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們更深的印象是他PPT里面會掉錢的樹。我想可能歐陽總經理趕上了國家政策的機遇。再一個,我們在探討整個電動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即便是在充分發揮國家或者是民族的優勢,可能將來還有一些事情我們確實需要采取他的支持,來進行借鑒。下面我們請《人民公交》編輯部的副主任顧建國來介紹一下日本新新元汽車的發展戰略,以供參考,謝謝。
《人民公交》編輯部副主任顧建國
顧建國:我們這次這個活動讓我也來交流一下我們公交行業的情況,后來我提了一個建議,我說我們國家發展電動車,我們公交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沒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所以我今天我分兩塊部分,一個是從《次世代自動車戰略2010》,這個書列舉了他們日本的日本下一代汽車發展的戰略,日本經濟產業省相當于我們國家的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幾個部的合成,它全部管這些事。第二個內容就是我們看到它的新能源戰略以后,我們應該引起哪些思考?
這些內容,其中這些思考內容也看到,日本在這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還有它的成果是什么?這個因為時間關系,我就不把它分段,我就按照這個秩序大概講一下,這些內容應該是包括在下邊的。
發展新能源汽車要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戰不殆。魯迅儉省有一篇文章就說,可以看看帝國主義的作品,這就是古語所說的知己知彼,所以我們今天就看看日本是如何發展新能源電動汽車的。
他是今年4月12日發布了《次世代自動車戰略2010》,下面有一個次世代自動車戰略研究會,就是剛才那本書,這個戰略研究會還有下面三個分會,有一個是叫自動車全體整體戰略,一個是電池戰略,還有一個是基礎設施戰略。它這個研究會的名單我看了一下,是由136個人組成,主要包括日本的汽車制造企業和日本的電池制造企業以及科研機構、院校和他們經濟產業省的官員,是這幾方面。
這個戰略一共分六個部分,這六個部分就是總體戰略、電池戰略、資源戰略、基礎設施、系統戰略、國際標準化戰略,我就把這幾個戰略簡單給大家做一個介紹。這個戰略概括起來是有他的戰略目標,有他的實施方法。
1、總體戰略的目標是抑制全球變暖,高效節能,和使日本成為下一代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以及產品和系統輸出的基地,目標定在不但要研究,而且要向全球輸出他的技術。
然后他在汽車上的定位就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要達到50%,也就是每兩輛汽車里面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還有到2020年,先進環保型車達到80%,這個所謂先進環保型車是指的,我看它資料是新能源汽車加上環境性能特別優秀的傳統內燃車,傳統內燃車包括清潔型的燃油車,還有其它的等等這些東西,另外就是要實現燃料的多樣化,還有就是零部件產業的較附加值化,還有促進低碳產業發展。
他在資料里面列舉了他目前存在的一些優勢以及跟海外的對口,我因為時間關系,我只把他對自己所做出的優勢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優勢1、鋰離子電池主要材料的市場占有率,他自己評價,到現在為止正級材料要占全球市場的78%,負級材料幾乎占全球市場的100%,電解液占76%,隔膜基材占75%,所以還要研究這些材料來實現,否則要依賴他的進口,這也是我們國家對他有研究的,是我們國家生產高水平的鋰離子電池是要有依賴日本、韓國的一些輔助材料,其中我們看日本給自己評價,他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我們看都是在75%以上,是這么一個水平。當然,他也做了對比,他說國外也在發展,中國也在提高,他只是說現在是這個水平。
優勢2、擁有純電動、混合動力,還有PHEV高水平的電池開發與制造技術。
在安全、品質、性能方面具有高可靠性,并且具有可信賴的檢測與評價技術。
電池的產業化、商業化,他說他已經實現了。
