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昏黃燭影中靜候長夜結束?還是在登山越嶺中鑄就時代傳奇?
阿來在《攀登者》的開頭描繪了蓑羽鶴返回青藏高原時,穿越喜馬拉雅山區雪峰的情景。它們在山腰間不斷盤旋,等待著風,等待著上升的氣流,為了回歸,哪怕精疲力竭,哪怕鷹隼襲擊,它們依然會頑強上升,飛向一馬平川的青藏高原。
這樣的描述太適合跌跌撞撞的自主品牌此時的處境。對于蓑羽鶴來說,只有越過橫亙在面前的珠峰才是真正迎來春天,而對于自主品牌而言,只有跨過品牌高端化溝壑才能真正掌握命運。是在昏黃燭影中靜候長夜結束?還是在登山越嶺中鑄就時代傳奇?在這暗淡的汽車市場中,答案早已不言而喻。
嵐圖是誰?
7月底的江城流光溢彩,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在發布會上跨過一道道窄門,激情澎湃地向世界宣告著嵐圖汽車的到來。
“堅守‘讓汽車驅動夢想,為美好生活賦能’的使命,東風公司將深入踐行‘品質、智慧、和悅’的品牌價值理念,致力于將嵐圖打造成為中國高端新能源乘用車的領先者,一幅‘嵐圖’繪到底。” 裹挾著整個東風公司的希冀,嵐圖汽車在激情與夢想的交織中,在質疑與挑戰的緊縛下,東風品牌的新紀元到來。
從2017年開始籌備,到2019年中確認推出全新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再到2020年嵐圖品牌躍然新生,籌劃三年,東風公司以“嵐圖”之名繪制邁向下個時代的藍圖,以“鯤鵬”之志承載向上創新騰飛的希望,駛向愈發云波詭譎的高端新能源市場。
東風公司走過50年的歷史,用歲月書寫的創新與堅守有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契機。如今,中國的汽車市場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眾傳統車企紛紛開啟向上的征途,領克、WEY、榮威等奮力將自己翻涌成“后浪”的模樣,試圖以今日之變革,換明日之坦途。
曾經那個大山深處的東風自然也不甘示弱,肩負著14萬人的理想與追求,面向世界的方向,它早已不再單純而青澀。
邁向未來的道路注定荊棘滿布,東風50年的造車經驗、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和制造體系,穩健發展的企業實力和人才積累……需要迎著向上轉型之路進行一次集中釋放,以全集團之力,搶灘登陸新能源的彼岸,為東風品牌開拓出足以支撐下一個50年的品牌與產品推動力。
當然,嵐圖獨特的“造車新實力”企業定位,離不開充分的技術積累。以技術來驅動全產業鏈的升級與創新,這亦是嵐圖品牌力圖成為新能源3.0時代推動者與引領者的底氣所在。
從19年前成立電動車公司正式進軍電動車領域開始算起,多年來在整車開發、三電核心技術、自動駕駛技術等關鍵領域,東風公司都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技術實力。
在整合全價值鏈優勢資源之后,以技術為基石,以目標用戶為中心,進而打造成熟產品,探索創新商業模式,塑造獨特品牌形象及構建創新銷售模式和生態服務,嵐圖汽車正朝著既定的方向奮力前行。
那么,此時此刻,如果你問我嵐圖汽車是誰?我會告訴你,它是過往東風五十年歷史的升華,是東風十九年新能源探索的結晶,更是對東風“傳統時代”的跨越。
時代的“拷問”
“我們的競爭對手和競爭規則都在發生改變,在一個未知的世界里,生死之戰已經開始。” 豐田章男在擔憂著;“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依我看,命懸一線……”魏建軍在回答著;“在車市淘汰賽加速、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今天,東風能行嗎?嵐圖能行嗎?”站在全新推出的嵐圖品牌i-Land概念車面前,竺延風也在不斷地問詢著自己。
是的,此前東風公司旗下風神、風光、風行、啟辰等東風大自主品牌,在業務上浮浮沉沉,難掩失落,并且自從東風A9項目鎩羽而歸后,東風品牌的產品天花板就長期被限定在14萬元以下,可中國市場的消費趨勢卻是朝著20萬-35萬元的中高端市場大步邁進,東風亟需一個突破高質量發展的抓手。
7月初,我們一行人來到合肥拜訪了新勢力頭部企業蔚來,在問及為何蔚來與合肥能夠走上新能源轉型的快車道時,蔚來給出的回答中有一點是,“無論是蔚來還是合肥,在產業的轉型中都沒有歷史的包袱。”
而這一點恰恰是擺在嵐圖品牌面前最現實的問題,背靠東風公司的資源優勢不言而喻,可厚重而缺乏高端化基因的東風品牌也不可避免地筑起嵐圖沖鋒高端化的壁壘。
東風自主品牌沖刺高端的戰績不夠顯著的現實難題,擺在了竺延風,和每一位東風人的案頭。關山難越,在如今破碎的車市下,激烈的市場競爭總是讓人不禁問起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這個市場中嵐圖還有機會嗎?”
