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已于當地時間1月5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眾多企業紛紛亮相,展示了大批汽車新技術。此前,蓋世小編已基于各家企業公布的信息做了前瞻盤點,但是鑒于很多企業在展會開幕后發布了很多新技術,所以小編對內容進行更新。
英偉達
DRIVE Hyperion平臺
(圖片來源:英偉達)
英偉達構建的DRIVE Hyperion平臺采用的高性能計算機和傳感器架構能夠滿足全自動駕駛汽車(AV)的安全要求,并將其對外開放。該平臺具有兩個NVIDIA DRIVE Orin系統級芯片提供冗余和故障轉移安全機制,并為L4級自動駕駛和智能駕駛艙功能提供大量計算,專為軟件定義車輛打造,可為汽車制造商不斷改進和創建各種新的基于軟件和服務的車型。
最新一代平臺包括12個最先進的環繞攝像頭、12個超聲波、9個雷達、3個內部傳感攝像頭和1個前置激光雷達。它的架構設計為功能安全,因此如果一臺計算機或傳感器出現故障,則還有一個備份可用,以確保自動駕駛車輛可以將乘客帶到安全的地方。
NVIDIA DRIVE Concierge平臺
(圖片來源:英偉達)
DRIVE Concierge基于NVIDIA DRIVE Hyperion 8而構建,其中包括高性能集中式NVIDIA DRIVE Orin系統級芯片和完整的傳感器體系架構,可提供實時智能服務。
DRIVE Concierge結合了NVIDIA Omniverse Avatar、DRIVE IX、DRIVE AV 4D感知、Riva GPU加速語音AI SDK和一系列深度神經網絡,使客戶對每一次駕駛經歷都滿意。
Omniverse Avatar連接語音、AI、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推薦引擎和仿真。在平臺上創建的Avatar是具有光線追蹤3D圖形的交互式角色,可以看到、說話,并就大量主題進行交談及理解自然說話的意圖。
高通
驍龍數字底盤(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
(圖片來源:高通)
驍龍數字底盤由一整套開放且可擴展的云連接平臺組成,利用統一架構帶來更高的安全性和沉浸式數字體驗,支持下一代汽車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功能升級。汽車制造商可以在其產品線中選擇采用驍龍數字底盤所涵蓋的任一平臺或全部平臺,并通過云端的持續升級為其產品提供高度定制化體驗。
1) Snapdragon Ride?平臺——這一開放、可編程的平臺能夠滿足從新車評價規范(NCAP)到L2+/L3級別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AD)全方位的需求;面向視覺、中央計算和高性能自動駕駛需求,提供可擴展的系統級芯片(SoC)處理器和加速器產品組合;基于Arriver?的一站式視覺軟件棧,即一整套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動駕駛特性和靈活架構,支持汽車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利用Arriver駕駛策略解決方案打造其駕駛策略、泊車或駕駛員監測軟件棧和先進導航功能。該平臺還提供對先進特性、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SOTIF)和系統架構能力的全面支持。
2) 驍龍?座艙平臺——助力汽車制造商把握變革車內體驗的機遇,提供全新服務,通過高度可定制并始終連接的SoC和虛擬化軟件解決方案,打造多顯示屏、多攝像頭、頂級音頻、視頻和多媒體體驗,以及能夠同時安全地滿足消費者和安全生態系統需求的混合關鍵環境。