然后是混合動力的汽車占有率將近100%,我們在上午的大論壇,包括我們下午的論壇,尤其上午的論壇,政府部門和我們學者談,我們都避開混合動力,總想躲開混合動力,是因為日本確實是找到了混合動力,他占有市場的占有率將近100%,他是一個99.99%幾的,他自己說100%,我們也給它概括為100%。
還有電池制造設備與技術領先,我想他不是吹,因為他是給他們政府,和全國定的一個戰略定位,這個定位他要評價自己是一個什么位置,然后他也要有挑戰,剛才一個圖片就是說他海外有挑戰,那這個挑戰是什么?我們看了一看,也無非是來自于我們中國的發展,也意識到危機,來自于歐洲的發展,來自于美國的壓力,這也是有,但是他仍然是認為他還是能夠具有高水平的。
優勢3、通過混合動力的研發,形成了技術比較成熟的能量管理系統。我們一再強調電池的壽命和管理系統,他在這方面已經形成了。
下面包括電機、逆變器、電池等的綜合控制技術。
鋰離子電池管理系統市場占有率88%。
具有整車與電池企業密切結合的綜合研發實力。也就說在日本,他們的生產企業和電池之間的他們那種密切結合的綜合研發能力,他認為是具有一定的產業水平。
優勢4、真正意義上的純電動汽車率先實現產量化而成為先驅。
優勢5、電動產業鏈的合作體制已經比較完善、成熟,他認為他國內的產業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其中里邊解釋道純電動和混合動力的情報交流、產品實際驗證等全面展開,產業化模式等正在研究,正在進行。
然后,這兒有一個圖片,在做這個資料的時候,做下一代指南的時候,他也有一些補充材料,這就是他的研究成果,那這個研究成果。我給大家解釋一下,縱軸是表現車大小的程度,橫軸是你行駛的能力,這樣我們在圖上面可以看到,我們現在這兒畫的,我鼠標點的這個位置叫電動車領域,這個電動車領域適合什么?適合近距離的、市區的,后邊還有一個,這個我研究一下是什么概念呢?是我們一直在研究電動車的商業模式是什么模式?電動車賣給誰?他還要建立一個使用電動車的一個社會的群體,這個群體后邊我要介紹,要長期適用,什么樣的人要長期依賴于電動車。
第二個,粉紅色的區域是車的起重可以逐漸增大,它可以里程延長,那就是柴油,有汽油,有CNG,還有燃料,說的這些燃料不是單一燃料,是這些燃料里納入混合動力,你的柴油車在做混合動力,他要把這些燃料,這些環保型的清潔能源也納入到混合動力來,這是他要真正進行市場導入。
第三個就是黃色的,它的行使里程來講是這么考慮的,這是他做的這本書的補充材料,里面列的一張圖。
緊接著我們就看一下它所謂的下一代先進環保型汽車的構成,剛才提到2010年要達到的所謂先進環保型汽車有哪些構成?左邊這張圖是指的混合動力,以這個為主的。右邊這一部分是指的什么呢?指的是他要讓傳統燃料的汽車達到他所確定的一個環保的水平。那么他的環保治療是什么?我找了一些其它資料來驗證他所說的環保治療,環保治療,就是我看到的這個,就是他先定的一個,就說5%,右下角這個,這個概念相當于什么?相當于1974年的標準,就是碳氧化物的排放。下邊紅色的這條線,就是他一個長期的,未來做環保型車型的指標。
這個也是,這是顆粒物的排放,也是,只有74年的1%,它分成幾個階段,100%降到36%,降到26%,降到4%,是這么一個狀況,以后就是0%,這是我理解他真正意義上所謂的環保型車,柴油車要抑制到什么水平?要抑制到這個程度。
然后他還做了一個研究,什么樣的車適合電動車?不同用途的車輛在實現電動化的適用性分析,這個分析里面我們看左下角,垂直軸是行駛的里程,豎直軸是車輛重量,它公交車大量發展,或者是中型車還是用柴油混合動力,這是他做的一個分析,汽油車的混合動力將應用非常廣泛,所以這是日本大力推廣的,為什么大力推廣?小轎車的混合動力,正是因為他有這么一個研究,實際是他的一個研究成果。
這是他從2010年到2030年的發展規劃,從2020年到2030年是指傳統燃料的,而且是環保型車的比例,80%以上。下面混合動力是15%,混合動力汽車是10%到15%,然后是20%到30%。
我們再看這張圖,這張圖是日本2010年到2050年汽車市場的份額預測,這個份額預測我們可以看出來,綠色的表示是傳統內燃車,然后粉紅色的,深色的是純電動車,然后這個淺的粉紅色,25%,這個是它的混合動力車,然后還有7%、13%、14%,這是外充電電動車,我們從這個看,在新能源里邊混合動力車占的比例還是比較大一點。
日本的能源利用方向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個思路呢?他也不是不發展,他是發展混合動力汽車,然后充電式混合動力,然后就是純電動車。這個他也提出了定位,就定位于面向我們亞洲的市場,面向這些國家也需要減碳排放,然后又需要低價格的小型車,然后他的燃料改制,是要以液體燃料,把現有的燃料進行液化,用這樣的技術。
