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放開電動車市場的情況下,又出現了以保障問題為主的新影響。這一影響,不僅會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不便、而且也會直接對電動汽車市場形成不小的牽制作用。像電動車充點問題,如果說過去還集中在制造層面的技術與標準的話,那么,發生在北京有許多小區無法讓消費者安裝充電設施這一項,就說明對電動車的保障力度存在著很多的漏洞。而隨著一期、二期電動車目錄的出臺,勢必就會有更多的消費者關注電動車市場,如果這樣的政策保障力度難以跟上,說不定就會使新能源汽車市場、形成作繭自縛的新問題。
其實,要開發新能源汽車的新市場,保障應該是最為基本的一個前提。而到現在,還在為新能源汽車的保障大費腦筋,可想而知過去所高喊的口號、是多么的令人感到可笑!為此,在北京已經打開電動車市場大門的情況下,保障力度的如何以及具體執行力的程度怎樣,都將直接關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本身,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政府推動新能源汽車態度的表里如一,這確實是非常重要的新課題。
為何說對新能源汽車放開僅僅是好的開始
在國內出臺新能源鼓勵辦法以來,北京作為首個開放新能源電動車的市場之一,確實做出了不小的努力。這不能不說,持續不斷的污染,已經客觀的影響到決策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程度。而在新能源汽車開放的同時,有自然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新問題出現。像準備要好限購的方式被消費者不買賬所改變、前期的保障工作在市場放開后出現多方面不足,這就說明,開放市場不是簡單的行政命令、而是需要實打實的準備充分,才是最為主要的。
就拿支撐新能源電動車運行的充電設施來講,按理說,發展電動車早就納入到北京的發展規劃之中了,可直到今年北京市場對新能源市場放開,仍然在保障方面捉襟見肘,確實反映了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準備不足。甚至,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式運行的現在,有關部門才不得不公布,“要在年底前,在城內外完善充電設施”這就表明,電動車保障力度、很難跟上市場的變化。再加之,以前消費者在北京購買的電動車,尚有三成消費者不能在小區內安裝簡便的充電樁,這就有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執行力層面的缺失。所以,在北京已經開放第二期電動車目錄的情況下,怎樣加快保障設施的完善以及如何讓方便消費者,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整體規劃與落實好的具體工作。如果這個跟不上的話,再好的市場遠景、也是無濟于事的。
保障新能源汽車發展為何需要制度化
能夠看得出來,全面打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大門,也是讓管理層面有些始料未及的。古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指保障的超前意識以及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而現在,正是由于保障力度中所存在的問題,很可能就會形成因保障而拖后腿的現象存在。而保障問題的出現,又在很大程度上是與各方利益不無關系的。僅就充電設施出現的問題來看,在造數年前北京地區就已經開始建造充電站了,不知是由于怎樣的問題而使得這些充電站點,到今天市場都已經開放的時候,仍未能建設到位。可想而知,起大早趕晚集的問題有多么的突出。
考慮到,新能源汽車是需要全社會來推動的,所以在發展與利益的問題上,就需要有制度化的保障,這才能夠逐步理順新能源汽車造福社會的關系問題。否則,如果一想到新能源汽車、就要先考慮各方面自身的利益的話,不僅推動不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擴大;就是已經打開的大門,也可能在會受制于方方面面的影響。為此,在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市場的時候,更應該逐步建立起保障的制度,在謀求市場發展的前提下有機劃分各方的責、權、利關系,這才是發展新能源電動車的最重要保障。
平心而論,新能源汽車能夠逐漸地讓消費者接受,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如果由于保障細節問題,讓消費者不得不距電動車千里之外的話,不僅會對北京市場的電動車發展無益、更會對北京地區的治污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所以,有了市場開放良好開始,就更應該多為消費者著想的推進新能源電動車消費,這樣才能夠在消費者熱衷的基礎上,更好地推進新能源汽車制造與發展了。
來源:騰訊專稿
作者:凌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2971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