3) 驍龍?汽車智聯平臺——助力汽車制造商打造強大的LTE和5G聯網服務、蜂窩車聯網(C-V2X)、Wi-Fi、藍牙和精準定位能力,全面支持汽車與云端、其他車輛以及周圍環境間的安全連接,滿足對于更加安全、更具沉浸感的駕乘體驗日益增長的需求。
4) 驍龍?車對云服務——通過面向全新盈利模式設計的預集成軟件和服務平臺,為汽車廠商提供靈活的特性組合和性能升級以及全新功能。
Snapdragon Ride視覺系統
(圖片來源:高通)
Snapdragon Ride?視覺系統,該系統擁有全新的開放、可擴展、模塊化計算機視覺軟件棧,基于4納米制程的系統級芯片(SoC)打造,旨在優化前視和環視攝像頭部署,支持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AD)。Snapdragon Ride視覺系統集成了專用高性能Snapdragon Ride SoC和Arriver下一代視覺感知軟件棧,采用已經驗證的軟硬件解決方案,提供多項計算功能以增強對車輛周圍環境的感知,支持汽車的規劃與執行并助力實現更安全的駕乘體驗。
Snapdragon Ride視覺系統集成業界領先的Arriver?視覺軟件棧,緊跟汽車制造商和監管機構以及全球安全評級機構的要求。該系統支持諸多特性的定制化,包括:
1) 業界領先的計算機視覺采用了已成功量產四代并擁有超過十年研發積累的攝像頭感知軟件棧;獲得了最高性能評級并且助力汽車制造商在2021年的最新歐洲新車評價規范(Euro NCAP)中達到五星安全評級
2) 高性能且具備豐富特性的解決方案為車輛提供增強的周圍感知而打造,包括但不限于車道標志、交通基礎設施和護欄等靜態幾何形狀;車輛等動態物體;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等弱勢交通參與者;以及符合全球監管要求的交通標志識別,均基于定制神經網絡架構開發的800萬像素大視野廣角攝像頭
3) 開放式可定制化系統軟件開發套件(SDK)支持開發并集成駕駛策略和駕駛員監測解決方案以滿足特定要求
4) 驍龍?高能效架構以極低功耗提供行業領先的性能
5) 前視攝像頭視覺系統擴展加入近距離泊車攝像頭感知,從單焦距到多焦距視覺系統以提高物體檢測水平,同時支持基礎和先進的安全特性
6) 專用工具包專為車內電子控制單元(ECU)開發設計,可作為向L2-L3和更高級別應用擴展的參考系統;包含安全操作系統(OS)和管理程序,以及ADAS和人工智能(AI)工具的汽車中間件,其中包括復雜的神經網絡架構搜索(NAS)
7) 支持汽車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利用Snapdragon Ride SDK設計并開發解決方案;支持靈活自選組件,包括面向定位的傳感器和地圖
8) 支持面向未來的功能:軟件平臺正通過敏捷軟件開發流程不斷演進以滿足行業需求,同時硬件平臺支持生態系統開發和OTA升級以持續獲得增強特性
德賽西威
第4代智能座艙系統
(圖片來源:高通)
德賽西威與高通技術公司宣布將基于第4代驍龍?座艙平臺共同打造德賽西威第4代智能座艙系統,該系統具備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引擎、多傳感器處理和豐富網絡連接能力,旨在為汽車制造商提供領先的數字化座艙解決方案,為用戶帶來更安全、舒適和高效的出行。
在第4代驍龍座艙平臺領先的計算、AI、圖形圖像和多媒體性能支持下,德賽西威第4代智能座艙系統可支持領先的多屏聯動、音效處理和AR等技術,為用戶帶來豐富的沉浸式交互體驗。該系統改變了傳統汽車座艙單模的交互方式,將視覺感知、語音感知、交互行為等多個維度進行融合,實現智能化、場景化的多模態融合體驗;此外,德賽西威第4代智能座艙系統還將成為乘客與車輛智能連接的重要平臺。
作為驍龍?數字底盤?技術重要的組成部分,第4代驍龍座艙平臺通過強大的性能和靈活的軟件配置,滿足智能汽車對分區或域在計算、性能和功能性安全方面的需求,帶來高性能計算、豐富的圖形圖像和多媒體、高度直觀的AI體驗、情境感知和安全增強功能以及沉浸式音頻等多樣化功能,旨在滿足駕乘者不同的偏好,提供卓越的車內用戶體驗以及安全性、舒適性和可靠性,為汽車行業數字座艙解決方案樹立全新標桿。