這是一個能源利用的技術路線,我們看到上面這一行是混合動力汽車,起步早,而且要一直延伸到2030年,然后純電動汽車它的起步是從2010年之前開始的。然后第三行是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第四行是燃料電動車,然后下邊還有生物燃料,還有清潔柴油發動機,還有最后一行是智能交通系統,智能交通系統在日本是還要把它列為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我們一方面在搞環保車,一方面也要節能減排,他認為這個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右下角有一個資料,其中有一項就是要使卡車在高速路上行駛的時候要像大雁一樣排成隊,距離一致,是用這樣的方法。我是在09年看到這個資料,但是今年年初我看到他下一代的戰略方針以后,我發現他這里邊也列進來了,然后我就設法搜索他現在對這個研究到什么程度?然后就發現10月8日日本新聞報道,10月6日他們在一個現場做了一個三輛車的,25噸的車間距15公里,時速80公里,第一輛車有人駕駛,第二輛、第三輛沒有人駕駛,做了試驗,他的目標是要使這個車的間距變成四米,然后使第二輛車和第三輛車節油達到15%,這是一個不得了的數字,然后利用它的通訊性和定位系統等等,還有聯動性,來解決它整個的行使間距,和遇到障礙緊急制動等等,他做了一個現場試驗,是在一個試驗場做的。
第三個電池戰略,他的目標是要確保世界前沿的電池研究、開發、制造技術,不斷提高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標準型的嚦嚦里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鋰離子銅電池、全固體鋰電池)的開發,然后實現掂對(包括外充電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效果,再一個就是實現電池的循環利用和相應的環保,這個電池的研究與開發目標是2006年公布出來的,他的研究開發目標是什么呢?我們看2006年8月份,他制定的汽車動力電池研究與開發目標計劃,這個目標計劃我們看,目前的現狀,2006年當時是1的性能,到2030年要使它的性能提高7倍,要使它的成本降低成現在鋰離子電池的1/4,也就是我們現在一個電動公交車40萬的話,到那時候就變成1萬塊錢,到2015年叫先進型電池,到2030年叫創新型電池。
這是改良階段的電池性能表,這個表回頭大家可以得到電子版,我就不再一一揭示了。還有創新型電池的計劃。
未來汽車動力電池生產能力的預測,灰色的是日本企業,綠色的是日本以外的企業,到2015年他認為有這么大的比重,仍然可以占到全世界的一半。
我們有一個補充材料,今年的11月17日,《標志性鋰離子電池已經啟動》為題發出報道,他說電動汽車所需要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必須采用金屬空氣型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銅電池和全固體型鋰電池等標志性動力電池。他說如果采取目前的辦法,只能達到300%到400,所以說得換一個思路,解決將來純電動汽車產業化和商業化的問題。
那現在我們又找到這份資料,這份資料就說現在的電池200WH/KG,如果采用鋰離子電池可以達到2500WH/KG,我們看我們的競爭對手他們在想什么做什么?我們可以看到一部分。
第三個是資源戰略,資源戰略還是要確保稀有金屬,包括鋰、稀土、鉑材料的供給,然后還要通過產學研的方式降低對鋰電池、鉑等稀有金屬使用量的技術,同時構建完善的資源循環系統。
資源戰略性對計劃一,是電池與電機技術的開發。這里面一個是鋰離子電池,他認定2030年到2050年鋰離子電池將長期廣泛地使用。
第二個行動計劃,確保戰略資源。戰略資源其中包括一個是推動國會修改法律,推動日本的民營企業上海外采礦,這是最近他已經通過法案,讓日本的天然氣公司來做,然后政府通過輸出地熱資源的開發,與玻利維亞等豐厚資源國建立中長期的互利互惠關系,沒有提到中國,那就是把他的技術輸出到玻利維亞,跟玻利維亞來做,那可能就是玻利維亞的鋰資源很多;再一個就是稀土資源的開發利用。
第三個行動計劃是構筑資源循環系統,這個主要是指電池的回收再利用和循環利用。
