下更主流的模式與用戶接觸。目前計劃今年年底前開設100家以上。
上圖中的蔚來空間位于長安街延長線上、東四環內的華貿中心(北京蔚來中心位于長安街與東單大街交匯處),面積200平米(北京蔚來中心面積3000平米),同樣具有展示、接待、銷售、延展增值功能,與蔚來中心相比只缺少社區運營功能。
秦力洪強調:“這不是心血來潮,這是一個早就布局在做的事了。”
“用房地產的專業術語來講4S店是什么?在房地產的角度來看,是你需要在城市中心有8畝以上的地,當中有1/3是符合城市中心定位的商務和銷售空間,有2/3是根本就不配待在這里的車間和倉庫。”曾擔任龍湖地產執行董事的秦力洪從地產角度思考傳統汽車渠道的問題。
解決方案是在4S店中間切一刀,把應該歸屬于城市屬性的展廳和接待放到城市最好的地方,讓本來該屬于遠郊的倉庫和車間屬性放到遠郊。
車主不方便怎么辦?提供代取送的服務。“我們相信坐在那里看別人修車并不是用戶的真實需求。如果我們做出一個讓你放心的體系,你不用蹲在那兒看別人修車。”
相比蔚來中心,蔚來空間面積更小,取消了活動場所和對應的社區運營功能。蔚來空間大部分在100-200平米之間,蔚來中心都在600-800平米或者更大。
蔚來空間以外,蔚來還有更多形式的線下渠道組合計劃,以實現不同功能,如上圖。
可以看出,蔚來中心、蔚來空間以銷售為主,其他渠道形式以服務為主,等于把4S店的功能化整為零,還有延伸。
蔚來直營服務中心和授權服務中心都是以修車為主。蔚來已經發展出一批授權服務中心,例如北京四惠橋的惠通陸華4S店有一個單獨車間是專修蔚來的。這種現成土地、服務能力的合作再利用對雙方都有利。
功能部分的“延展增值”就是傳統4S店的平行業務,上牌、上保險、貼膜、美容、改裝、賣腳墊等;社區運營就是給用戶搞聚會、做活動。
蔚來一直把服務看做自己安身立命之本,在NIO Power業務獨立后,服務領域需要最大改造的就是線下渠道體系,尤其是渠道體系的降本增效。
秦力洪在溝通會上透露了一組數字:蔚來從成立到現在共支出260多億元,研發占到90多億元;目前有4200多項專利,其中超過一半在申報過程中,已經拿到手的專利接近2000項,與換電體系相關的專利接近500項。
這些投入和專利數能一定程度說明7月31日J.D.Power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體驗研究報告中,ES8的新車質量總體第一、大中型純電動細分市場第一。產品和品牌領域蔚來已有先發優勢,按部就班即可。
更多的創新空間還是在服務領域,就像ES8和ES6的終身免費換電給所有車主一個驚喜、給行業一個驚詫,這種創新能否持續?我們期待蔚來去證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805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