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達到159.7萬輛,同比增長7.7%,是自2018年5月份以來增勢最強月份;1-7月份,狹義乘用車累計銷售930.9萬輛,同比下滑18.5%,較1-6月份增速提升4個百分點。
“國內車市快速走強,是多重因素共同推進的結果。”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疫情控制和經濟推動‘雙手抓’,帶來疫情快速好轉后經濟環境強勁恢復的局面,汽車消費需求也隨之快速釋放;其次,個別區域市場走勢率先突破,一二線大城市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強化了購車消費的回暖。此外,近期重慶車展、長春車展、成都車展等線下經銷活動逐步恢復,對市場信心促進也非常大。
7月份國內車市淡季不淡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乘用車零售在二季度呈現強勢V形反轉,零售同比損失只有17萬輛左右,到了三季度開局月更是出現12萬輛增量,市場進一步走強,呈現汽車消費淡季不淡的走勢。
具體分車型來看,7月份,MPV市場表現亮眼,實現同環比雙增長,共售出9.6萬輛,同比增長4.0%,環比增長8.3%。而轎車和SUV市場則雙雙結束環比增長走勢,但同比去年皆呈現增長。其中,轎車共售出77.3萬輛,同比增速轉正至3.6%;SUV市場依舊火熱,7月份共售出72.8萬輛,同比增長13.1%。
新能源汽車方面,7月份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8.3萬輛,同比增長28.3%,環比下降3.7%。崔東樹分析稱,今年,低價電動車新品推出較多,加之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的推出,微型電動車市場已經逐步啟動,有望在下半年迎來大幅回升,并與高端電動車共同成為新能源市場領軍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豪華車市場表現可圈可點,尤其高端豪華車表現顯著高于其他細分領域,連續數年實現20%以上高增長。數據顯示,7月份,豪華車增速依舊突出,在消費升級政策助力和換購需求推動下,走勢極強,銷量同比再漲30%之多,市場份額升至15%左右的歷史高位。
對此,乘聯會方面表示,這主要源于在我國汽車保有量超過2.7億輛以后,乘用車消費需求就逐漸從首次購車為主,向換購、增購需求轉變,置換型購車需求逐漸成為拉動汽車銷量的重要因素,消費者在換購、增購的時候,會傾向于購買價位更高的車型。
與此同時,汽車市場進入存量競爭之后,眾多豪華品牌也在進行產品線延伸。以寶馬汽車為例,目前有超過41個車系的200多種配置在中國銷售,同時,奔馳汽車今年也有18款新車型進入中國市場,超過20款車型配置售價低于30萬元,加之汽車金融貸款的滲透率也越來越高,購買豪華車的門檻明顯降低。
綜合來看,繼上半年,中國汽車銷量占到全球份額32%,較去年同期提升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7月份國內車市延續回暖勢頭。凸顯了全球疫情下,中國市場“避風港”的地位。
車市繁榮有助經濟內循環
不久前,習近平強調,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對此,新浪汽車財經專欄作家林示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新冠疫情仍在國際蔓延,國際市場消費需求受到嚴重沖擊,我國在國際供應鏈的生存空間壓力大增,因此擔心出口貢獻度可能急劇下降。此時拉動內需,擺脫國際市場對國內經濟運行的影響是當務之急,這也與前期拉動內需的戰略是一脈相承的。
崔東樹也認為,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展望“十四五”,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格局應當成為我們謀劃中國經濟下一程的重點。
結合汽車行業,崔東樹認為,其產業鏈長,技術密度高,是經濟內循環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突破點。汽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全方位的,具有乘數效應。汽車消費帶來的不只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還有對其他產業的影響。“汽車產業的拉動力在5倍左右,也就是說,一輛汽車可以帶動5倍左右的增長。如果是自主研發的汽車,帶動力更強。”崔東樹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林示認為,影響車市發展的既有消費能力的問題,也有唱衰車市的消費理念在作祟。他表示,國內第一季度銷售數據偏弱,更多是因為階段性消費轉型和疫情影響,而非市場本身的問題。據記者統計顯示,2019年每千人汽車擁有量美國為837輛、德國為589輛、日本為591輛,部分亞洲國家如馬來西亞為433輛,而中國僅為173輛。
“應該說我國汽車市場前景仍然十分廣闊,要樹立依托車市促消費的堅定信心。”在林示看來,未來隨著新能源車的發展,入門級車的價格會逐步下降,使用成本也會急劇降低,我國車市消費還將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23662
以上內容轉載自證券日報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