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論自動駕駛汽車未來時,他們在害怕什么。
拋開核心技術不談,現在人們面前有個棘手的問題:成本高昂的自動駕駛汽車究竟應該怎樣盈利?
這一問題也讓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rgo AI(下文稱Argo)及其合作伙伴福特汽車、大眾汽車一度困擾。這些參與者認為,與估值更高的競爭對手相比較,他們可以開辟新的途徑來應對上述問題。具體而言,他們計劃不再投入自動駕駛出租車隊(機器人出租車),而是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于貨物運輸或大型客運,按照里程收費。
Bryan Salesky是Argo自動駕駛團隊的領導者,曾在 Google 無人駕駛汽車團隊任職多年。現在,他領導的團隊是傳統巨頭為自動駕駛擲下的賭注的核心,他們認為自動駕駛的意義不應局限于取代出租車司機。
11月底,福特高層Jim Farley在一次會議上表示,作為美國第二大汽車制造商,福特正在研究Argo技術的應用,“這可能比機器人出租車更有意義”,其中包括通過訂閱服務向交易人員自動傳遞材料。
大眾商用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Thomas Sedran表示,除了在大眾專屬車隊中配備擁有Argo技術的車輛外,其他共享出租車公司和運輸公司也對配備Argo系統的汽車充滿興趣。
或許,這也是Argo與其合作伙伴賺錢的另一種方式。如果這項技術被更多的車輛采用,行駛里程也會成倍增加,盈利會更可觀。不過,具體的商業模式還在討論中,現階段的首要任務是讓這項技術實現商業化。
此外,Salesky表達了其對robotaxi 這個詞的厭惡。“就自動駕駛而言,這里有很多應用領域和業務模塊有待開發,我們要做的是了解哪些模塊相比其他領模塊更有利可圖?!?/p>
Argo的商業計劃基于一份獨特的收入分成協議。根據協議,搭載Argo自動駕駛技術的大眾汽車或福特汽車將根據行駛里程向Argo支付費用。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細節此前并沒有被披露。
Argo公司的金融機構也不同于其他競爭對手。據消息人士透露,福特與大眾各擁有Argo不到40%的股份,而Argo管理團隊持有的股份高于20%。該股權結構此前也未見披露。
Argo技術的潛在商業應用包括:長途卡車運輸、電子商務配送、城市固定線路上的人員運輸,以及諸如采礦等非公路應用。
不過也有競爭對手認為Argo沒有優勢地位。比如,安波福首席技術官Glen De Vos聲稱Argo不具備其他競爭對手所擁有的組件設計能力。另一方面,截至目前, Argo的估值低于Waymo和Cruise,后兩者估值分為 1050億美元和190億美元。在大眾集團投資19億美元后,Argo的估值約為72.5億美元,與優步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ATG估值相當。
來源:每日汽車
作者:孫莉莉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05895
以上內容轉載自每日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