第四個是基礎設施戰略的簡介,到2020年以前在全國建立普通充電站200萬個,快速充電站5000個,到今年3月份的時候,充電站只有150個,但是他是要迅速地到2020年以前要建200個。然后建設充電站,跟一個民間協會一起打造,這個協會是今年1月15日成立的,這個協會只有158個單位聯手。
還有就是他到2013年快速充電、普通充電就達到5000V。
第五個,系統戰略,系統戰略是將系統效率最大化,通過驗證并且形成典型的”車系統”的商業模式,整體對外輸出,這個什么概念呢?研究了一下,就是他要把跟這個車相關聯的整體的系統全部輸出給你,一個是產業鏈形成的服務,第二是網絡化形成新的商業模式,這個商業模式其中包括V2G模式,得讓這個價值鏈,包括你的生產、制造,到最后用戶的終端都能夠獲得利益,要用這種商業模式來完成,所以說這是咱們要做的,在現在取得成績的基礎上形成國際標準化。
這個是V2G的系統,陳老師有一個美國的圖,這是日本的一張圖。這個概念就是上邊汽油只給加油的,下邊充電模式,汽油比,我可以給你充電,你反過來也可以賣電給電網,叫自動電網,日本現在已經在做這方面的研究,而且作為一個家庭來講,他做這個研究,就是每天晚上充電,早上起來開車上班,然后把這個電池的電賣給電網,下了班再開車回家,再晚上夜間充電,一個月下來,電費花錢,反過來還掙兩千日元,是這么一種模式,這種模式會鼓勵你買電動車的,所以說他已經取得成功了,也試驗了,給誰試驗了名字都有,是這么的。當你買一個電動車,你電動車不花錢的時候,就是電池成本高,他可能也會有賬算,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他就是在這方面,剛才說的全系統的商業化,智能電網的商業化一塊兒給你。
然后他也提出商業化的想法,他說過去的時候咱買的隨身聽,后來發展到Iphone,后來就發展到網絡化,這種網絡服務,剛才說智能電網是智能化的,一個是電力通信,第二個是利用網絡軟件控制,在電力輸出上來解決方便性,第三個是更高性能的產品應運而生,第四個是ITS的廣泛推廣,他要從這四方面著手。
產業鏈這個技術還包括它的市場推廣,市場推廣我要說的第一項,第一個可以說的,日本開始研究什么呢?他研究歐洲市場,他發現我們現在在大量買車,日本的年輕人已經開始不買車了,開始不是想以擁有車為自豪了,我用車就使,不用車我就不用,租賃制。所以他三種模式,一種模式是短期租賃,還有會員制方式,他介紹,你入了會給你一個卡,你到任何一個地方的停車場,有他電動車的廠,你刷卡車能打開,你就開到你的目的地你刷卡,這一段時間給你計費就完了,所有的全部都用這種方式來完成,這樣的話使它的電動車市場做大,我前面提到的商業模式就是這個,要大力運用這種方法把電動車推廣到全社會。你隨時說不用,他隨時把后邊的車給你收回去,然后有一個折價合同,按這個合同來。
第六個是國際標準化戰略,日本要實現的方向就是要不斷擴大電動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其中有電池性能和安全性評價的國際標準化,還有充電接口和充電系統、個螚電網的國際標準化,還有政府和社會的標準化認證體制。
還有一個就是日本的標準化動向,剛才也聽陳老師介紹了他的研究標準,我們看日本在做什么,日本他說他電池的安全性值得夸耀,就鋰離子電池組及系統管理的安全形式演,他已經交給了國際標準化組織審查,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安全形式演已經郊游國際電工委員會審查。
第二,普通電池連接器他提出200V,德國提出400V,現在國際化的標準是200V和400V,中國我們現在就是220V。
然后日本的國際化動向還有一個就是關于快速充電,快速充電日本提出了一個快速充電的連接器接口,然后和美國工程師協會聯合提出的一個,被ISO受理。2010年3月份,日本還把這個提案交給了IEC。但是,SEA、GM提交了一份緊急提案,要求實現快速充電與普通充電實現一體化,所以預計日本這一國際標準提案可能不被采納。
關于智能電網,基本城市以美國為主導,歐洲方面也提出了,德國也提出了,正在致力于這方面的發展。
關于國際化戰略方面日本做出了自我檢討,我覺得這個自我檢討有異議提出來,在國際化標準化的舞臺上,他認為德國的技術很先進,所以說國際標準基本上是讓歐洲、歐盟技術在掌控著,所以說他認為日本在國際化、標準化組織缺少話語權。
第二個,是日本關于汽車國際化標準研究比較分散,國際化標準方面人才在制造、研發企業崗位流動頻繁,他需要把這方面的人整合,提高標準化水平和在標準化組織中的地位。
第三個,日本與歐洲相比,新標準提案少,話語權少,缺乏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存在感,我不知道我們怎么評價?