英特爾Mobileye
EyeQ Ultra計算平臺
(圖片來源:英特爾)
Mobileye推出EyeQ Ultra,一款專為端到端自動駕駛而打造的單封裝自動駕駛汽車集成芯片超級計算平臺。EyeQ Ultra的性能相當于10片EyeQ5的性能之和,這標志著EyeQ系列系統集成芯片的一次巨大飛躍。借助5納米制程工藝,EyeQ Ultra可以滿足L4自動駕駛的所有需求和應用場景,同時避免了將多個系統集成芯片組合而產生的額外能耗和成本。與前代EyeQ一樣,EyeQ Ultra與Mobileye軟件進行了協同設計,使該款芯片在不犧牲性能的情況下實現了極高的能效比。
EyeQ Ultra采用了一組包含四類專有加速器的設計,每一類都針對特定任務而設計。這些加速器與其它CPU、ISP和GPU相配合,構成了一個高能效的解決方案,能夠同時處理來自兩個傳感子系統(包括一個純攝像頭子系統和一個整合了雷達和激光雷達的子系統)以及車輛的中央計算系統、高精地圖和駕駛決策軟件的輸入數據。EyeQ Ultra的算力僅為176 TOPS,但其能效比遠高于其它自動駕駛汽車解決方案,這意味著EyeQ Ultra能夠以合理的成本提供消費級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性能。
EyeQ Ultra針對能效進行了優化,能夠充分釋放自動駕駛汽車的潛力,減少道路擁堵,讓道路更安全。
Ouster
DF系列激光雷達傳感器
(圖片來源:Ouster)
DF系列專為汽車應用打造,是包含短程、中程和遠程固態數字激光雷達傳感器系列,可在整個視場內提供均勻的精確成像,而不會產生運動模糊。該系列包括用于自動駕駛和防撞的突破性遠程傳感器。
Ouster還在霧、雨和振動的模擬測試條件下展示了由其新型L2X芯片賦能的OS系列掃描激光雷達,以證明其在惡劣天氣和具有挑戰性的操作環境中的性能、可靠性和耐用性。
采埃孚
乘用車L3自動駕駛系統
(圖片來源:采埃孚)
采埃孚與VinFast聯手推出首款乘用車L3自動駕駛系統。采埃孚將成為VinFast關鍵的系統合作伙伴,為其提供多款攝像頭、雷達和激光雷達傳感器,通過傳感器智能融合技術接入到先進的采埃孚中央控制單元中。VinFast和采埃孚將前期量產L2+自動駕駛功能,而后共同致力于開發更高級別的量產功能,如交通擁堵巡航(TJP)、高速公路駕駛巡航(HDC)和自動代客泊車(AVP)等。
車輛運動控制高性能計算平臺
(圖片來源:采埃孚)
采埃孚推出了其下一代高性能計算平臺——車輛運動域(VMD)控制器。VMD控制器是一種中央計算機,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底盤平臺、車輛運動和車身功能,下一代的軟件定義汽車、未來域以及區域車輛電子電氣架構。該車輛運動域(VMD)控制器旨在整合車輛的跨域功能,包括車身和動力系統管理,并支持獨立功能,同時利用單一控制器實現智能化車輛運動控制,從而降低復雜性。VMD控制器所提供的軟件定義的車輛動態實時功能和應用具有55,000 DMIPS(每秒draystone百萬條指令)的高性能閾值。
可擴展、模塊化的電機逆變器架構
(圖片來源:采埃孚)
采埃孚開發出了一種具有高度可擴展性、模塊化的逆變器架構,可以最大限度地確保整車制造商在400伏和800伏兩個電壓等級的電機中進行靈活的選擇。新的電機逆變器架構將先進的逆變器設計、下一代功率半導體和高度智能化的軟件算法相結合。模塊化逆變器平臺脫離了預設半導體的技術局限,其設計不僅可以幫助汽車制造商實現從硅到碳化硅的技術過渡,同時也為順應未來的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趨勢做好了準備。
法雷奧
熱管理系統
(圖片來源:法雷奧)
電池快速充電會急劇升高電池溫度。為了抵消這種熱效應,法雷奧開發了冷卻技術,可根據充電強度和速度進行調整。法雷奧還設計了電池運行時所需的所有熱控制技術。這對于維持電池的續航里程和使用壽命至關重要。車內的加熱、除霧和冷卻都會消耗能量,從而降低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為解決這一問題,法雷奧開發了多項創新技術,在不影響續航里程的情況下為乘客提供更高的舒適性。
