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訊:”國內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較多,有些企業急功近利,追求短期的利潤,在深層次的研究方面不夠充分”,1月5日下午,工信部電子信息司電子基礎處處長彭紅兵在”2011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路線圖”上發表演講時表示。
彭紅兵表示,國內鋰離子電池產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起步,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產業規模逐步擴大,工藝技術不斷提升。據中國化學與武力電源行業協會統計分析,2010年國內生產鋰離子電池約16億只,占全球產量的32%。
國內的產業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主要是在廣東、山東、江蘇、天津等地區,最聚集的地區是廣東。國內主要產品50%用于出口,因為很多企業在國內設立一些合資企業,2012年預計可以達到40億美元,國內的四強是力神、比亞迪、比克、ATL,這幾家聚集度比較高,占國內的36%。
同時,國內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彭紅兵說,有些企業急功近利,追求短期的利潤,在深層次的研究方面不夠充分;其他的包括關鍵材料、裝備等等的水平,特別是涉及到動力電池行業,安全性、可靠性方面,還沒有開展更多深入研究。另外,標準的檢測體系,目前是相對比較紊亂。
如何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彭紅兵表示,在新能源汽車包括整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都有相關的規劃。工信部主要圍繞著《工業轉型升級”十二五”規劃》和《電子信息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按照《工業轉型升級投資指南》的要求,著力加強行業統籌規劃,積極實現產業發展的科學布局和規范管理,加大對地方發展鋰離子電池產業的規范和引導,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
彭紅兵認為,建設標準體系和檢測評估體系是支撐整個電池行業發展的基礎,也是目前相對比較薄弱的環節,在未來的鋰離子電池產品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加大評估力度,保證產品未來大規模的市場應用,提供安全可靠的平臺。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1037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