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 金銘)8月10日,我隨清華大學赴美訪問團,訪問了通用、特斯拉、谷歌等國際性企業,并考察了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回國后我又參加多場電動汽車論壇,展覽會。所見所思甚多,結合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現狀,以及自身經營經歷,我認為:
1) 中國幾十年的經濟騰飛是鄧小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實踐的結果。中國的電動汽車發展也不能簡單照搬美國特斯拉的經驗,也不能套用德國充電標準。我們是一個人口大國,目前正在進行城鎮化改革,而城市道路規劃、中國能源結構、環境污染等因素決定了中國只能走純電動為主,混合動力為輔的新能源路線。
作者金銘在特斯拉公司門口留影
2) 從中國這幾年推廣電動車實際情況來看,國家已給大型車企燒掉不知多少億納稅人的錢,他們仍然沒搞出老百姓接受的產品。目前國家各種補貼政策層出不窮,很多車企因傳統車效益不好,又開始看上國家的這點電動補貼款。為了騙補,產品不達標仍然通過各種手段上了工信部的目錄,還有車企上目錄時是一套標準,賣給老百姓又是一套標準。杭州經信委領導已發現這個問題。
3) 雖然國家沒給山東等車企上目錄,上牌照,發補貼,還圍堵,但是它們一年的銷量卻超過全世界所有車企的銷量。
4) 結合中國現狀,我認為中國電動車的發展之路如下:馬上組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導小組,最高領導人或總理任組長,成員應以工信部、發改委、公安部、交通部等部門,也應該包括支持微型電動車事業的領導。至于電動汽車行業的標準,參與制定者應該一半為有資質車企,一半為沒資質車企(特別是搞微型電動的企業),這樣制定的標準才有意義。比如,充電線接口,市面用的才幾十塊錢,而國標卻要1000-2000元。老百姓對于配件的價格無法接受,所以購買欲望就不大。
5) 當新國標出來以后,檢測機構要多。很多地方政府花很多錢建新能源研究院,很多大企業也有檢測設備,都可利用起來,國家任務是抽查,加快檢驗速度,提高生產標準。
6) 國家補貼取消,所有企業一視同仁,這樣國家可以用補貼資金搞城市規劃及建設。
7) 現有凡能生產合格產品的企業及配套零部件廠及銷售公司組成產業聯盟,鼓勵風投及基金公司介入,避免惡性競爭,用分時租賃的方法,由企業買單電動汽車,教育國民少買車,多乘公共運輸(地鐵、高鐵、飛機等)。只有最后一公里用分時租賃及自行車完成,特殊的情況采用小電動轎車。
作者金銘為常州電時電動車輛科技有限公司CEO
作者:金銘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3448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