FlexHeater智能加熱器
(圖片來源:法雷奧)
這是一種全新的座艙表面加熱技術,配合智能空氣加熱系統,與傳統加熱系統相比,搭載四名乘客耗電減少25%,駕駛員單獨駕駛時耗電減少50%。實現這種效率要將此技術(用熱輻射同時為車艙內壁和乘客供熱,避免大量熱損失)與法雷奧的智能熱控制算法結合起來。FlexHeater的輻射面板薄而柔軟靈活,無論座艙內襯用何種材料構成(塑料、織物、皮革、木材等),它都可以輕而易舉地集成進去。
當車輛中的乘客有不同的熱需求時,例如在共享車輛中,智能和個性化控制就尤為重要。在出租車中,它能快速、高效且安靜地為不同的乘客匹配相應的舒適度。后座上的小孩甚至不需要(或不能)表達其需求,自適應系統就可以提供必要的舒適度。它可為每位乘客相應地調整功耗,沒有任何損失,有助于提高車輛的行駛里程。
第三代掃描激光雷達
(圖片來源:法雷奧)
憑借其所使用的激光系統,這款激光雷達可檢測到200米開外肉眼、攝像頭和雷達所看不到的物體。它可以識別道路上的所有物體,甚至可以通過測量雨滴的密度來計算正確的制動距離。它還能使用算法來預測周圍車輛的軌跡并相應地觸發必要操作。憑借其獨特的感知和分析能力,車輛可以自己掌控駕駛,包括在高速公路上以高達13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除了將要搭載的車輛外,法雷奧第三代激光雷達還可以提醒其它車輛注意道路上的危險,使得每個道路使用者都能從其卓越的感知能力中受益匪淺。
eDeliver4U無人配送物流車
(圖片來源:法雷奧)
法雷奧eDeliver4U無人配送物流車是一款實現最后一公里無人配送的物流車。這款全電動汽車集合了法雷奧的多項技術。其動力總成系統基于純電動48伏平臺,除電機外,還集成了逆變器、減速器、電流轉換器和車載電池充電機,其自動駕駛系統使用了集成到法雷奧出行套裝中的技術。
該物流車配備了大量傳感器,使其能夠分析周圍環境。這些傳感器從始至終都要保持潔凈。法雷奧利用其在雨刮系統上的專業技術設計了傳感器清潔系統,確保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在所有季節、所有天氣狀況及所有路況下始終保持清晰的視野。法雷奧設計的多個全自動系統,使用節省清洗液的噴嘴或離心鏡頭蓋,清除阻礙傳感器視覺的所有污染物。
法雷奧eDeliver4U無人配送物流車的原型車可以在交通密集而復雜的城市環境中以約12公里/小時的速度自主行駛。它可以在兩次充電之間行駛100公里,而不會排放任何污染物。
麥格納
全新純電動互聯動力系統EtelligentReach
(圖片來源:麥格納)
麥格納的全新純電動互聯動力系統EtelligentReach包括兩個電機、逆變器和變速箱,并通過先進的軟件,最大限度地提升車輛的續航里程和驅動性能。受益于eDrive技術進展和整體車輛開發方法,EtelligentReach的續航里程增加多達145公里,比該領域的某些量產BEV車型提高了30%。
EtelligentForce動力系統
(圖片來源:麥格納)
EtelligentForce是一款用于皮卡和輕型商用車的電池電動全驅動力系統,旨在不影響車輛有效載荷或牽引力的情況下保持整車能力。
EtelligentForce前部采用麥格納eDrive技術,后部采用eBeam電動梁軸。該系統專為高有效載荷車輛設計,能夠牽引14,500磅。它還可以從后eBeam提供高達430 kW的總峰值功率,250 kW來自后方的eBeam和180kW來自前方的eDrive。該解決方案無需對車輛進行架構更改,并且可完全定制,以便汽車制造商優先考慮關鍵性能屬性。麥格納的eBeam取代了傳統梁軸,非常適應現有的懸架和制動系統,并避免對現有卡車平臺進行重新設計,大大降低成本。
博世
博世展示車:
(圖片來源:博世)
