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蘇州前途汽車基地,當晚發布結束后,我和董事長陸群寒暄兩句。這一整天是我所知,他公開場合講話最多一次。上午接受媒體專訪,下午做媒體workshop,晚上做上市發布會。
晚上,發布會結束后,他在剛剛上市的K50車前接受媒體拍照,接受所有人祝賀,嗓子有點啞。100步半90,陸群算是走到了第90步,到這一步他花了10年時間。
作為一名理工男,陸群并不是多么善言辭,或者善于公開場合做演講。下午演講時,他還講到了一次試車翻車的經歷,一個精心的小故事,我總覺得如果讓蔚來的李斌,或者樂視的賈躍亭來講,肯定聽眾的眼淚都要激動出來了,但陸群講起來,現場聽眾甚至昏昏欲睡。
我第一次認識他是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當時我剛剛離開《東方企業家》雜志開始做AutoLab,應第一電動網邀請,去天津參加活動。陸群是坐在前排的分享嘉賓,而會場外,在露天擺放著他的K50原型車。
值得驚嘆的是,那時這臺車就可以“開”,只是我當天抵達會場的時候晚了點,沒能參與互動環節。很多概念車不讓人摸,更不用說讓人去駕駛,它們是汽車領域“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存在。
我其實已經不太記得那天陸總分享了什么,我就一個想法,中國人自己干超跑,是不是太“浪漫”了。
大量中國品牌的價格區間在10萬元以內,吉利、長城、廣汽傳祺等花了好大力氣,把車賣到了20萬元左右。品牌高端化的招數包括:到海外參展、樹立一個全新品牌、建立全新渠道、海外開發布會、收購成熟品牌、建立海外研發中心……
升級之仗,打起來不輕松。眼前這位中等個頭,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他就要干超跑了,癡人說夢。
后來和業內認識聊了才知道,原來開發一臺“能開”的原型車,也就是百萬左右的事情,主要是造型吊炸天就可以了,至于真正的駕駛感受,都是難于評說。(因為可供駕駛得機會太少了)
后來,我把前途汽車列為比PPT造車高一段位的新興造車公司,但僅僅高一個段位而已,因為超級跑車這件事,好像本身背面就印著三個字——不靠譜。這一想法,后來被一波做跑車的人改變了。
這波新勢力造車中,說到做跑車,大概有四個路數:蔚來派、零跑派、賽麟派和前途派,道道各不相同。
蔚來做了超跑EP9,零跑汽車也推出了他們的轎跑產品S01。而賽麟汽車,一家美國跑車公司在國內落地生產,要推超跑——S1。以上三家干跑車,與前途不同。蔚來超跑是一個故事,整個蔚來營銷手段的“序章”,功用在向世人秀出蔚來全球頂尖的電動車制造水平,并預示這種能力會輻射到批量化車型上。雖然,它們之間關系不大。不過,從“品牌故事”看,EP9無疑成功,搭出了支撐品牌的階梯。這個梯子,此前甚至沒有一個中國品牌嘗試過。
零跑S01是另外的邏輯,大家可以參看我原先對零跑董事長朱江明的采訪,這臺轎跑主要是避開SUV激烈廝殺,找到一個更小、更易打開的切口。我把它稱之為“美人豹2.0”,在十多年前吉利汽車開發出國內民營汽車首臺跑車,也第一次把“造中國人買得起的好車”,這句話落實到跑車上,才10萬出頭的產品。但很快被證明不符市場需求,最后銷聲匿跡。15年后,我覺得出身安防領域的零跑,正在做類似的事情,是一次能力邊界的探索。一臺便宜的入門級跑車產品,這是對消費升級非常樂觀地押注。
賽麟則是攜“貴族”血統而來,有著1983年開始的品牌故事,有多項賽事冠軍做背書。不過,10萬美元的售價,將來在國內會懟上包括特斯拉、保時捷、ABB等一眾新能源、非新能源產品。
賽麟中國之路,遇見各種競爭對手中,恐怕現在需要再排上一位——前途汽車。前途當晚公布了價格68.68萬元,全國統一價,正是賽麟瞄準的區間。
而比任何新興造車勢力都要先行一步的是,我在發布會前的下午時分,看了前途的制造車間。所有新興造車勢力中,這是我第一家看過焊裝、總裝完成工序的車間。而其他車企,即便是蔚來,也沒有讓媒體大規模參觀過。
聯系到4年前,在天津參會的經歷,原先“僅比PPT造車高一個段位”的判斷,要收回。
那么問題來了?前途到底有沒有前途。
問題在上市之前“蓄水”不夠,產品僅憑蘇州基地的一場上市會,仍有“冷啟動”的擔憂。產品細分市場沒問題,這一價位的“超跑”是個空白。我甚至判斷,前途的購買者和蔚來的購買者有相當重疊,都屬于有“閑錢”,愿意嘗試新鮮事物的人。
發布會后,我特地和已經訂車的一位車主聊天,他訂了白色款給女兒。
多買一臺車對這個族群來說,并非大事。蔚來、前途、拜騰、奇點,它們都是一類車,就是新出來的品牌,新出來的車。但這種新鮮勁向口碑轉化,不要把嘗鮮變成試錯,是接下來陸群們主要要做的工作。從這一點看,既然陸群和團隊已經默默耕耘七八年,讓一個品牌依靠產品本身來“冷啟動”也許是一件好事。
它一臺臺慢慢交付,也許能規避大規模交付會遇見的大問題。這種理工男的慢熱玩法,也許特別適合陸群,它和李斌依靠資本的“開外掛”式的快速打怪升級,正好是兩個極端。
李斌的快VS陸群的慢,ES8 VS K50,好戲還在后頭。
來源:每日汽車觀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75226
以上內容轉載自每日汽車觀察,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