這里邊緊接著我們就根據它的戰略研究,我所體會的一些東西。這一個是我們看了一個輔助材料,日本選定的21項能源戰略的核心重點,其中有4項,高效智能的交通系統,他有外充電的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系統,生物燃料,及使用生物燃料的汽車,他沒有把純掂對汽車列為他們的目標。
第二,他說他21項技術到2050年可以達到的效果,這個我們就不細說了。
這需要說的就是日本認為未來這幾十年,他認為中間還有一個過渡,就是天然氣,他認為這種內燃機車很又可以利用的空間。
這是零排放,日本也做了一個研究,日本研究他認為這個電的排放是這樣,日本的煤電每千瓦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是0.887公斤,中國的煤電是1.430公斤,日本的煤發電是次,他是0.378公斤,中國的綜合水平是0.638公斤,這樣算起來,我們是相當于日本的純電動車的一點幾倍,所以說我們也不能說老說電動車零排放,這個零排放不能界定在你家排氣管拔下來插在別人家的煙囪上,不能建立在這個層面。
這里有一個報告,這個報告是日本的學者他對現有汽車做的研究,這個研究里頭我們需要看的,從倒數第四行,叫柴油并聯混合,我們看跟它對應的倒數第四行排放,還有并聯的混合動力,僅僅比氫燃料車好點,這是他的一個研究報告,這個我們把它引用過來,也是要跟大家共同研究,為什么日本非得研究混合動力,我們為什么要躲開混合動力,非得要研究純動力,是我們混合動力的技術不行,沒有技術就不搞這個東西,我覺得對我們13億人口的技術推廣還是有一點消極影響。
這個日本的混合動力汽車做了一個評價,這是日本最近豐田公司發布的,他說他在柬埔寨2012年投入市場。我們中國現在發布的是混合動力車不給財政支持補貼,是要滅殺混合動力,因為整個導向就是要搞純動力,它右邊這句話說的是,他是說他的這款車可以向外充電擴充,就是我僅僅是純混合動力,我可以一升油走40公里,然后我可以在技術上實現外充電。有的人說百公里,一升油走40公里什么狀態?我們現在車也能實現這些東西,那好,他的試驗方式是這個,這是16年日本混合動力汽車普及情況,這個劃斜杠的藍的就是混合動力汽車的增長,這是全世界主要國家混合動力增長情況,我們看中國和歐洲,北美、美國,日本最多,混合動力已經號稱93%以上的市場。
那么哪一種混合動力的形式更省油?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來做對比試驗,整個試驗過程不說了,我們來看結果,他得出的結果是并聯混合動力更省油,怎么更省油呢?我們看第三個,PHEV這個是并聯混合動力汽車,也就是一公里所消耗的燃料是非常少的。這是并聯的,我們介紹一個概念,外充電混合動力和混合動力有什么區別?它對電池的要求跟我們對混合動力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要求用純電行駛,然后又具有混合動力的能力。
然后這是日野車的混合動力,這在東京已經搞了,公交車,我們看下邊有一個黃的牌,是一個非接觸的,180毫米,他現在在改這個技術,這個是它的參數,我們不說了,中間部分我們看,電動機系統,這個,好像我認為是咱們官員和專家認為這個造不好的東西,在你的控制系統下來達到并聯。這是它外充電車里面的一個平閥,公交車走起來是這種走吧,先充電,然后到終點站停車繼續充電,調過頭繼續走,如果要能到這個程度就不要那么大的電池了,有的單位說我這個電池走五百公里沒問題,你看你的電池,你要裝50個電池恐怕還能走800公里,但是這個確實是有道理的。
這是日本做的一個八輪驅動的電動公交車,然后我們拿到它的這個圖片,今年我們又追蹤了一下,他當時設計的是一個11米的車輛,大概11米的車,走150公里,為什么150?我后來又找到他們開會的討論資料,資料上說到底造300公里還是150公里?那好,造150公里,所以電池盡量少裝,今年10月26日這個車就造出來了,命名為”橫1號”,這個車的特點就是8個車輪,8個電機驅動,高度是280mm,再一個,它主要是把車里邊,將100mm厚度的電池箱安裝在地板下面,還有一個60AH的電池。東芝電池的特點是快速充電5分鐘,外充電混合動力充電時間只需要90秒,使用壽命6000個工作循環。我們電池是第一,但是我們是手機電池1305億顆,只是我們量有,但是我們檔次還上不去。我贊成張小虞所說的話,強調同一起跑線是沒有意義的,至于彎道超車本身就是錯誤的,彎道超車是危險的行為,我們應該又好又穩地發展,這是張小虞所說的話。
我開了一個博客,叫老顧的部落閣,大家可以下載,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顧老師,非常精彩!我們作為業內人,大家多次參會討論,可能都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們真的缺乏國家的一些政策,可能我們在更多借鑒這些資料的同時,給每個業界的人都在讓大家警醒。今天這個會我覺得在我們這個分論壇來講,我覺得我們都取得了一個非常實質的一些成果和一些交流。
(編輯/李艷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268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