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舉辦的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
寧德時代正在研發一項新技術——CTC(Cell to Chassis),讓電芯和底盤“合體”,拋棄電池系統原來笨重的外殼。
外媒表示,將電池直接集成到底盤框架中,意味著電動車可以裝更多電池。采用這項新技術后,電動車的的續航里程可能會超過800公里。預計,寧德時代將于2030年之前推出該技術。 曾毓群在演講中提到了寧德時代在系統結構方面的創新。他表示,寧德時代全球率先量產裝車的CTP(Cell To Pack)技術直接將電芯集成到電池包,零件數量節省40%,能量密度提升10~15%,制造效率提升一倍,降本增效。 下一步,
寧德時代還要做CTC(Cell to Chassis),把電芯和底盤集成一起,再把電機、電控、整車高壓如DC/DC(直流-直流變換器)、OBC(車載充電機)等通過創新的架構集成在一起,并通過智能化動力域控制器優化動力分配和降低能耗。 曾毓群說,
CTC將使新能源汽車成本可以直接和燃油車競爭,乘坐空間更大,底盤通過性變好,這是我們結構創新的方向。 他還透露,寧德時代最近成立一個21C創新實驗室,研發投入33個億,
專注于金屬鋰電池、全固態電池和鈉離子電池等下一代電池研發。 同時,布局鋰離子電池智能設計、無損檢測技術開發等,爭取在3-5年內,實現實驗室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 “我們要做全性能的電池,即真安全、高比能、自控溫、超快充、長壽命、智管理。這些創新能夠幫助整車廠把車做的更好。”
來源:快科技
作者:朝暉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22845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快科技,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