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自動駕駛汽車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識別行人、其他車輛以及潛在的障礙物后,就能夠在城市街道以及交通不太繁忙的環境中行駛。這一切都是在人工神經網絡的幫助下實現,人工神經網絡通過訓練之后,能夠模仿人類的視覺感知系統,“看到”車輛周圍的環境。
不過,與人類不一樣,采用人工神經網絡的車輛并沒有過去的記憶,無論以前在某條路上開過多少次,其總是處于第一次看到世界的狀態中。在惡劣天氣條件下,這一點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因為汽車將無法依賴傳感器,實現安全駕駛。
據外媒報道,美國康奈爾大學安?S?鮑爾斯計算與信息科學學院(Cornell Ann S.?Bowers College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he College of Engineering)的研究人員同時發表了三篇論文,其中闡述了通過為汽車基于之前的經驗創造“記憶”,讓其在未來行駛導航中利用該記憶,從而克服以上限制。
研究人員駕駛數據收集車(圖片來源:康奈爾大學)
安?S?鮑爾斯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Kilian Weinberger表示:“根本問題就是,我們能夠從重復的經歷中學習嗎?例如,一輛汽車的激光掃描儀第一次從遠處感知到一棵形狀奇怪的樹時,可能會誤認為這棵樹是行人。但是,一旦距離夠近,就能夠清楚物體的種類。因此,在第二次駛過同樣的樹時,即使在霧天或雪天,汽車有望學會正確識別這棵樹?!?/p>
該研究小組的博士生Katie Luo表示:“事實上,人們很少會第一次在一條路上行駛。你自己或者其他人最近都開過這條路,所以收集和利用這些經驗是很自然的事情?!?/p>
在博士生Carlos Diaz-Ruiz的領導下,該研究小組通過駕駛一輛裝有激光雷達(光探測與測距)的車輛,在18個月的時間內,在伊薩卡及其周圍15公里的環路上反復行駛了40次,從而匯編了一個數據集。此次旅行捕捉了各種不同的情況:(不同的道路:高速公路、城市、校園)、不同的天氣(晴天、雨天、下雪天)以及一天中不同的時間。研究小組將該數據集命名為Ithaca365,其中擁有超60萬個場景。
Diaz-Ruiz表示:“其故意將自動駕駛汽車暴露在關鍵挑戰之一:糟糕的天氣條件中。如果街道被雪覆蓋,人類可以依靠記憶,但是沒有記憶的話,神經網絡就會遇到很大的麻煩?!?/p>
HINDSIGHT是一種利用神經網絡、在車輛經過物體時,計算物體描述符的方法,然后其可以將此類描述壓縮,并被該小組命名為SQuaSH(空間量化簡短歷史)特征,并被存儲在一張虛擬地圖上,與存儲在人類大腦中的“記憶”類似。
研究人員表示:“此類信息可被當作特征,添加到任意基于激光雷達的3D物體探測器中。之后,可以聯合訓練探測器和SQuaSH特征,無需任何額外的監督或人工注釋,后者既費時又費力?!?/p>
雖然HINDSIGHT仍然認為人工神經網絡已被訓練,可用于探測物體,并且得到創造記憶的能力之后,得到了增強,不過MODEST(短暫移動物體探測與自我訓練)則發展得更遠。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讓車輛從頭開始學習整個感知過程。一開始,車輛的人工神經網絡從沒有接觸過任何物體或者街道。通過多次行駛過同一路徑,汽車可以了解到環境中哪部分是靜止的,哪部分是移動的物體。慢慢地,其能夠教會自己其他交通參與者都有什么,忽視什么東西是安全的。
然后,該算法可以可靠地探測此類物體,甚至在之前沒有重復行駛過的道路上也可以做到。
研究人員希望,上述兩種方法都能夠大幅降低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成本(目前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仍然嚴重依賴昂貴的人工注釋數據),還能夠通過學習之前最常行駛過的路徑,讓自動駕駛汽車更高效。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Fairy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jishu/17833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