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水分解制氫是常見的制氫方法,其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是析氧反應(OER)。OER可將分子氧從水中釋放出來,這一過程通常較為緩慢,不僅對生產氫氣很重要,對其他很多化學過程也具有重要意義。
(圖片來源:阿貢實驗室)
據外媒報道,由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鈣鈦礦氧化物能夠發生形態演變,有望加速OER。鈣鈦礦氧化物中含有一系列具有相似晶體結構的化合物,通常包括堿土金屬或稀土元素,如在分子式ABO3中,A位中的La和Sr,以及B位中的Co等過渡金屬,與氧相結合。這項研究有助于設計新材料,這些材料可用于制造可再生燃料,也可用于儲能。
鈣鈦礦氧化物可以促進OER,與起到同樣作用的貴金屬(如銥或釕)相比,更具成本效益。然而,鈣鈦礦氧化物不像這些金屬那樣活躍(換句話說,加速OER反應的效率),而且往往會緩慢地發生降解。研究負責人Pietro Papa Lope表示:“了解如何使這些材料保持活躍和穩定,是我們的主要動力之一。我們想探索這兩種特性之間的關系,及其與鈣鈦礦本體性質之間的聯系。”
以往重點研究的是鈣鈦礦材料的整體性質,及其與OER活性之間的關系。現在,研究人員想要進一步探索材料的表面性質,即它與周圍環境發生反應的地方,可能與其他部分完全不同。想象一下,一個被切成兩半的鱷梨,與空氣接觸的地方很快就會變色,但里面仍然好好的。對于了解鈣鈦礦材料的性質,這可能產生重要影響。
在將水分解為氫和氧的水電解槽系統中,鈣鈦礦氧化物與由水和特殊鹽類構成的電解質相互作用,形成支持設備運行的界面。當施加電流時,該界面對于激發水分解過程起著關鍵作用。Lopes表示:“材料表面是影響析氧反應的最關鍵因素,比如需要多少電壓,以及將產生多少氧氣和氫氣。”
在電化學循環過程中,氧化鑭鈷鈣鈦礦的表面演化是通過A位溶解和氧晶格演化形成的,形成了一種具有析氧活性的無定形薄膜。
鈣鈦礦氧化物的表面與其他材料不同,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研究人員表示,一旦進入電化學系統,鈣鈦礦表面就會演變成一層薄薄的無定形薄膜,與初始材料有所不同。
研究人員將理論計算和實驗相結合,以確定在OER過程中鈣鈦礦材料表面是如何演變的。為了得到精確的結果,他們研究了鑭鈷氧化物鈣鈦礦,并在鑭中摻入更活躍的金屬鍶,對其進行調整。在初始材料中添加的鍶越多,表面演化越快,對OER的活性更強。研究人員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在原子分辨率下觀察到了這一過程。研究人員發現,鈣鈦礦中的鍶溶解和氧損失,促進無定形表面層形成。
為了解這些鈣鈦礦材料活躍的原因,最后要探討少量鐵在電解質中起到的作用。研究人員發現,痕量鐵可以促進其他無定形氧化物表面的OER。明確了鈣鈦礦表面會演變成無定形氧化物,就可以明白為什么鐵如此重要。
研究人員Peter Zapol表示:“科學家借助于計算研究,了解鈣鈦礦表面和電解質的有關反應機制。我們重點研究了主導鈣鈦礦材料活性和穩定性趨勢的反應機理。這與以往的計算研究不同,以前通常只關注主導活性的反應機制。
研究發現,鈣鈦礦氧化物的表面演變成僅幾納米厚的富鈷無定形薄膜。當電解質中含有鐵時,有助于加速OER,而富鈷膜對鐵具有穩定作用,能使其在表面保持活躍。
這為設計鈣鈦礦材料提供了新途徑,比如開發更加穩定、更能促進OER的雙層系統。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Elisha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jishu/14422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