未來,越來越多的車輛將采用電動方式,因此會與其他道路使用者及其周圍環境的聯系逐漸變得緊密,并為乘員提供個性化的、基于云的服務,例如駕駛員警報或道路狀況更新。該展示車將展示博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廣泛的軟件和硬件知識。例如,博世正為未來電子架構開發的中央計算機。這些車載計算機將用于輔助和自動駕駛、控制車輛運動以及座艙功能和車身電子設備。
虛擬遮陽板
(圖片來源:博世)
該產品是一種透明的LCD數字遮陽板,可替代傳統遮陽板,從而避免折疊,不影響駕駛員的視野。該虛擬遮陽板連接到內部監控攝像頭,可檢測駕駛員的眼睛位置。基于人工智能算法,該虛擬遮陽板會分析這些信息,并只使擋風玻璃上能影響駕駛員視線的部分變暗,但其余部分保持透明,從而使駕駛員對道路的視野暢通無阻。
Innovusion
獵鷹激光雷達
(圖片來源:Innovusion)
Innovusion展出了其即將量產并搭載于蔚來首款旗艦轎車ET7上的圖像級超遠距激光雷達獵鷹(Falcon)。作為一款可靠的圖像級激光雷達,Innovusion獵鷹(Falcon)的探測距離最遠可達500米,其高質量點云數據,可大大降低對于整車算力的要求,助力整車廠商實現高水平的輔助駕駛功能。且獵鷹(Falcon)支持按需定制,可根據不同需求定制并集成到不同車型上。
圖像級中短距激光雷達Robin
(圖片來源:Innovusion)
與此同時,Innovusion首款圖像級中短距激光雷達Robin全球首次亮相,其與獵鷹(Falcon)的全新組合,也將為整車周邊的全方位感知方案建立更有效的安全及性能保障。該產品采用了最前沿電子和光學技術,可以集成到車輛的側翼板、前燈、尾燈或保險杠上,其高度僅35毫米,憑借其高度緊湊的設計,大大方便了客戶集成。
LeddarTech
LeddarEcho?激光雷達仿真軟件
(圖片來源:LeddarTech)
ADAS和自動駕駛傳感技術供應商LeddarTech與仿真和驗證解決方案供應商dSPACE聯合推出了面向Tier1傳感器和感知系統開發人員的LeddarEcho?激光雷達仿真軟件。LeddarEcho使用dSPACE傳感器真實感模擬器AURELION?,通過為軟件在環(SiL)和硬件在環(HiL)應用提供高保真汽車前向激光雷達傳感器模型,模擬激光雷達傳感器在不同階段的運行。
使用LeddarEcho激光雷達仿真軟件,客戶無需組裝整個系統,就可模擬不同的傳感器概念和組合,并驗證傳感器設計需求。
此外,通過仿真模型提供有價值的數據,LeddarEcho還支持感知系統的高效開發,包括傳感器選擇、平臺架構,以及數據采集和標注。這些任務的基本功能由新的dSPACE解決方案AURELION提供。AURELION用于傳感器現實模擬,支持復雜的基于物理的傳感器模型,并可實現逼真的可視化。通過加快開發周期、簡化設計過程、縮短上市時間和降低總體開發成本,LeddarEcho為使用前向激光雷達的汽車ADAS和自動駕駛應用開發傳感和感知解決方案帶來了顯著的好處。
LG電子
車載信息娛樂概念LG Omnipod
(圖片來源:LG電子)
LG電子推出自主開發的專為自動駕駛汽車定制的全新車載信息娛樂概念LG Omnipod,可將座艙轉變為生活空間,使得乘客可在艙內工作、看電視、鍛煉或體驗虛擬露營。
該全新移動出行概念解決方案可使人們的生活空間進一步延伸,使座艙變為家庭辦公室、娛樂中心或休息室。該概念還會展示通過智能手機或向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服務LG ThinQ應用程序使用語音控制車載信息娛樂系統。
HERE Technology
HERE Navigation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HERE)
HERE Navigation是一個完整的、以云為中心的下一代嵌入式導航解決方案,適用于乘用車、電動汽車、商用車和卡車。該方案可提供高級導航功能集,具有易于定制的用戶體驗(UX),利用云技術提供實時地圖,并將新功能(包括第三方服務)靈活部署到汽車中。
三維激光雷達數據庫HERE Lidar Data
(圖片來源:HERE)