在“黑天鵝”飛舞的轉型戰場中,自主品牌的境況冷暖自知。一方面,合資品牌紛紛通過推出低端車型搶占自主品牌的原有市場,自主與合資產品之間在10萬元左右的市場中炮火連天。結果顯而易見,合資品牌憑借強大的品牌攻勢將這一市場空間進一步壓縮、分食。
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的6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車共售出59萬輛,市場份額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至33.5%,創下了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點。這使得在整個上半年中,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跌落至32.6%。即便自主品牌在40%的紅線上跌跌撞撞了幾年,最終逃不脫時代轉型的嚴刑拷問。
另一方面,合資品牌在電氣化的進程中布局相對于自主品牌而言雖然相對緩慢,但來自狼堡、底特律、東京那一雙雙饑渴的眼睛里潛藏著爭當“新時代規則制定者”的野心,在它們義無反顧地選擇投身于電氣化之中時,強大的技術沉淀與品牌效應席卷而至,自主品牌的先發優勢很可能付之一炬。
如此一來,上文中的追問被賦予新的定義,其背后邏輯是民族的企業命運、個人命運與國運之間的緊密連接。
東風描繪“嵐圖”
面對如此困局,東風與嵐圖會屈服嗎?當然不會。種種紛擾困頓的背面都映照著前行的力量。先看一組數據,在今年上半年整體市場下降20%以上的背景下,豪華車市場持續穩健增長了5%,領漲大盤。更值得一提的是,6月份豪華車市場增幅高達33%,這其中紅旗、蔚來等自主品牌都貢獻了關鍵的增量表現。
此外,自主品牌的均價從2017年的7.8萬元,逐漸成長到2019年的9.3萬元。這說明市場正在不斷呼喚高端化,而自主品牌也在循序漸進地向上突破,市場消費是愿意為自主品牌向上埋單的。
更何況,相較于合資品牌與豪華品牌在傳統車型上密集的產品布局,電動車高端化市場中目前仍處于相對空白的狀態之中,價格體系尚未構建完整,這樣的可塑性更是為嵐圖品牌實現銷量與品牌的雙重突破提供了相應的市場機會。
在東風自主全面承壓之下,一昧地退縮防守顯然已經是行不通了,擺在嵐圖面前的道路,只有一往無前地埋頭向前沖,哪怕前路坎坷曲折,質疑相隨,可那有怎樣?澆鑄著東風50年的熱血,嵐圖品牌必須在此時放手一搏,向著打造“真正零焦慮高端智慧電動品牌”全速前進。這既是東風公司尋求發展的切實需求,也是每一位中國汽車品牌與汽車人素履以往的不懈追求。
不過,要打造“真正的零焦慮”的背后免不了一個又一個焦慮的夜晚。作為東風公司自主新事業的承載者,嵐圖品牌將擔負起雙重核心任務:一方面打造高端高質量的新能源乘用車產品,引領東風品牌向上;另一方面探索創新管理機制模式,打造自主事業標桿化的運營實踐。
為了實現第一項任務,嵐圖汽車 CEO&CTO 盧放給出的答案是,“第一,在東風超五十年的造車積淀的基礎上,將采用最高標準的制造體系及最嚴苛的驗證體系,從而實現品質領先;第二,在細分市場做到銷量領先,從而實現市場領先;第三,在新能源車企中做到經營成果領先,實現全價值鏈攜手共贏,與伙伴們一起發展壯大。”
在此之下,嵐圖品牌為自己制定了未來 3-5 年的發展規劃,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精準布局,實現覆蓋轎車、SUV、MPV 以及跨界車、高性能車等各個細分市場。
從2021 年起,嵐圖每年將向市場投放不少于一款新車型,在各個細分市場中實現在品質、市場、經營三個層面的領先,成為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領先者。
此外,嵐圖汽車還從“設計、智慧、性能、舒適”四維度出發,重新定義新一代汽車的高端智慧體驗,不僅在設計領域,以“淡、靜、雅”為設計理念,通過融合現代的豪華與溫暖的科技,構建一個淡然、雅致、恬靜的空間,還全新打造了ESSA原生智慧電動架構,滿足用戶的安全感、舒適感、尊重感、愉悅感和品位感的“五感”需求。
為了實現第二項目標,嵐圖品牌在全新戰略、全新組織機制、全新商業模式和全新團隊中,采用市場化運作,獨立運營,從而打破傳統思路,形成獨具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在探索高端化的荊棘之路上,解開東風品牌形象刻板印象的束縛,并引領東風公司實現品牌層面的突破。
嵐圖品牌采用高效、創新、務實、扁平的管理和運營模式,匯聚了國際高端汽車品牌、新能源品牌和國內外一線科技公司的人才,構建了極具創新思維的組織能力,充分整合成熟車企的豐富造車經驗與造車新勢力的靈活創新機制,采用科技公司普遍使用的OKR目標管理法,項目開發則采用了矩陣式并行的開發方式。
商業模式上,“嵐圖”將創新營銷模式和生態服務,滿足用戶全生命周期的用車需求。它還將廣泛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手段,打造數字化平臺,積極連接用戶全生命周期的各個觸點。
通過建立線上線下無縫連接的創新營銷服務模式,重新構建用戶、渠道和車與品牌之間的多維關系,打通嵐圖與用戶的情感連接,打造嵐圖與用戶開放共創的平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場景定義汽車,真正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舞臺很大,可陷阱與危險也很多,任何一個環節的紕漏都有可能導致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一路上,諸多誘惑、考驗與磨難在所難免,嵐圖汽車正牢牢植根于市場的土壤,等待“破繭成蝶”的良機。
來源:每日汽車
作者:羅超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21784
以上內容轉載自每日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