該數據庫能以高保真方式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捕獲數百萬公里的道路及其周圍環境信息。激光雷達數據具有強大的3D建模功能,可實現代表現實的“數字孿生”。HERE Lidar Data使用戶能夠創建代表現實的“數字孿生”,以識別、分類和定位激光雷達點云內相對精度在 2厘米范圍內的對象。HERE Lidar Data支持著色功能,可為每個點注入RGB值,以改善點云中真實世界對象的視覺對比度。
禾賽科技
半固態激光雷達AT128
(圖片來源:禾賽)
禾賽AT128是一款面向ADAS前裝量產的長距半固態激光雷達,也是市場上唯一同時滿足遠距(200m@10%)和超高點頻(153萬每秒,單回波)的車規級前裝量產激光雷達。禾賽AT128通過芯片化128通道的固態電子掃描,實現了“真128線”的結構化掃描,避免了二維高速機械掃描對產品可靠性和壽命帶來的影響的同時,實現了點云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完整視場角無拼接均勻分布,形同攝像頭的結構化數據可以給后期算法帶來非常大的便利。
目前,AT128已獲得包括理想、集度、高合、路特斯在內的多家頂級汽車廠商總計超過數百萬臺的定點,將在2022年大規模量產交付。
車規級128線超廣角近距激光雷達QT128
(圖片來源:禾賽)
這是一款為L4級robotaxi和robotruck等自動駕駛應用打造的補盲雷達,擁有105°超廣垂直視場角,能夠清晰地識別車身周圍近距離的人和物體。QT128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量產交付。
1)105度垂直視場角,為同類產品之最。通過傾斜安裝,可以完全覆蓋車身盲區,錐形桶、小動物等低矮障礙物,同時也能探測到立體車庫、高樓等高處。
2)QT128具有128條垂直線數,是上一代架構的兩倍。通過線數分布設計,QT128加密區域的最小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均為0.4度,幾乎已經達到了長距主雷達的分辨率水平,即使是小如乒乓球的動態運動過程也能被QT128精準捕捉。
3)高質量反射率信息。QT128相比上一代架構增加了有效的反射率信息,并且保證了很高的精度,大大提高對于車道線、標志牌,以及其他物體的識別分類能力。
4)車規級可靠性。QT128從設計到驗證均遵循了車規產品開發流程,可靠性測試按照頂級OEM標準嚴格執行,擁有超高可靠性及更長的使用壽命。
KYOCERA SLD Laser
LiFi系統
(圖片來源:KYOCERA SLD Laser)
激光光源商業化企業KYOCERA SLD Laser推出世界上最快的LiFi(可見光通信)系統,其傳輸速度為90 Gbps,數據速率是5G的100倍。
KSLD的DataLight LiFi創新技術利用其雙發射可見光和紅外LaserLight?光源,可使客戶實現智能照明系統商業化,包括空間動態照明、夜視照明、精確傳感和3D LIDAR以及光功率傳輸的功能。DataLight引擎可以根據客戶特定應用程序進行配置,并且具有優化性能,可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
OMNIVISION
5MP RGB-IR全局快門傳感器
(圖片來源:OMNIVISION)
半導體解決方案開發商OMNIVISION宣布推出首款用于車內監控系統(IMS)的5MP RGB-IR全局快門傳感器OX05B1S,隸屬于其Nyxel?近紅外(NIR)技術系列。該傳感器的像素尺寸僅為2.2μm,NIR靈敏度為940nm,可在極低光照條件下實現最佳性能。此外,該傳感器具有廣闊視野和足夠像素觀察駕駛員和乘員。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劉麗婷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jishu/16554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